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face
自序
金钱不只是一种工具
你经常看到钱,想到钱,说到钱。你也经常会为金钱驱使,去做很多事情。
那么金钱会对你的心理、行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你可能会觉得,金钱无非是一种交换工具。我们追求金钱,是因为它很有用。
但是对心理学家来说,金钱不只是一种工具那么简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并不是简单地把钱当作一种工具。比如说,朋友帮助我们搬家,我们可以花钱买点礼物送给他,但是不能掏出钱包来拿点钱给他。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经常要掩盖金钱的交换。可以叫彩礼、束脩、缠头,但是不能直接叫钱。例如春节时,我们不能直接给现金,而是递一个红包过去。对方拿到之后,也不能马上打开红包,拿出来数。有一些孩子不懂事,拿到红包就马上打开,这就让人很尴尬。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有些人高调做慈善,给过路的人发现金,还让大家举着现金拍照时,觉得怪怪的,还感觉他没有真正的善心。但是如果他发的是红包,或者低调一点,我们就会觉得好多了。因为并不是我们把钱给对方,就能够得到对方的感激,有时还会遭到对方的反感、厌恶,甚至仇恨。
金钱如何影响人际关系,我们如何用钱来提升而不是损害人际关系,这是本书的一部分内容。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金钱来治愈自己的痛苦。我在2008年的一项研究就表明,金钱就好像是止痛药,让人们变得麻木,但是也可能让人们上瘾。而缺少金钱的保护,人们就可能感受到更多的痛苦。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和一家知名咨询公司盖洛普(Gallup)一起对美国4.5万名居民做了一项调查。他们发现,同样一个负面事件,比如头痛,如果是有钱人,痛苦会平均增加19%,但是如果是穷人,痛苦就会增加31%。
虽然生活中80%的喜剧跟金钱没有关系,但似乎80%的悲剧都跟金钱有关系。金钱和情感的关系是本书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书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如何花钱。怎样花钱才能让自己感受到的幸福最大化?怎样花钱更加明智?花钱同时又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经济学家乔治·罗文斯泰恩(George Lowenstein)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当你去国外观光,坐在一个很贵的计程车上时,计价器每嘀一声你就觉得心痛一下,根本无心欣赏沿途的风光。
梁实秋说,爱钱的人,就好像孔方兄一个一个地穿挂在他的肋骨上,取下一个都是血丝糊拉的。英文里也有类似的比喻,形容一个人勉强拿出一块钱,叫作“咳出一块钱”。
花钱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但商家有的是办法来降低消费者的支付痛苦,让消费者感觉不到痛。到底有哪些让人心甘情愿花钱的套路呢?这也是本书的一个核心内容。
我的几项金钱研究被广泛传播之后,经常有人来问我:“周老师,你为什么研究钱啊?你是不是很爱钱啊?”我就很不高兴,有这么说话的吗?我当然也不是不爱钱,但是我不喜欢别人说我爱钱。我们说一个人爱钱,像是骂人的话,跟说他道德败坏没什么两样。有钱人的道德会更加败坏吗?为什么人们会觉得金钱很肮脏?如何用钱来提升道德?金钱和道德的关系,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内容。
金钱远远不只是一种工具那么简单,于是出现了金钱心理学这个领域,研究目的就是考察金钱对我们的情绪、人际关系、行为和决策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本书会展示一系列跟金钱有关的有趣现象,以及这些现象背后的人性。
默顿·米勒(Merton Miller)说,想要了解一个人,就看他的钱去了哪里。本书能帮助你了解自己,掌控自己;做金钱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
最后,感谢我的学生何琳、李婉悦、莫田甜、肖春曲、熊希灵、闫霄、于文环、张璇、赵雪莹、赵玉杰(按姓氏音序排列)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的付出。
周欣悦
2020年4月于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