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财务就当不好老板:图解实例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如何衡量企业的管理效率——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企业的营运能力就是企业对各种资源的管理能力和运用能力,通常用周转速度来评价。周转速度表明企业资产投入后的回收速度,周转速度越快,企业资产被利用的效率就越高,即企业的营运能力越高。可以用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这两个指标来评价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

周转次数越多,资产的使用效率就越高;周转天数越少,则周转次数越多,资产的使用效率就越高,反之亦然。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框架如图2-5所示。

图2-5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框架

一、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信用的推行,使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明显增多。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不能按时足额地收回,不仅会给企业造成坏账损失,从而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而且会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应收账款周转率可以用以下两种指标来表示。

(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是指年度内应收账款平均收回的次数。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其中:

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注意,由于赊销收入净额计算烦琐,人们往往以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代替赊销收入净额来计算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在这种情况下,公式变为: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在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周转的次数越多,表明应收账款回收速度越快,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及时收回货款,减少或避免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提高企业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指年度内应收账款平均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或: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赊销收入净额

公式中的360为一年的法定天数。

例如:

某企业赊销收入净额为100万元,年度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为(15.2+15.6)÷2=15.4万元,则企业该年度的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可计算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100÷15.4=6.49(次)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6.49=55.47(天)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表示企业自产品销售出去开始,至应收账款收回为止所需经历的天数。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应收账款变现的速度越快,企业资金被外单位占用的时间越短,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

应收账款周转率与企业的信用政策环境有密切联系。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越快,销售实现距离实际收到现金的时间就越短,资产流动性就越强,短期偿债能力也越强,还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但过快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与过短的平均收现期可能意味着过于严厉的信用政策,账面上应收账款余额很低,却可能使销售额和相应的利润大幅度减少。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二)存货周转率

企业的存货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等。存货的平均周转次数,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其中:

平均存货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这是一个经验公式,企业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成本与企业的存货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产品或商品的销售成本只包括已销售的产成品或商品的成本,并不包括全部存货的成本。我们假设存货每周转一次,便发生相等数量的销售成本,于是得出了上述存货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这一公式已经为广大财务报表分析者接受并广泛使用。

存货周转天数,是指年度内存货平均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平均存货余额×360÷主营业务成本

例如:

某企业某年度的主营业务成本为100万元,平均存货余额为(30+35)÷2=32.5万元,则存货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可计算如下:

存货周转次数=100÷32.5=3.08(次)

存货周转天数=360÷3.08=116.88(天)

存货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动比率对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在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在存货平均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销货成本数额增多,产品销售的数量增长,企业的销售能力加强。反之,则销售能力不强。企业要扩大产品销售数量,增强销售能力,就必须在原材料购进、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品的销售、现金的收回等方面做到协调和衔接。因此,存货周转率不仅可以反映企业的销售能力,而且能用以衡量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有关方面运用和管理存货的工作水平。

存货周转率还可以衡量存货的储存是否适当,是否能保证生产不间断地进行和产品有秩序地销售。存货既不能储存过少,造成生产中断或销售紧张;又不能储存过多形成呆滞、积压。存货周转率也反映存货结构合理与质量合格的状况。因为只有结构合理,才能保证生产和销售任务正常、顺利地进行,只有质量合格,才能有效地流动,从而达到存货周转率提高的目的。存货是流动资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往往占到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以上。因此,存货的质量和流动性对企业的流动比率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并进而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存货周转率的这些重要作用,使其成为综合评价企业营运能力的一项重要的财务比率。

(三)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既是反映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也是综合反映流动资产利用效果的基本指标,它是一定时期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和流动资产周转额的比率,是用流动资产的占用量和其所完成的工作量的关系,来表明流动资产的使用经济效益。流动资产周转率可以用以下两个指标来表示: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果越好。流动资产周转天数则越少越好。生产经营任何一个环节上的工作改善,都会反映到周转天数的缩短上来。

小链接

营业周期是指购入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这段时间。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二、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通常用固定资产周转率来衡量一个企业的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固定资产周转率也称固定资产利用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固定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周转情况,是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固定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企业的固定资产利用充分,同时也能表明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合理,能够充分发挥效率。反之,如果固定资产周转率不高,则表明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提供的生产成果不多,企业的营运能力不强。

运用固定资产周转率时,需要考虑固定资产净值因计提折旧而逐年减少或因更新重置而突然增加的影响;在不同企业间进行分析比较时,还要考虑采用不同折旧方法对净值的影响等。

运用固定资产周转率进行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固定资产平均净值会随着折旧的提取而逐步减少,会随着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而逐步增加,因此可能会影响到固定资产的周转速度。如果企业一味追求固定资产的高周转率,就有可能忽视对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

(2)在比较不同企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时,即使固定资产原值相同,但由于采用的折旧方法不同,因此会影响可比性。比如一个企业用直线法提取折旧,另一个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提取折旧,在两个企业销售收入相同的情况下,其固定资产周转率的指标不相同。

(3)如果企业大量的固定资产是经营租入的,其固定资产净值中不包括租入的固定资产净值,而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同样会对企业增加销售收入做出贡献,这样计算出的固定资产周转率会偏高。相反,如果企业将大量的固定资产经营租出,其固定资产净值中仍包括租出的固定资产净值,而租出的固定资产所取得的租金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不属于企业的销售收入,这样计算出的固定资产周转率会偏低。因此,在分析企业固定资产周转率时,应注意企业有无固定资产租入或租出的情况,否则会对企业的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做出错误的评价。

三、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全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就是要对企业全部资产的营运效率进行综合分析。全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包括对反映全部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进行计算与分析;对反映资产营运能力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可以用总资产周转率这一指标来全面地衡量企业总资产使用和管理的效率与能力。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总资产平均占用额

这一比率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如果这个比率较低,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较差,最终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样企业就应该采取各项措施来提高企业的资产利用程度,如提高销售收入或处理多余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