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治理前沿(第一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学科和学科交叉的普遍性问题

(一)学科体系分类的问题

1. 学科的分类体系

学科被认为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人类通过不断深化对学科地位和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逐渐形成的一系列以分级、分类方式组成的学科体系。学科体系作为人类的知识系统,总体而言是经历了不断分化的成长过程,从最初的哲学学科逐步分离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若干学科。因为不同时代、不同学者存在对学科体系的认识差异,基于不同的学科分类理论和方法,形成了如今各国不尽相同的学科体系。例如,ESI(基本科学指标据库)EST由美国科技信息所(ISI)于2001年推出,现属汤森路透公司。22个学科包括: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经济与商业、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数学、综合交叉学科、物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空间科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系统学与行为学、免疫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植物学与动物学、药理学和毒理学。是一种世界公认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的评价工具,它按22个学科给出世界前1%的研究机构、学者、高被引论文等统计数据,常常被其他排名系统采纳为核心指标。我国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按13个学科门类设置,分别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年4月更新。。粗略看,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4个可以归为自然科学类,法学等其余9个为社会科学类。13个学科门类包括111个一级学科,其中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学科代码0839)是工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法学学科(学科代码0301)是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

2. 学科分类存在的问题

学科分化是学术研究深入和细化的必然结果,有效地促进了科学发展。但是,现行学科分类还存在若干问题,是我们探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或人才培养时必须面临的问题。

1)学科分类工作永远在路上

不管是从学科体系本身来看,还是从各个学科内的知识体系来看,关于学科体系结构的研究和演化永远在路上,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认识差异导致学科体系不完备。由于人类认识世界总是在不断深入,任何时期形成的知识体系必然是不完备的,是对科学世界的不完整拼图。认识的差异性、滞后性、局限性,也造成人类给出的知识体系答案并非是针对现实问题的完美解、公认解或非唯一解。

二是分类标准存在国家或政策差异。学科体系被认为是世界各国的学科话语体系。因此,推动学科分类的不完全是基于科学理论和认识的分类标准,还有各国不同的政策因素在影响学科分类结果。为服务于现实需求,总有政府机构、专家群体认为现行学科体系必须打上补丁,并积极致力于此。例如,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正是因为我国的国家安全战略需求而得到成功增补。

三是修订工作日益复杂。当学科体系发展到一定规模,复杂到一定程度,越发不容易打上合适的补丁,做整体性或局部性修正。如果没有有效的调控机制,每次修订可能引出新问题。一次偏离目标或标准的修订反而可能使得现实问题更加复杂化。

2)学科分类直接影响人才培养

学科分类不但是从科学角度而言,也是我们教育体系的专业划分依据,学科分类的结果将影响人才培养工作,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学科分类限制了创新人才培养。各个专业为学生提供了包括有限思维、有限方法、有限工具的知识集合,便于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教育和培训人才,但这样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复杂问题。过细的学科专业分类可能造成专业同质化严重,特色不分明。不断涌现的新专业和旧有专业之间关系混乱,可能导致学生学习负担重,无所适从,对所学专业缺乏真正的从业兴趣。受功利化观点影响,一些社会发展需要的不热门专业,很可能被学生和家长不看好。

二是学科壁垒影响职业思维和习惯。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加速迭代,造成学科门槛前所未有的高,打破已经形成的学科壁垒,从一个学科跨越到别的学科的难度越来越高。高高的学科围墙容易导致围墙里面的专业人员习惯画地为牢,看不到现实世界的全貌。例如,我们每个人在中学文理分科后步入科学的某个分支,不管是从学习知识、创新知识,还是观念、理念、习惯上,各学科的人都形成了职业特点,如工科的量化思维、法学的规则思维等。

三是学科体系多样性降低工作效率。虽然世界各国在基本学科分类骨架方面存在一些共识,但在专业层面的做法存在诸多差异,专业体系更加多样性。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口径和目标也呈现出多样化,给学位、学分互认等带来额外工作量。

(二)学科交叉融合的问题

研究现实复杂问题需要多学科知识,于是传统经典学科间的界限被不断打破,学科发展又出现了融合的趋势。但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发展为例,我们不能只看到学科交叉融合展现出来的美妙前景,也需要辩证认识其存在的问题和困境,给出理性的判断和合理的答案。为此,提出如下三个问题供思考。

1. 如果学科交叉是一场盛宴,是否必须奔赴?

学科交叉不是一场必须奔赴的全民之宴,但其绝对是一场不能忽视的盛宴。涉及学科交叉的社会热点总是不乏追踪者,我们应该冷静、清楚地判断:是不是每逢热点必追,且全民必追;如果要追,应从哪里入手。在喧嚣盛宴举行时,我们依然可以端一杯清茶,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坐而问道;或者,不断学习并提升自己的学科交叉能力,去获得这场盛宴的门票。

2. 如果学科交叉是一段旅途,应该如何奔赴?

学科交叉不是一段离开根本的抛弃之旅。对大多数学者而言,学科交叉应以本学科为本,不是抛弃自己的学科根本去不熟悉的领域里打拼、折腾。要做好学科交叉,必须“两手都要抓”,既不能放弃抓传统学科内容研究,也必须重视抓新兴学科内容研究。万万不能在本学科立足不深,发现挖不出金子,就把学科交叉当作救命稻草而去,结果搞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学科交叉是一段寻求初心的追溯之旅。重庆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与信息法学院作为国内第一个把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和法学学科放在一起建设的学院,一个把学科交叉融合视为特色发展之路的学院,肯定不是为了学科交叉而交叉。我们应该不时提醒自己:学科交叉的“初心”是什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得始终!

3. 如果学科交叉是一场战役,应该如何决战?

学科交叉不是一场比拼实力的掠夺之战。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而言,相互交叉的难易各有不同。但是,学科交叉不应是强势学科对传统学科的资源抢夺陈尧:《辩证认识学科交叉发展》,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7-31。,使得原有所谓弱势学科连其原本的资源也保不住。学科交叉投入应均衡地考虑不同学科立足,小心保护基础性学科或力量式微但重要的学科去持续发展。在工科背景的高校里,我们应当审慎对待手中的话语权,尊重社会科学的自身发展规律和学术范式,突出其特色,帮助其成长,不是要压倒性或无序地投入资源争夺。

学科交叉是一场锁定问题的坚持之战。寻求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手段来解决现实问题,就应当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导向,以解决问题为使命和责任追求。因此,每个试图从事学科融合交叉的学者,应当首先自问:“我的问题是什么?”我的问题来自对社会关键、重大、热点问题的研判,来自对自身学科基础、知识结构和能力的研判。我的问题是基于自身学术生涯的一次总结,也是对自身学术发展未来的一次规划。每个善于做学科交叉工作的学者,都有这样一个找寻自身问题的经历,甚至是精彩、成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