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财务就当不好老板:图解实例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如何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有负债。如果一个企业一点负债都没有,那么这个企业的资金管理也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样就无法享受负债经营中资金的杠杆收益。要知道,当利用借来的资金获得的利润大于借入资金的成本时,借债就是有利可图的,但是也有一些企业最终因为债务危机而倒闭。可以说,负债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就能给企业带来收益,用不好就可能会使企业遭受惨重的损失。那么什么样的负债才算合理呢?这可以通过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它反映企业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实力、企业能否及时偿付到期的流动负债,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财务人员必须十分重视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维护企业的良好信誉。

短期债务,又称为流动负债,一般需用现金或其他流动资产来偿还。可见,短期偿债能力一般都是通过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比较来计算并判断的。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财务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具体运用方法如下。

(一)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反映企业用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大,表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通常,该指标在200%左右较好。在运用该指标分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时,还应结合存货的规模大小,周转速度、变现能力和变现价值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如果某一公司虽然流动比率很高,但其存货规模大,周转速度慢,有可能造成存货变现能力弱、变现价值低,那么,该公司的实际短期偿债能力就要比指标反映的弱。

某企业2×16年和2×17年的流动比率计算见表2-4。

表2-4 流动比率

从表2-4可以看出,该企业2×17年流动比率比2×16年有所下降。

运用流动比率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虽然流动比率越高,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流动资产保证程度越强,但这并不等于说企业已有足够的现金或存款用来偿债。流动比率高也可能是存货积压、应收账款增多且收账期延长,以及待摊费用和待处理财产损失增加所致,而真正可用来偿债的现金和存款却严重短缺。所以,企业应在分析流动比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现金流量加以考察。

(2)从短期债权人的角度看,自然希望流动比率越高越好。但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过高的流动比率通常意味着企业闲置现金的持有量过多,这必然降低企业现金的获利能力。因此,应合理调整这一结构,降低货币资金的闲置水平。

(3)流动比率的绝对标准为2。但流动比率是否合理,不同的企业以及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因此不应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各企业的流动比率合理与否。

(二)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测试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速动资产是指流动性强、能快速变现的资产。速动比率的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在流动资产中,短期有价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的变现能力均比存货强。存货则需经过销售才能变为现金;如有存货滞销,则其变现就成问题。因此财务制度规定,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总额扣除存货以后的那一部分,所以速动比率公式又可写成: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流动负债

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大,表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通常该指标在100%左右较好。在运用该指标分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时,应结合应收账款的规模、周转速度和其他应收款的规模,以及它们的变现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如果某公司速动比率虽然很高,但应收账款周转速度慢,且它与其他应收款的规模大,变现能力差,那么该公司较为真实的短期偿债能力要比该指标反映的差。由于预付账款、待摊费用、其他流动资产等指标的变现能力差或无法变现,所以,如果这些指标规模过大,那么在运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时,还应扣除这些项目的影响。

某企业2×16年年末和2×17年年末的速动比率计算见表2-5。

表2-5 速动比率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企业2×17年速动比率虽然比2×16年下降,但企业速动比率大于1,仍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西方企业的传统经验认为,速动比率为1时是安全边际,因为如果速动比率小于1,就必然使企业面临很大的偿债风险)。

运用速动比率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如果速动比率大于1,尽管债务偿还的安全性很高,但却会因企业现金及应收账款资金占用过多而造成企业资金闲置。

(三)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指企业的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所谓现金类资产,包括企业拥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及持有的有价证券。现金比率是以极端保守的态度来分析企业的即刻偿债能力。该指标能真实地反映公司实际的短期偿债能力,该指标值越大,反映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比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有价证券)÷流动负债

某企业2×17年年末和2×18年年末的现金比率计算见表2-6。

表2-6 现金比率

从上表可以看出,该企业2×18年的现金比率比2×17年有较大下降,但我们不能就此得出该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低的结论。这是因为该企业2×17年从银行筹集了大量的长期借款,尚未投入使用,故2×17年年末现金比率过高,2×18年相对2×17年现金比率虽然下降,但同公认的绝对标准0.2相比,该企业的偿债能力仍然较高。

运用现金比率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现金比率最能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但现金比率也不能过高,企业不可能,也无必要保留过多的现金类资产,这一比率过高,意味着企业的流动资金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存在资金闲置的情况。

小链接

一个单独的比率优势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只有将这个比率与企业历史数据或者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才能发现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长期负债是企业的主要债务,在企业全部债务总额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从偿债的义务看,包括按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两个方面;从偿债的资金来源看,则应是企业经营所得的利润。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下,企业不可能依靠变卖资产还债,而只能依靠实现利润来偿还长期债务。因此,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是和企业的获利能力密切相关的。长期偿债指标的分类见表2-7。

