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受歧视而创业,面对危机应变
香港的成功故事,既有一定的必然性,也有很大的偶然性。传奇的故事是无数个人及家族以汗水灌溉而成。那些赤手空拳打下江山,在艰苦环境中自强求存,最终缔造企业王国的人物,我们通常称之为“创业家”或“企业家”。研究香港美心集团的创立、崛起、壮大、调整和传承,既能体悟创业过程中时刻求变及推陈出新的企业家精神,又能领略“二战”后香港经济及社会的急速发展与时代变迁。本章中我们将详述这家每天服务60万人次的饮食集团,并讨论家族企业的发展策略与传承安排。
“二战”后的香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面对前景不明朗的政治局势,大部分市民只能在极为匮乏的环境下战战兢兢、克勤克俭地生活。和不少普罗市民一样,出身于美国归侨家族,少年曾求学广东岭南大学的伍舜德(1912—2003)及伍沾德(1922— )两兄弟,在香港重光后选择留港发展,从而展开了与香港共同成长的传奇故事。
伍氏兄弟祖籍广东台山县四九镇,据说其祖父1875年漂洋美国。祖父凭借自身努力,把儿子伍学业(伍氏兄弟的父亲)带到美国生活,据说已是“不懂中文的美籍华人”了。可惜的是,伍学业正值壮年之时不幸早逝,遗下孤儿寡母。兄弟二人在母亲的安排下,先后以旅美侨生身份就读于岭南大学。
伍学业总共育有三子,长子伍舜德20世纪30年代初进入岭南大学商学院,求学期间曾获物理及会计等学业奖,又屡次当选广东省代表,在全国运动会及远东运动会角逐争标,1935年毕业获得学士学位。次子伍显德早年夭折。三子伍沾德先读岭南小学及中学,入读大学时适值八年抗战,随校避难搬迁,先后在澳门及曲江县停留,后因战乱一度停学,抗战胜利后才再续学业,1947年大学毕业后来到香港。
伍氏兄弟来自旅美华侨家庭,拥有大学学历,头脑灵活机敏。他们移居香港后加入一家名叫“陆海通”的企业,负责旗下皇后戏院的电影放送生意。和很多生意人一样,伍氏兄弟除了全神贯注地发展业务,还要接待来自不同国家的客人——尤其是影片供货商及电影明星等。请客吃饭是当时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中国文化里,请客吃饭不但要挑最好的饭馆,还要选最好的酒菜。在那个经济低迷、资源匮乏的年代,著名餐厅不多,伍氏兄弟经常光顾在港岛享有盛名的法菜餐厅“新巴黎”。可是,这家著名餐厅却使伍氏兄弟受辱。尽管兄弟已提早“订台”(预约留座),但餐厅老板却屡次将他们安排到靠近洗手间的最差位置。当伍氏兄弟与之理论时,老板则以“中国人不爱喝酒而外国人爱喝酒”为由,拒绝更改这种带有歧视色彩的安排。
深受屈辱的伍氏兄弟萌生了“自立门户、取而代之”的念头。事实上,精明干练、稳打稳扎的伍氏兄弟早已从“新巴黎”的座无虚席中,洞悉到香港经济的急速复苏及餐饮业的方兴未艾,因此联合几位岭南校友及好友,投向饮食业。尽管如此,兄弟二人并非只凭匹夫之勇,而是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推敲后,才决定付诸行动。1956年,两兄弟在中环连卡佛大厦地库(位于现置地广场与东亚银行中间)创立一家名为美心餐厅(Maxim’s Restaurant)的高级西餐厅,开启了与香港餐饮业的不解情缘。
为了打响头炮,伍氏兄弟在筹备餐厅时花了很大心思。一方面,在设计装修上下功夫,在餐厅内开辟舞池,请乐队现场演奏;另一方面,在食物及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聘请富有经验的法国西厨,尤其重视食材的新鲜。殷勤有礼、热情待客的餐厅服务员,更是曾经受辱的伍氏兄弟最为重视的一环。
