第一节 沟通概说
任务目标
(1)了解沟通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理解沟通的类型和构成要素。
(3)明确沟通技能训练的目的和作用。
课堂训练
(1)无语练胆训练。
教师点名,请两三个同学轮流走上讲台,然后微笑着目视台下所有同学,直到最后一排同学而不讲话,让视线笼罩全场,使台下每位同学都感到你在关注着他;台下的同学微笑着看着台上同学的面部,时间为20秒或直到台上的同学不感到十分紧张为止。
训练解说
这是一个克服紧张情绪的实训。紧张是人体在精神及肉体两方面对外界事物反应的加强,并且突发性的紧张会带来一种恐惧感。人在这种情况下,都可能会出现紧张的情绪,这是人在没有自信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的一种心理情绪。
教师点名后,学生起身,大大方方、稳步走向讲台。学生从讲台一侧上台,不要低头,将目光投向讲台另一侧的同学,边走边移动视线,走到讲台中央后,站定。站位不要离讲台太近或倚靠讲台,建议与讲台保持10~15厘米的距离,这个位置有利于控场,也有利于在讲话中做一些手势而不至于触碰讲台。站定后,学生保持微笑,目光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扫视”全场,相当于跟在场的每一个人打照面。这一系列动作,就是上台发言之前的准备,然后面向一侧同学说“各位同学”,再面向另一侧同学说“大家好!下面……”,当众发言就此展开。
(2)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小王所在的班级将组织竞选班委活动,有意竞选的同学需向班主任或辅导员报名,并择时进行全班公开竞选演讲。上大学了,小王特别想在大学期间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意竞选班长,在为同学服务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管理、组织和协调能力。
如果你是小王,你将如何去与班主任沟通,并表达自己竞选班长的想法?
知识串讲
一、语言表达能力
表达之“表”是把思想感情等显露出来;表达之“达”有通达、畅通之意,是将意思清楚地呈现出来。表达,就是将思想、情感、想法、观点和意图等用语言、文字、图形、表情、动作等方式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
表达能力,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想法、观点和意图等,用语言、文字、图形、表情、动作等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并能够让他人理解、体会和掌握的能力。根据表达时所使用的工具,表达能力可分为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语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体态语表达能力等。
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表达能力,是指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表情达意时运用字、词、句、段、篇章的能力,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学好专业、成就事业的利器。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已成为核心的职业能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也就逐渐受到了高等学校的重视。对大中专学生来说,如果缺乏书面语表达能力,会导致不会写或写不好读书笔记、实验报告、汇报材料、毕业论文等,甚至会影响自己今后的事业和前途。
一个人不善言辞,就像壶里有饺子但倒不出来,那对自己是非常不利的。在求职过程中,大学毕业生首先需要展示的才能就是语言表达能力,或者说需要用语言表达能力去展示其他方面的能力。撰写求职简历运用的是书面语表达能力,参加面试运用的则是口语表达能力。求职简历是获得面试机会的敲门砖,少则几分钟多则几十分钟的面试,是你展示个人能力和才华的重要途径。面试时,用人单位向你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可能就是“为什么要来我们单位应聘,说说你的想法和情况”。虽有才华但不善表达,无论如何用人单位都会认为这是你的一个缺陷。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就是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成思想一致、感情通畅,实现更好的沟通,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工作效率,助力事业发展。完成好大学生活各个阶段的沟通“任务”,有意识地加以训练,你的沟通能力将与日俱增。
二、沟通的含义
“沟通”和“交际”的意义基本相当。《现代汉语词典》对“交际”的解释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社交”。“交际”一词在英文中的对译词通常被认为是“communication”,而“communication”又可译为“交往、沟通、交流、传播”等。“交际”分为成功的交际和不成功的交际。“沟通”的意思原指开沟而使两水相通,后泛指使两方能通连。人际交往中的沟通一般指成功的沟通,“沟而不通”通常不被认为是严格意义上的沟通。可以说,交际的重点在于行为和行动,沟通则更强调结果和效果。沟通,就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达成思想一致、感情通畅。
沟通的类型很多,从不同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按沟通的正式程度,可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按沟通的方向,可分为上行沟通、平行沟通和下行沟通;按沟通过程是否需要第三方加入,可分为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按沟通的信息反馈情况,可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按沟通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人际沟通、群体沟通、团队沟通、组织沟通和跨文化沟通等类型。
沟通时凭借的媒介很多,语言、文字、旗语、信号灯、电报代码、音乐舞蹈、体态语等,都是人们沟通的工具。沟通可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其中语言沟通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沟通方式。
三、沟通的构成要素
沟通的构成主要有沟通者、信息、目的、环境和工具五个基本要素。
沟通者,是这五个要素中最主要的要素。沟通者,既是沟通活动的物质承担者,又是沟通目的、沟通环境、沟通工具的选择者。沟通环境各不相同,沟通工具各式各样,人们往往会根据不同的沟通目的,选择不同的沟通环境和沟通工具。例如,年轻人谈恋爱,最理想的去处是花前月下,最好的沟通工具则是缠绵不断的情话。