表2-7 长期偿债指标分类

(一)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也称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集的,它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障债权人利益的程度——这一比重越小,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就越高,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也就越强。资产负债率的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公式中的负债总额不仅包括长期负债,还包括短期负债。这是因为短期负债作为一个整体,企业总是长期占用着的,可以视同为长期资本来源的一部分。本着稳健的原则,将短期债务包括在用于计算资产负债率的负债总额中是合适的。公式中的资产总额是扣除累计折旧后的净额。

负债比率也表示企业对债权人资金的利用程度。如果此项比率较大,对企业所有者来说,利用较少的自有资本投资,形成较多的生产经营用资产,不仅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而且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财务杠杆的原理,得到较多的投资利润。但如果这一比率过大,则表明企业的债务负担重,企业的资金实力不强,遇有风吹草动,企业的债务能力就缺乏保证,对债权人不利。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债权人的权益就有风险,一旦资产负债率超过1,则说明企业资不抵债,有濒临倒闭的危险。

某企业2×16年年末和2×17年年末的资产负债率计算见表2-8。

表2-8 资产负债率

从上表可以看出,该企业2×17年年末的资产负债率比2×16年有所降低,资产负债率趋于正常。

在对资产负债率的分析中要注意,这个指标是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资金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这一比率过大,则表明企业的债务负担重,企业资金实力不强,偿债能力弱,甚至会有濒临倒闭的危险;而且从经营者的立场来看,如果举债很多,超出债权人的心理承受程度,企业就很难再借到钱。如果企业不举债,或负债比例很小,说明企业畏缩不前,对前途信心不足,利用债权人的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很差。所以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应当全面考虑、充分估计负债的预期利润和增加的风险,在两者之间权衡利害得失,做出正确的决策。

小链接

资产负债率多少才是合适的

这个问题一般没有确定的标准,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有较大的差异。一般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企业其负债比率可能会高一点。另外银行业的资产负债率相对来说很高,可能会达到85%左右,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的财务风险就一定很大。

(二)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是指企业的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之一,运用这个比率,可以评价企业财务结构是否稳健合理,它反映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这一比率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就愿意向企业增加借款。计算公式为: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某企业2×16年年末和2×17年年末的产权比率计算见表2-9。

表2-9 产权比率

该企业2×17年的产权比率比2×16年提高,从债权人的角度分析,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有所下降,但与我国企业的总体产权比率相比,该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仍较强。

对产权比率进行分析时要注意,产权比率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资本与企业所有者提供的资本的相对关系,反映企业的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一般来说,企业所有者资本大于借入资本较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在通货膨胀加剧的时期,企业多借债可以把损失和风险转嫁给债权人;在经济繁荣时期,多借债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在经济萎缩的时期,少借债可以减少利息负担和财务风险。

(三)有形资产负债率

有形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有形资产总额的比率。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有一些项目如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益、无形资产等,其本身并无直接的变现能力,或者说其变现能力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一定能用来还债。把这些项目放在资产负债率中一并考虑,就必然降低了这一比率的可靠性,因此要在资产总额中减去无形资产、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失等项目。

其计算公式为:

有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有形资产总额

其中:

有形资产总额=资产总额-(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益)

有形资产负债率比资产负债率更能稳健地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四)有形净值债务率

与有形资产负债率相似,净资产中也有一些项目的变现能力较差,如无形资产等,所以有形净值是所有者权益扣除无形资产后的余额。有形净值债务率反映债权人在企业破产时的被保护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有形净值总额

其中:

有形净值总额=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无形资产

如果企业没有任何形式的无形资产,则其有形净值债务率和产权比率是一致的。有形净值债务率实质上是产权比率的延伸,它更为保守地反映企业清算时债权人的投入资本受到所有者权益保障的程度。

(五)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又叫已获利息倍数、利息收入倍数,是指企业未付利息费用和所得税费用之前的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用以衡量企业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利息保障倍数反映了企业举债经营的信用程度,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对于利息费用的倍数越多,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因此,债权人要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指标,来衡量债权的安全程度。企业利润总额加利息费用为息税前利润,因此,利息保障倍数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某企业2×18年的利息保障倍数计算见表2-10。

表2-10 利息保障倍数

该企业2×18年的利息保障倍数为115倍,说明该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相当强。

对利息保障倍数的分析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长期看,若要维持企业基本的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大于1,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越大,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也就越强。只要利息保障倍数足够大,企业就有充足的能力偿付利息,否则相反。

(2)在对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进行分析时,应该从稳健性的角度出发,比较本企业连续几年的该项指标,并选择最低指标年度的数据作为标准。这是因为企业在经营好的年度要还债,在经营不好的年度也要还债,某一个年度利润水平很高,已获利息倍数很高,但并不表示能年年如此。采用最低指标年度的数据,可保证最低的偿债能力。

小链接

长期偿债能力应考虑的其他因素有:融资结构、盈利能力、担保责任、或有事项等等,企业管理者也应对它们予以足够的重视,在评价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时也要考虑它们的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