由于伍氏兄弟的经营模式别开生面,加上食物及服务有口皆碑,餐厅很快打出名堂,成为港岛上人气旺盛的西式夜总会餐厅,吸引了四方八面的食客。据说,当外国游客(尤其是英、美海军)到港时,餐厅就会被挤得水泄不通。平时,小康之家也会扶老携幼前往用膳。餐厅也常有生日会、庆祝会或茶会等,气氛非常热闹。
著名学者熊彼特认为,企业家不但要具有“创立自己王国的梦想”,还要具备“不断征服及战斗的本能”。对于正值青壮之年的伍氏兄弟而言,西式餐厅的成功只是事业的开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骄矜自满。相反,他们仍能保持积极进取,分别在1957年及1958年开办了马会餐馆(Royal Hong Kong Jockey Club Catering)及美国领事馆餐厅(American Consul Canteen)两家规模较小但却极重品质的餐厅,逐步赢得口碑,拓展市场空间。
人生的路途总有风浪,如何锻炼筋骨、砥砺斗志,从而克服困难、转危为机,正是判别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打响头炮后的伍氏兄弟,很快便因市场的急剧转变而陷入困局。1956年之前,由于高品质的西餐厅不多,市场竞争压力也较小。但是,自1962年起,希尔顿及文华等五星级酒店先后开业,旗下高级西餐厅也变成了城中热点,而伍氏兄弟经营的餐厅则相形见绌。
看到餐厅的生意一落千丈,伍氏兄弟并无一般人的怨天尤人。经过理性思考和分析后,兄弟二人毅然决定“避重就轻、转移阵地”。所谓“避重就轻”,就是不与文华及希尔顿等实力雄厚的高级西餐厅交锋;而所谓“转移阵地”,则是洒脱地结束经营西餐厅,转攻西式咖啡店。
兄弟二人凭着过人的市场洞悉力,注意到市民的饮食习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开始转变。受到工业化、城市化及西方文化的冲击,市民外出用餐的比例与日俱增,而注重价格、讲求方便及追逐西方潮流的风气也渐见普遍。针对这种深层次的转变,伍氏兄弟在20世纪60年代引入平民化的西式咖啡店概念,使年轻一族趋之若鹜。
伍氏兄弟还注意到市民大众对西式糕饼及面包情有独钟,率先在尖沙咀开办西式饼店,自制西饼、果挞及蛋糕等。由于西饼的款式变化较多,加上配搭灵活、丰俭由人,很多家庭、学校、公司或机构举行茶会、派对或宴会时,均会前往订购,生意愈做愈旺。西饼生意出乎意料地受欢迎,饼店越开越多,成为集团一项重点业务。
事实上,创办咖啡店、快餐店及西饼店的投资没有高级餐厅那么大,加上经营策略较为灵活,资源调配较有弹性,伍氏兄弟更能针对细分市场作出机动安排,满足不同阶层消费者的要求。根据这个大原则,伍氏兄弟在1962年开办了恒生银行大厦餐厅;1966年在尖沙咀开办了美心面包店(Maxim’s Bakery);1966年更是在海运大厦开设了别具一格的美心餐厅(Maxim’s Boulevard)。之后还开办了美心吧(Maxim’s Bar)、美心咖啡店(Maxim’s Coffee Corner)及美心美食(Maxim’s Delicatessen)等。据说,“快餐(fast food)”一词,便是伍氏兄弟在20世纪70年代初率先采用的新名词,日后成为家喻户晓的潮流用语。
穷则变,变则通,伍氏兄弟能够在困境中认清问题的症结所在,扬长避短,迅速变阵。一方面,顺利化解了企业发展的危机;另一方面,则开拓了另一个更具潜力的市场,使企业实力进一步壮大。伍舜德及伍沾德这种沉着应变的危机处理和开拓精神,值得我们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