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①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②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③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以上现象在古典和新古典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框架内难以得到解释,这迫使经济学家们寻求新的贸易理论来解释这些现象,经济学家的这种努力促成了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形成。
3.1.1 同类产品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源在于各国在产品生产方面的差异,包括技术差异(比较优势理论模型)和资源禀赋和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差异(H-O模型),按照这些理论,各国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即“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但“二战”后,各国间同一行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即“产业内贸易”大大增加,这种现象突破了传统贸易理论框架下的贸易模式,是对传统贸易理论一个挑战。
3.1.2 发达工业国家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资源禀赋论认为,国家间的资源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据此,国际贸易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即资本丰裕的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即劳动力丰裕的国家)之间(即“南北贸易”),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国际贸易的确大部分是属于“南北贸易”,但是60年代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北北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率逐步上升,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部分。那么国际贸易为什么会在相似的资源禀赋国家(即同类国家与同类国家)之间进行呢?这一现象显然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资源禀赋论所不能解释的。
3.1.3 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
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中,有许多产品曾经由少数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绝对的领先地位。然而,战后这些产业的领先地位不断发生变化,一些原来进口的发展中国家开始生产并出口这类产品,而最初的出口的发达国家反而需要进口。为什么在资源禀赋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某些制成品的比较优势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呢?这一问题也是在传统贸易理论的框架内难以找到答案的。
面对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贸易现实,当代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应当放宽并建立更符合现实的前提假设,如:引入产业组织理论,将市场结构假设转变为更符合现实的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再是不变的,而是递增的;放弃赫克歇尔和俄林关于贸易国家在获得生产技术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研究不同国家获得技术的差异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等等。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在建立了更符合实际的前提假设后,打破了传统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这两个关键假设,这就为解释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开辟了新的源泉,国际贸易理论得以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