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踢猫效应:情绪对沟通的影响
情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是指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其相应的行为反应。主要是以主观态度的体验方式,反映客观对象。例如,我们遇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会表现得非常开心,遇到自己讨厌的事情时,会表现出愤怒。这些都属于主观态度。这些伴随主观产生的情绪,对沟通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强烈的负面情绪,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沟通无法进行。
这个故事,表达的就是著名的心理学效应——踢猫效应。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想找自己的下属或者无法还击自己的弱者发泄情绪。而受到上司或者比自己强的人坏情绪影响的人,会继续找自己的下属和比自己弱的人发泄。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会将愤怒和不满无限传递下去。最终承受的那个人是最弱小的群体,所有人的愤怒最终都会落到这个人身上。
踢猫效应,让我们见识到的不只是坏情绪的危害力,更让我们看到了情绪对沟通的影响力。如果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没有自我觉察力,只考虑自己的感受,极容易因为对方观点与自己不一致而产生愤怒的心理,最终必然会不由自主地加入“踢猫”队伍,导致沟通失败。所以说,要想达成有效沟通,就必须提高觉察力,意识到情绪对沟通的影响。
(1)情绪的感染力决定沟通的成败
从某种程度上说,情绪的感染力能够决定沟通的成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就有这样的体验。例如,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别人无论跟自己说什么意见都很难听进去,但是如果我们心情愉快的时候,很容易接纳别人的意见。这就是情绪的影响力。但是如果我们只是通过自己主观情绪表达自己,很容易会因为忽视对方的情绪而让对方反感,进而不愿意继续沟通。
但是在传统的人际沟通中,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情绪的感染力,并不知道情绪会直接影响沟通的成败。在传统的人际沟通中,人们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将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充分表达出来,并让对方欣然接受。所以他们在沟通前,会收集信息,准备相关资料,做好沟通前的准备。但是,实际的沟通却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
究其原因,是因为沟通过程中只是把对方当作一个接收信息和材料的机器,并没有把对方当成有感情的人。其实,人是“知、情、意”的统一体。所谓的“知”,就是你要向对方传递信息;而“情”是指情感、情绪;“意”是指当双方有深入沟通,达成一致意见,确定方向,努力实现目标的决心。但是传统的沟通模式中只做到了“知”,并没有做到“情”和“意”。例如,表达观点的时候,语气很强硬,且声音大。这种情绪很容易感染对方,会让对方觉得你是在强行要求他认同你的观点,而不是真诚的沟通。这种情况下,对方显然不愿意与你继续沟通下去。
所以说,在沟通过程中,沟通的双方之间很容易受到彼此情绪的感染。例如,今天老板非常高兴地走进办公室,那么员工也会特别开心工作一天。但是如果老板一脸愤怒地走进办公室,可想而知,整个办公室都会变得很压抑,这种压抑的情绪会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美国夏威夷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埃莱尼·哈特菲尔德,曾跟她的同事一起做过相关的情绪研究,研究表明,包括喜怒哀乐在内的所有情绪都可以在极短时间从一个人身上感染给另一个人,而且这种情绪传递的速度非常快,比较隐蔽,甚至连当事人都无法觉察这种情绪的蔓延。因此,为了不让坏情绪蔓延,我们需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和对方的情绪,深入认识情绪对沟通的影响力,以便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管理,遏制“踢猫效应”。
(2)强烈的负面情绪会对沟通造成不良影响
情绪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积极情绪;另一类是负面情绪。积极情绪会带给人动力,而强烈的负面情绪则会给沟通造成不良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强烈负面情绪沟通的例子,尤其是在工作中。例如,领导心情不好,会责骂员工,而员工会把这种不好的心情带回家,对自己身边的人发脾气,进而无意中形成了“踢猫效应”。
在传统的沟通中,人们将沟通当成一个信息传递的工具,但是,实际上,沟通更重要的不是传递信息,而是加强情感交流。因为人是感情动物,任何决策都会受到情感的影响。所以在沟通中,我们常发现自己的观点和创意都很好,但就是得不到对方的认同。或许这并不是你能力的问题,而是在沟通过程中,你某个动作或者某句话带有强烈的负面情绪,如在给对方提建议时说“你们现在发展不好,就是因为你们不懂思考,太过死板,教条主义”。这种批判式的说话方式很容易激怒对方。一旦让对方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也就意味着你们沟通的终结。而导致这种沟通终结的“罪魁祸首”,就是负面情绪。美国著名作家阿黛尔·费伯曾经就成人与儿童的沟通意见中提出,要优先处理儿童的负面情绪,只有儿童的情绪问题得到解决,他们才能理智地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所以说,负面情绪对沟通产生的危害力是极大的。
因此,为了避免情绪对沟通产生负面影响,在实际的人际沟通中,无论是面对上司还是朋友,我们都需要觉察自己的情绪,并通过这些深入的觉察,了解情绪,掌握情绪。这样做,一方面能让沟通在更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另一方面能够增进双方之间的感情,促进沟通目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