信息,即沟通的内容。沟通就是传达信息、交换信息的过程。人会产生交际的冲动,是因为需要传达信息;没有需要沟通的内容,人们也就不会产生交际冲动。人们往往根据不同的信息内容去选择不同的交际方式。
目的,即沟通的意图。并不是所有的沟通都会有成效,但是所有的沟通都应该有目的。没有沟通目的的行为是人的一般行为,不是沟通行为。沟通目的是区别人的沟通行为与一般行为的重要条件。
环境,是沟通者所处的地点、时间、场合的总括。环境影响着人们沟通的欲望,影响着人们对沟通方式的选择。一般来说,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沟通的开展,恶劣的环境则阻碍沟通的开展,但环境的好和坏是相对的。
工具,即传递信息的载体。交流内容的传达需要经过一定的渠道,采用一定的沟通工具。它包括语言工具和非语言工具,也包括沟通方式、语言的选择、某些实物等,如文字、图形、音响、灯光等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不同的沟通工具,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内容。在日常沟通中,人们往往不会单独使用一种工具,而是将几种工具混合使用,可将有声语言、表情语言、肢体语言等一并使用,几种语言互为补充。
四、沟通的作用
沟通的作用有很多。沟通是正常社会交往的需要,有利于社会个体的身心健康;同时,沟通还是社会团体最主要的合作方式。因此,加强沟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沟通能力是高级人才必不可少的技能,各类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培养沟通能力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市场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也在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需求。
五、沟通训练及要求
语言表达与沟通技能不同于人的长相,它可以通过训练获得并渐臻完美。一个人可以经过专门训练、日常锻炼来获得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甚至可以弥补其在其他能力方面的不足。作为一门通识教育类课程,语言沟通能力的训练应以实用为主、“解渴”为要。下面,对本课程的训练内容和相关要求进行简要说明。
(一)训练心理素质
要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就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面对公众讲话时,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训练心理素质,就是锻炼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无论面对什么情况,都能大胆、从容、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同时,在沟通过程中,学会察言观色,洞察听话者的心理反应,能使沟通交流更有针对性、更具沟通效果。因此,本课程注重心理素质培养,特别是自信心培养,将课堂讲台设计为公众演说的“舞台”,通过课堂发言、演讲、排练、互评等形式,培养同学们的“舞台”自信心。
(二)训练倾听能力
沟通多为双向的交流。善言者一定善听,只善言而不善听,往往给人以无礼的印象。沟通双方在沟通中互相倾听,才能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沟通目的,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提供对方期待得到的东西,沟通双方才会实现共赢。课堂训练时,同学们应尽全力相互配合,参与点评活动,以实现取长补短、携手共进的教学效果。
(三)训练普通话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是通行于中国大陆及海外华人华侨间的共通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更明确确立了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定地位。练习普通话,要掌握基本的现代汉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掌握正确的发音和发声技巧。来自方言区的同学,要力争通过训练,将普通话讲得较为准确、流利。
(四)训练思维能力
沟通不仅讲究能说会道,还要讲究能思善想。要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者要思维敏捷、清晰,有时候讲话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平时生活中,有些人倒是能侃侃而谈、滔滔不绝,然而一旦上台发言、公开演讲,因为紧张心理、舞台压力等,会变得面红耳赤、语无伦次。因此,课堂训练应有意识地在紧张的状态下培养思维能力。
(五)训练优雅体态
语言沟通是通过有声语言实现的,但是语言沟通不单是单纯的有声语言交流,常常还需要其他体态语言来辅助交流。在公众交流中,需要遵循一定的体态要求,讲究形象、气质,在“舞台”上讲究“台风”及做到举止优雅。因此,在课堂训练中,学生要有意识地培养演讲、发言时的体态语言修养,做到体态自然得体、落落大方。
(六)训练演讲能力
从广义上来说,在生活中,任何当众讲话都可视为演讲。无论是专题演讲还是即兴发言,都要面对观众发表自己的意见。演讲是沟通中的单向形式,是一种独白体。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演讲应以讲为主,以演为辅。演讲者要与观众在思想和情感上进行互动。通过课堂即兴发言训练,锻炼演讲技巧、互动能力,同时培养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
此外,沟通训练还应包括交谈能力训练、诵读能力训练、辩论能力训练等,本书难以涵盖沟通交际的所有方面,因此在“沟通能力”的选择上有所取舍。在训练沟通能力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注重学习基础文化知识,培养和锻炼创新思维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其他能力,了解和掌握一般的礼仪知识。就这门课程来说,教师要当好“导演”,学生要做好“演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训练和课后拓展训练,使学生在沟通方面从“敢说”到“能说”再到“会说”。
拓展训练
(1)如果你是大一新生小王,有意竞选班长,请拟写一份竞选演讲稿,并在课后进行试讲排练。教师指定两三个同学完成此任务,用于以后教学中的演讲训练。
(2)你认为怎样才能在沟通交流中体现尊重原则?
(3)请谈谈你对加强语言沟通能力培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