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服装时尚的运动
第一节 流行周期
一、流行与流行周期
什么是流行,恐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但从流行事件来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流行的发生,它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服装在流行,时装T台上美轮美奂的模特引领着当季的流行趋势;音乐在流行,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的热播可以带来主题曲的广泛传播;色彩在流行,2008年北京奥运会促使了西瓜红的流行,金融危机促使了灰色的流行;话语在流行,春晚上精彩小品的表演掀起系列流行语的广泛使用,“喜大普奔”“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等带来网络词语的表达;手机视频在流行,随着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以及对网络流量的技术控制,利用手机看电视成为流行;炒股在流行,无数网民争先恐后地投入股市浪潮之中;自行车在流行,拥堵的都市交通阻碍了人们的出行,“绿色出行”的理念使得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骑车外出……如果把这些都算作流行,我们整个社会正处在各种各样的流行之中,每天都有新的事物开始流行,也有旧的事物退出流行的大潮。
我们可以认为流行是一个过程,它是一个事物通过人类的相互模仿而盛极一时的过程。可以说,流行是一个宽泛的社会现象,它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从兴起到衰落具有自身的特定规律。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流行现象是可以分门别类的,它们既具备流行的共同属性,又因为各自的诱因驱动表现为不同的特殊表征。
流行作为单位时间内群体的喜爱偏好,具备一定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流行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数量范围的人受某种意识的驱使,以模仿方式普遍采用某种行动、生活方式或观念意识时所形成的社会现象。开始,新的流行与现存的流行相比处于弱势,但随着发展,它将替代现存的流行,成为新的流行热潮。
二、流行周期的发展过程
服装流行的周期就是其从产生到衰退的整个生命过程,因此,流行周期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流行的萌芽阶段
少数流行引领者的聚焦使得一款或一组服装开始从无到有,通过他们的穿着和使用,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效果和作用,并开始诠释服装的社会价值和自身品位。在这个阶段,流行尚未跨出少数流行引领者的社会阶层,流行引领者希望在本阶层中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追崇。
2.流行的兴起阶段
在流行初期得到本阶层的认可和接纳后,服装流行通过非主流渠道向其他阶层人群扩散和传播,流行受众群体得到扩大,文化价值的碰撞和融合在兴起阶段显得十分必然和重要。
3.流行的鼎盛阶段
当新的流行渐渐地被更多的人接受时,其他人就会迅速地加入到流行行列中来,以获得“跟上时代”的安全感。服装流行的鼎盛时期到来,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流行服饰本身的价值观在全社会中得到大多数支持,大量模仿者开始涌现,流行被进一步诠释和改良,以适应广大追随者的特征和品位。流行的鼎盛阶段作为流行成熟的标志,意味着一项流行活动取得了成功。
4.流行的衰退阶段
当“流行”充分流行之后,就失去了该流行的追逐性和刺激性,使追求时尚的人对此失去兴趣。流行引领者在完成开发和认同后,已开始着手酝酿新的流行,原有流行逐步随着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耗尽而离开流行的舞台。
三、流行周期的影响因素
在各种各样的服装流行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惊奇地发现某些流行的特点和变化似曾相识,还会发现某些流行的特征受到了当下社会事件的影响。纵观流行周期,服装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决定了流行原因的多样性,但总体来讲,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指的是人的心理活动产生了对美的事物的向往,对新鲜事物的追求,促成了流行的周而复始的变化;外因则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外在环境对流行起到了推动或制约作用。
(一)自然因素
在关于服装起源的论述中,自然因素是服装产生的基本因素之一,它决定了服装的实用性功能,正是自然因素的存在对服装的流行起到了宏观的制约作用。
人们所生活的地球,气候自然条件各有差异。地域的不同、四季的更替都对服饰的流行产生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地域环境下,温度、湿度、光照、风速等存在很大差异,为适应这些气候特点,服装也各具特色。相对于服装流行这个总体概念而言,世界各地的人们根据所处的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服装的款式、色彩、材质及着装方式进行适度的选择和调整。当然,气候环境的优劣也影响了流行的周期性变化,气候条件较好的地区,周期变化短,反之则长。
(二)社会因素
