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涡流纺纱技术及应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并条工序工艺及质量要求

并条工序主要实现牵伸、混合的作用,牵伸的实质是纤维集合沿集合体的轴向作相对位移,使其分布在更长的片段上,其结果是使集合体的线密度减小,同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

由于牵伸过程中,纤维在牵伸区中的受力、运动和变速等是变化的,导致牵伸后纱条的短片段均匀度恶化。其恶化的程度与牵伸形式、工艺参数等设置有关。摩擦力界就是牵伸中控制纤维运动的一个摩擦力场,通过合理设置摩擦力界,可以实现对牵伸中纤维运动的良好控制,从而减少输出条的均匀度恶化。

由于喷气涡流纺工序纺纱速度快,总牵伸倍数大,对熟条纤维的平行伸直度要求较高。经过多年来的实际验证,并条工序采用三道并合工艺,既可以降低生条的重量不匀率和重量偏差,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善纤维的平行伸直度,有利于降低熟条的条干均匀度。由于纤度较小的纤维素纤维或者合成纤维在并条工序牵伸过程中,易出现绕罗拉、绕胶辊、堵圈条斜管等现象,故并条工序的工艺应采用适当的“大隔距、顺牵伸”的原则,保持环境的相对湿度在63%~68%,以提高纤维的可纺性能,提高熟条的品质。并条工序工艺参数设置如下。

1.熟条定量

熟条定量的配置应根据纺纱线密度、产品质量要求及加工原料的特性等来决定。一般纺细特纱及化纤混纺时,产品质量要求较高,定量应偏轻掌握。但在罗拉加压充分的条件下,可适当加重定量。熟条定量设计的参考因素见表3-13、表3-14。

表3-13 熟条定量设计的参考因素

表3-14 熟条定量的选用范围

2.牵伸倍数

(1)总牵伸倍数。并条机的总牵伸倍数应接近于并合数,一般选择范围为并合数的0.9~1.2倍。在纺细特纱时,为减轻后续工序的牵伸负担,可取上限,在对均匀度要求较高时,可取下限。同时,应结合各种牵伸形式及不同的牵伸张力综合考虑,合理配置。总牵伸倍数配置范围见表3-15。

表3-15 总牵伸倍数配置范围

(2)各道并条机的牵伸分配。具体有以下两种工艺路线可供选择。

①头并牵伸大(大于并合数)、二并牵伸小(等于或略小于并合数),又称倒牵伸,这种牵伸配置对改善熟条的条干均匀度有利。

②头并牵伸小、二并牵伸大,又称顺牵伸,这种牵伸配置有利于纤维的伸直,对提高成纱强力有利。

在纺特细特纱时,为了减少后续工序的牵伸,也可采用头并略大于并合数,而二并可更大(如当并合数为8根时,可用9倍牵伸或10倍以上牵伸)。原则上头并牵伸倍数要小于并合数,头并的后区牵伸选2倍左右;二并的总牵伸倍数略大于并合数,后区牵伸维持弹性牵伸(小于1.2倍)。

(3)部分牵伸分配的确定。目前,由于并条机虽牵伸形式不同,但大都为双区牵伸,因此,部分牵伸分配主要是指后区牵伸和前区牵伸(主牵伸区)的分配问题。由于主牵伸区的摩擦力界较后区布置得更合理,因此,牵伸倍数主要靠主牵伸区承担。后区牵伸一方面是摩擦力界布置的特点不适宜进行大倍数牵伸,因为后区牵伸一般为简单罗拉牵伸,故牵伸倍数要小,只应起为前区牵伸做好准备的辅助作用,一般配置的范围为头道并条的后区牵伸倍数在1.6~2.1、二道并条的后区牵伸倍数在1.06~1.15;另一方面,由于喂入后区的纤维排列十分紊乱,棉条内在结构较差,不适宜进行大倍数牵伸。另外,后区采用小倍数牵伸,则牵伸后进入前区的须条,不至于严重扩散,须条中纤维抱合紧密,有利于前区牵伸的进行。

①主牵伸区:主牵伸区具体牵伸倍数配置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为摩擦力界布置是否合理、纤维伸直状态如何、加压是否良好等因素。

②张力牵伸:前张力牵伸应考虑加工的纤维品种、出条速度及相对湿度等因素,一般控制在0.99~1.03倍。张力牵伸太小,棉网下坠易断头;张力牵伸过大,则棉网易破边而影响条干。出条速度高、相对湿度高时,牵伸倍数宜大。纺纯棉时前张力牵伸宜小,一般应在1以内;化纤的回弹性较大,混纺时由于两种纤维弹性伸长不同,前张力牵伸应略大于1。后张力牵伸与条子喂入形式有关,主要应使喂入条子不起毛,避免意外牵伸。

3.罗拉握持距的确定

罗拉握持距为相邻两罗拉握持点间所包含所有线段长度之和,其对条子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确定罗拉握持距的主要因素为纤维长度及其整齐度,纤维长度长、整齐度好时可偏大掌握。握持距过大,会使条干恶化、成纱强力下降;过小,会产生胶辊滑溜、牵伸不开,拉断纤维而增加短绒等,破坏后续工序的产品质量。为了既不损伤长纤维,又能控制绝大部分纤维的运动,并且考虑到胶辊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变形使实际钳口向两边扩展的因素,罗拉握持距必须大于纤维的品质长度。这是针对各种牵伸形式的共同原则。另外,罗拉握持距的确定还应考虑棉条定量(当定量偏轻时握持距可偏小掌握)、加压大小(加压重时握持距可偏小掌握)、出条速度(出条速度快时握持距应偏小掌握)、工艺道数(头道比二道的握持距应偏小掌握)等因素。由于牵伸力的差异,各牵伸区的握持距应取不同的数值。握持距S可根据下式确定。

式中:S——罗拉握持距,mm;

S=LP+P

LP——纤维品质长度,mm;

P——根据牵伸力的差异及罗拉钳口扩展长度而确定的长度,mm。

在压力棒牵伸装置中,主牵伸区的罗拉握持距一般设定为LP+(6~10)mm。主牵伸区罗拉握持距的大小取决于前胶辊移距(前移或后移)、二胶辊移距(前移或后移)以及压力棒在主牵伸区内与前罗拉间的隔距这三个参数。

实践表明,压力棒牵伸装置的前区握持距对条干均匀度影响较大,在前罗拉钳口握持力充分的条件下,握持距越小则条干均匀度越好;后牵伸区的罗拉握持距一般确定为LP+(11~14)mm。

4.罗拉加压

重加压是实现对纤维运动有效控制的主要手段,它对摩擦力界的影响最大,重加压也是实现并条机优质高产的重要手段。并条机罗拉加压的确定,必须考虑牵伸形式、牵伸倍数、罗拉速度、棉条定量以及原料性能等,一般为200~400N。罗拉速度快、棉条定量重、牵伸倍数高时,加压宜重。棉与化纤混纺时的加压量应较纺纯棉时提高20%左右,加工纯化纤时应增加30%。

以宝花FA322B机型为例,喷气涡流纺并条工序的工艺配置如图3-9、表3-16、表3-17所示。


图3-9 宝花FA322B并条机牵伸形式

表3-16 并条机牵伸隔距设计

表3-17 定量及喇叭口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