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纺织品印花图案设计与数码科技
数码科技对纺织品印花图案设计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大多数的工作要求中都将软件技能作为一个基本要求明确提出,基于计算机设计的工艺也越来越多。尽管印花领域里的科技运用已经比其他一些设计领域发展得慢了一些,但软件技术基础对未来的设计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用科技手段可以设计任何图案花型,甚至包括那些看起来很传统的图案,了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手工创作和数码创作地位等同且互不排斥。也有设计师会把手绘作品通过扫描方式导入到计算机后,再用软件做重复图案设计。即使图案作品是纯手绘的,印染的过程也极可能涉及一些数码科技的形式。
数码设计危机
相对其他创意行业领域如平面设计或者产品设计来说,印花图案设计的数码技术发展相当缓慢。其原因是多样的,但是在类似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手绘图案会更独特的观念才极可能是这个问题的核心。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纺织品设计师日趋采用数码媒介来做设计工作,在任何工作描述中,若没提到一种以上的软件名称是很稀有的。同时,传统的绘画形式和媒介在设计过程中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最终的设计成品越来越多地采用数码模式,尤其是在内部生产时。
巴索和布鲁克(Basso and Brooke)在他们的纺织面料图案设计上充分发挥了数码印花面料的优势。
数码设计
首先,纺织品印花图案设计师用的软件都是相当普遍的专业软件,本质上就是把传统的创作图案的方式转化为数码方式。计算机软件的功能列表里有软件工具名称,设计师在掌握这些工具后可把他们此前在纸上绘制的作品再在计算机屏幕上做出来。这些早期的硬件系统大体上都非常昂贵且操作起来非常复杂,因此令大多数的自由设计师都望而却步。
这仅限于一部分公司会使用专业的计算机软件,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设计师采用了Adobe®的软件,最初是Photoshop®,后来用Illustrator®。这种软件的工具更趋向于平面设计和摄影处理技术的使用范畴,计算机程序提供了一个可以使纺织品设计师运用优异的平台去创作图案的广阔空间,无处不在的Creative Suite®软件提升了纺织品印花图案设计在教学和生产两方面的水平。
在图案样式和印花技术已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从业者用手工去创作图案的方法直到目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鲜有改变。200年前留存的设计图工艺与如今设计师不用数码技术创作的并没有明显的区别。然而,数码科技的到来毕竟对印花图案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难想象,每一项新科技都会激动人心,然而有几个理由可以表明当数码印花逐渐取代丝网印花时,许多传统纺织品印花的核心经典将会发生改变。
目前,虽然设计师会使用数码媒介去创作图案,但他们必须要把图案分色,每一种颜色都要用圆筒丝网印花技术单独印刷。如果是一个长款型的话,图案还必须要重复。这两个约束条件——限色和图案的重复,构成了纺织品印花图案设计的局限,甚至是从生产机械化以来一贯如此。数字技术为从业者提供了摆脱这两个局限的可能性。
从技术局限的层面来说,数码影像已经帮助我们解除了限制。我们不再是科技的裁决人;我们在创意的领域里逐渐参与到科技演进的进程中。
——约翰·迪卡斯卓(John Dykstra)
数码印花
数码印花是一个基于喷墨式打印技术的工艺过程。印花喷头在面料上从一边移动到另一边把染料喷在面料上。最基础的打印机用蓝绿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颜料在面料上混合形成一个较大范围的合成色域。较先进的打印机有其他种颜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色域。一个专业的打印驱动器控制整个过程,这个驱动器叫作光栅图像处理器,它把图案从文件中转到面料上。把面料上的合成图案放大后可以看出,印好的图案是由多个染色的微小的斑点组成的。从任何一个角度上讲,这些光学混合色彩都可以提供一个完整的色彩光谱。数码印花经常使用含有固定剂的染料在面料上印染。不同于传统的面料印花过程,所有的配料都包含在印花色浆里,这些色浆要求印在面料上一次成形。有一些印花机可以不需要预处理纺织品,而直接用颜料去印花。
目前,数码印花过程通常用于样品打样和短幅面料印花。然而,新的打印头技术可以在每次传送中覆盖更大面积的面料。如此一来,当面料在打印头下通过时能够提高面料的稳定性。在工厂里,用相对较低的成本进行大批量数码印花的方式已在亚洲开始应用。可以毫不夸张地预言:数码印花工艺将会逐渐取代圆网印花在大批量生产中的主导地位。
