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
随着当代国际经济的发展,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生产要素除了土地、劳动和资本以外,还包括技术、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等新型生产要素,这些无形要素越来越成为形成贸易的基础,它决定着一国比较优势格局。因此,应该从新要素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基础和贸易格局的变化。
3.2.1 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
1.技术要素说
传统的生产要素定义为生产过程的投入物。这样一来,作为规定如何使用这些投入物的工艺规程或方式方法就被排除在生产要素之外了。但是,作为生产过程中的知识、技巧和熟练程度所积累的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劳动和资本要素的生产率,而且可以提高三者作为一个整体的全部要素生产率,从而改变土地、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比例关系。因此,技术也是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
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可以看成是相关生产要素的数量增加。技术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或同样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实质上等于生产要素供应量的扩大。就技术使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提高的程度而言,可以把技术看作是这些要素按照各自的生产率提高的比例来扩大其供应量。
技术和其他生产要素一样具有流动性,但是技术的流动又具有其特殊性。一方面,由于技术往往依附于其他生产要素之中,这就使技术的流动难以独立进行,而且有时还会因此而影响其他要素的流动;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具有专门性,因此技术的流动不能像其他要素那样可以相对容易地进行重新配置和组合,而只能用于某种特定的生产过程中。同时,由于技术是一种可以取得专利权使用费、特许证费、特许权费及利润等报酬的生产要素,其流动的代价较高且过程复杂。
技术要素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或要素的节约、商品成本和价格的降低、产品质量效能的优化、生产运营水平的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增强等无一不是依靠技术水平的提高。当今国际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技术水平的竞争,技术进步会对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各国的相对优势,进而影响贸易格局的变动。例如,节约劳动型的技术进步,会使该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更具有相对优势;节约资本型的技术进步,则会使该国资本密集型产品更具有相对优势。
2.人力资本要素说
人力资本要素说(Human Capital Theory)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W.Schultz)创立的。该理论用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一国的对外贸易格局。人力资本是指资本与劳动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包括所有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教育投资、工作培训、保健费用等开支。舒尔茨和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各国劳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实质上就是人力技能的差异,因为技能也是一种生产要素。人力技能又可称人力资本。根据人力资本要素说,把劳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简单劳动,即无须经过培训就可以胜任的非技术性的体力劳动;另一类是技能劳动,即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形成一定的劳动技能才能胜任的技术性劳动。要对劳动者进行培训,就必须进行投资。因此,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就是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通常包括:正规的学校教育、在职的岗位培训、合理的人员配置、必备的卫生与营养条件、适宜的外部环境,以及与上述各项投资形式相关的其他投资形式。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其他投资一样既需要时间,也需要资源。人力资本投资的效果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本效用发挥的程度。
人力资本赋予状况对国际贸易的格局、流向、结构和利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人力资本论者基辛、凯能等认为,资本充裕的国家同时也是人力资本充裕的国家。因此,这些国家的比较优势实际上在于人力资本的充裕,这是它们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在贸易的结构和流向上,这些国家往往出口人力资本要素密集型的产品。比如美国最充裕的要素不是物质资本,而是人力资本,于是美国的贸易结构中技能密集型产品出口占主体,例如最先进的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飞机等,而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进口占主体。
3.研究与开发要素说
西方经济学家格鲁勃(W.H.Gruber)、梅达(D.Mehta)、弗农(R.Vernon)、基辛(Kessing)等人在注重技术要素作用的同时,进一步研究了推动技术进步的形式和途径及其与贸易的关系,提出了研究与开发要素说(Theory of Factor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就具体行业而言,研究是指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紧密相关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开发则是指新产品的设计开发与试制。研究与开发要素是以投入到新产品中的与研究和开发活动有关的一系列指标来度量,如研究与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从事科研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例等。在进行国际比较时,可用研究与开发费用占一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出口总值的比重来进行。根据这些度量指标来判断各国研究与开发要素在经济贸易活动中的重要性及其差别。
该学说认为,研究与开发也是一种生产要素。一个国家越重视研究与开发要素的作用,产品的知识与技术密集度就越高,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就越有利。研究与开发要素对一国贸易结构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一定条件下,投入研究与开发的资金多少,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产生出新的贸易比较利益。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等根据1962年美国19个产业的有关资料,就研究与开发费用占整个销售额的百分比以及科学家、工程师占整个产业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进行排列,结果发现,运输、电器、仪器、化学和非电器机械这五大产业中,研究与开发费用占19个产业的78.2%,科学家和工程师占85.3%,销售量占39.1%,而出口量占72%。
4.信息要素说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现代经济生活不仅需要土地、资本和劳动这样的传统生产要素,更需要信息这样的无形生产要素。信息已经成为当代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和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要素。
作为生产要素的信息是指一切来源于生产过程之外并作用于生产过程的、能带来利益的讯号的总称。信息要素是无形的、非物质的,它区别于传统生产要素,是生产要素观念上的重大变革。信息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
信息要素说认为,信息作为一种能够创造价值并能进行交换的无形资源,是现代生产要素的组成部分,占有信息便会产生贸易;信息本身同时又是可以交换的商品,且是一种无限的资源,占据信息意味着比较优势的改变,可以促进一国贸易格局的变化。
由于信息要素具有特殊性,一方面,由于信息创造价值的能力难以用通常的方法衡量,所以其交换价值只能取决于信息市场的自然力量;另一方面,由于信息具有强烈的时效性,所以信息交换也常常带有不可预见的性质。
3.2.2 对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的简评
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世界贸易格局的革命性改变,在理论上给予了新的解释,突破了生产要素的限制,赋予了生产要素以更丰富的新含义,并扩展了生产要素的范围,使对国际贸易的分析更接近现实。但就分析方法而言,新要素理论与传统要素贸易理论并无本质的不同,只是对其进行了改良和发展,即只从供给方面考察贸易问题,而没有从供求两个方面考察贸易问题。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多以静态分析和短期分析为特征,具有一定的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