服装的发展反映了人类文明变迁的历史,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潮、科学技术、战争等因素都对当时当地的服装潮流产生重要影响。
1.政治因素
服装与政治的关系密不可分。纵观人类的发展,每一次的变革,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服饰发展的进程。在中国历史上,服饰作为政治的一部分,其重要性远远超越了服装在现代社会的地位。政权制度使得服装在款式、色彩上都表现出很强的等级色彩,服装成为政权和等级地位的象征。中国历代区分尊卑等级的“易服色”就是重要表现。为达到“天下治”的目的,君主对服色制订了严格的规范,天子、诸侯乃至百官,从祭服、朝服、公服到常服都有详细规定,任何人不得僭越,显示出浓厚的政治色彩。服装的流行也因此存在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中,具有明显的等级色彩。
2.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对服装的影响显而易见。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的时期,服装成为护体遮羞之物,是社会规范、生活习俗的需要。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的时期,人们对服装的需要便跃入了精神层面,服装成为可以使心理得到满足、使人心情愉悦之物,更是追随社会流行的重要载体。
新型面辅料的开发运用、加工手段的进步、服装市场的运作经营,都是以经济为依托。同时,服装的流行又代表着一种高雅、新鲜的生活方式,彰显一个地域、一个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准和经济状况。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增长,人们的审美观念随着思想的开放进一步深化,不再满足于过去一成不变的款式、色彩,对服装的要求不断增高,更多地注重服装的新颖性、时尚型、舒适性、个性化,服装流行的速度越来越快,品牌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国际著名品牌纷纷将目标瞄准中国,服装文化空前活跃。对服装美的认识,刺激了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也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再发展。
3.文化思想
一种流行现象往往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或是文化思潮下产生的,服装的流行同样受到了不同时期文化思潮的影响,表现出迥异的服装特色。在封建社会,历代帝王利用思想上的大一统方式来巩固其统治地位,这一点在历代的服饰中表现尤为明显。如宋代流行程朱理学,强调封建的伦理纲常,提倡“存天理,去人欲”,宋代服饰也一改唐代繁荣富丽、宽大自由的服饰风尚,表现为十分重视旧有的传统,推崇古代的礼服:在色彩上,强调本色;在服饰上,“务从简朴”,“不得奢华”。
4.科技影响
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服装行业迅猛发展,织布机、羊毛织机的发明和化学染料印染技术的产生,化学纤维、合成纤维的问世,使服装产业发生了质的飞跃,这无疑是科学技术带来的深刻影响。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各种新面料、先进的纺织技术、印染技术,给面料的质感、花色都带来了更多创新。近年来,高新技术的研究被应用于服装材料。这些高科技面料的应用,不仅强化了服装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也使得服装具有了更高的科技含量,给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更大的创意空间。
(三)生理因素
“衣必常暖,然后求丽”,服饰的实用属性、人的生理特征与服装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服装是人的“第二层皮肤”,是“人体的扩展与延伸”。如前所述,由于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的不同,服装就成为人们用以蔽体保暖的重要工具。服装的隔热性能、透湿性能,服装材料的力学性能、可燃性、防静电功能、防水与防风功能、服装的合身程度、对身体的压力以及对皮肤的敏感等,都是对服装最基本的要求。人们的审美观不尽相同,但对服装的生理要求大同小异,唯有可以更好满足人们生理要求的服装才能得以流行和传播。
(四)心理因素
爱美之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质,在服装生理性需求的同时,人的各种复杂的心理性需求对服装的流行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两种心理倾向
在影响服装流行的心理因素中,存在两种心理倾向,分别是求异心理与求同心理,它们可以说是服装流行产生的原动力。所谓求异心理,是指追求新、奇、异的心理。社会中总有一部分人,他们喜欢与众不同,喜欢在芸芸众生中特立独行,这种心理往往通过个体的着装表现出来,他们总是走在潮流的最前端,是时尚的引领者。
而另外一部分人,则时刻抱着求同的心理,他们喜欢安于现状,不愿被别人看到自己有任何特殊之处,愿与周围的人保持一致。他们不喜欢标新立异,希望融合于大众,在习惯中获得安定感。这部分人是服装流行的消极追随着。
2.爱美心理
人对美的追求总是无止境的,从原始社会的刺面文身到现代文明社会的时尚装扮,无不体现着人们的爱美之心,这也正是流行普及的重要因素。
正如上所述,当求异心理的人群创造出新奇、美的形象时,就会吸引一大批追随者,这些追随者在爱美求新的心理作用下将流行普及。他们是流行的积极追随者。他们不同于求异心理较重的人那样喜欢与众不同,也不像求同心理的人对流行抱以消极态度,他们对美好新鲜的事物有敏感的嗅觉,对时尚的服装造型、色彩、面料能迅速接受。