安吉尔·常(Angel Chang)与3D技术专家亚当·贝克曼合作创作出这种印花。图案看起来令人有种愉快、乐观的感觉,其中包含了一个隐藏的3D喷墨式的立体图。
脱离纺织品的图案设计
设计师的数字化操作未必一定和织物有联系。一个图案可以全部用软件进行制作或者把手绘图通过扫描或拍照的方式数字化后再创作出来。在这两种情况下产生的文件用数码印花技术把图案直接印在面料上,远比先前的印花方法快得多。大多数接受传统教育的设计师多会通过在实际面料上操作来了解丝网印花。对于那些基于更多手工制作的方法来说,丝网印花的过程是设计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是当设计过程完成后再把设计稿体现在面料上。在业内,较少有设计师有过曾经在工厂里的丝网或印刷台上实际工作(与设计兼制作者或类似手工艺品制作者不同)的经验。但在他们的设计训练过程中有能力去做这些是(且仍然是)很重要的,当然,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过程增加了他们在面料上工作的经验。然而,数码印花的增加,使得印花图案设计师有了更多接近实际印花过程的机会,尤其是在了解面料的功能方面。
态度需要转变,这么说可能会有争议。但是,对那些想在这个行业中把设计作为职业的纺织品印花图案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在面料上花费更多时间是否值得已有异议。大多数纺织品印花图案设计师不会去选择印花的面料,也并非在给了工作简报以后就能确定面料,他们对谁会买这个设计更加没有足够了解。当然,对于印花过程的理解以及对不同面料品种有一个基本认识是很重要的。然而,理解成品面料与印在其上的图案元素如何协调应该是更有用的。
请记住:学习技术很重要。若要在绘画上出类拔萃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软件学习亦然。优秀的纺织品印花图案设计的构成元素包括:颜色、图案、构图等。不管应用到任何媒介上,这都意味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才能获得。一位有经验的数码设计师可能会快速地出图,但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效果仍需投入很多的心血。
数码印花的优势
数码印花给设计师提供了很多以前没有的选择。用丝网印花技术(或者更早的工艺)印制摄影图片时,从一个颜色到另一个颜色的混合效果处理起来是很困难的,但是用新技术就易如反掌了。新技术中的色彩数量不再受限制——即便一个图案有几个颜色或有数以万计的颜色,其生产成本和可行性并没有很大的区别。能大规模印制且不受色彩数量限制的想法对于先前的技术来说上几乎是不可能的。
另外,数码印花技术给设计师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为生产工艺带来更多的益处。这尤其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将面料印制成产品所耗费的时间以及样品制作的便捷(或低廉)程度。
对于丝网印花而言,在印刷机接收图案和产品完成之间有三个主要步骤。首先必须将图案分色。如果这一图案是数码格式的,那么这一过程当然是很快的。然后是制版以及装版印刷。最后,一个花样(一个印刷的样品)被印出来,在批量印刷开始前,样品需经过检测核准。数码印花技术极大地缩短了这个过程——设计稿可以直接发送到打印机,尽管颜色配比有些难度,但是在几分钟内制作出样品还是有可能的。
数码印染工艺的染料利用率更高——在丝网印花中只有大约60%的染料能留在面料上,面料经冲洗后剩下的染料就都被浪费了。相比之下,数码印花剩下的可能导致环境问题的染料是微不足道的。
数码印花提供了一种其他印刷方法难以企及的定制水准。在图案的内容和尺寸上做任何改变都可以立刻体现在面料上,并且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当即恢复。精心设计的图案可以缩放以适合任意尺寸的服装——这在丝网印花上通常是很昂贵的,因为每一个不同尺寸的图案都被要求制作一套全新的丝网版。另外,数码印花中的不同元素可以迅速结合体现在现有的图案中。尽管这些可行性尚处于初级阶段且不会在短期内得到广泛采用。例如,在门帘上用特殊的程序创作一个图形,再把一系列元素加进不断变化的图案中。
数码印花的劣势
较之丝网印花,数码印花有许多的优势,但是目前在部分领域其技术仍是滞后的。在数码印花中,大面积的平涂颜色可能存在明显的条纹状且渗透的染料也不够深,进而导致在一些厚重的面料上出现很明显的色牢度较低的现象。还有一些特殊工艺,如烫金印刷、锡箔或者植绒花纹等,目前通过数码印花技术还做不出来。任何印花工艺都要求面料做好提前准备,但这对于数码印花却有一些复杂,因为必须用化学制剂对面料进行预处理,以促进染料在面料上能够更好地固色。
目前,数码印花技术尚未得到广泛推广的原因是,较之非数码印花,它的速度相对缓慢。对于生产商而言,他们的投资重点需要从丝网印花转移到数码印花上来。但是,直到数码印花的速度比丝网印花更理想的时候,这种支出才是切实可行的。
一幅摄影图案,用软件把图像重复并用一种数码面料打印机打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