3.模仿心理
模仿是人类的重要心理现象。亚里士多德曾指出:模仿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是因为善于模仿,他们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模仿中得来的。
严格来讲,模仿是服装流行和审美过程中重要的传播方式,正是因为有了模仿,流行才能得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新鲜美好的事物往往容易打动人们的心,时尚的服饰装扮成为竞相追逐的风向标。人们就是通过流行时尚的模仿来获得追随的权力,以此来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四、流行周期的规律
一种事物开始兴起时,会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追随,继而又会司空见惯,热情递减,产生厌烦,最后被完全遗忘。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大师克里斯汀·迪奥说:“流行是按一种愿望展开的,当你对它厌倦时就会去改变它。厌倦会使你很快抛弃先前曾十分喜爱的东西。”这种发生、发展、淡忘的过程是流行的基本规律,也可称为一个流行周期。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它自身的变化规律,服装的流行也不例外。
服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时间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表现为循环式变化规律、渐变式变化规律和衰败式变化规律。
(一)服装流行变化的基本规律
1.循环式变化规律
循环式变化规律是指一种流行的服装款式被逐渐淘汰后,经过一段时间又会重复出现大体相似的款式,所谓“长久必短,宽久必窄”,说的就是这个规律。但这种流行的方式是在原有的特征下不断地深化和加强,是流行的变化渐进发展。这种循环再现无论是在服装造型焦点、色彩运用技巧上,还是服装材料使用上,与以前相比都有明显的质的飞跃,它必然带有鲜明时代的特征,运用更多的现代的人文、科技发展的结果,必然更易被社会所接纳。
2.渐变式变化规律
渐变式变化规律是有序渐进的意思。流行的开始常常是有预兆的,它主要是经新闻媒介传播、由世界时尚中心发布最新时装信息,对一些从事服装的专业人员形成引导作用,而导致新颖服装的产生。最初穿着流行服装的毕竟是少数人,这些人大多是具有超前意识或是演艺界的人士。随着人们模仿心理和从众心理的加强,再加上厂家的批量生产和商家的大肆宣传,穿着的人群越来越多,这时流行已经进入发展、盛行阶段。当流行达到顶峰时,时装的新鲜感、时髦感便逐渐消失,这就预示着本次流行即将告终,下一轮流行即将开始。总之,服装的流行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着发生、发展、高潮、衰亡阶段,它既不会突然发展起来,也不会突然消失。
3.衰败式变化规律
衰败式变化规律是指上一个流行的盛行和下一个流行的蓄势待发有结合点。服装产业为了增加某种产品的获利,在流行的一定阶段会采取一些延长产品衰败性存在的时间措施,同时又在忙碌着为满足人们再次萌生的猎奇求新心理创造新一轮流行的视点。
(二)服装流行的时间性
1.流行的时空性
服装的流行联系着一定的时空观念。时间与空间都有它们的相对性。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里,服装有强烈的时效性。因为“新”是流行过程中最具有诱惑力的字眼,流行只有在“新”的视觉冲击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所以,今天流行、明天落伍变成了司空见惯;服装更新的越快,它的时效就越短。从法国服装中心几十年来展示的服装中,可以看到风格的突变:曾经是色彩暗淡、宽松的服装流行全球,继而便是金光闪闪、珠光宝气、缀满装饰物的服装充斥市场;喇叭裤虽然以挺拔优美的气质独领风骚许多年,但仍无力抵挡流行的浪潮,终被宽松的“萝卜裤”替代,紧接着又出现了直筒裤、高腰裤以及实用而优雅的宽口裤、九分裤、七分裤等。服装款式的变化令人目不暇接。近年来,就连人们认为款式比较稳定的男装,也因流行潮流的冲击不断变化。因此,只有把握流行时间的长短和空间的范围,才能保证服装流行的效应。
2.流行的周期性
服装流行在经历了萌发、成熟、衰退的过程而退出流行舞台后,又会反复出现在流行中,即说明流行有周期性。流行的周期循环间隔时间的长短在于它的变化内涵,凡是质变的,间隔时间长:凡是量变的,间隔时间相对会短一些。所谓质变,是指一种设计格调的循环变迁。
若一种服装款式新颖,可能流行一两年就过时了,但它仍旧还是一种风格,只不过不再是一种流行款式而已;若干年后,它可能又会以新的面貌出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克罗在观察了各种服装式样兴起和衰落后,得出的结论是:服装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一个世纪,在这之中又会有数不清的变幻……人类对于服装特征的研究表明,某种服饰风格或模式趋向于有规律的周期性重现。时尚周期的另一尺度与“循环周期”的原则有关,即一定时期的循环再现。近年来,国际服装流行的周期循环现象比比皆是,如典型外轮廓造型之一的直筒式,是流行于20世纪初迪奥风格服装的再现。而“复古”“回归”“自然”等主题,也都是服饰风格的周期循环。
人类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观念意识对审美的影响是深刻的。当代是人类的个性自由充分发展的时代,人们的审美千差万别,一些历史的审美观往往以新的形式复活,服装的周期性循环正好说明了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