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砧》
我有一幅作品取材于谣曲的《砧》,但是原歌词中并没有特别说明时代背景,因此我就自作主张以德川时代的元禄到享保年间的人物来表现。最初我想画横幅,并把侍女夕雾也画进去,但是由于尺寸受限,就变成了这样的构图:长七尺七寸,宽四尺。
话说九州的芦屋地区有位门第高贵的武士,因为牵涉到诉讼案子而上京。本以为是短期旅行,却已过了三年,武士的妻子在家寂寞地等待丈夫归来。第三年的秋天,跟随武士上京侍奉在身边的侍女夕雾回来了,高兴地向妻子汇报说武士回家的日子近了。两人正说着话,不知从何处传来了响声。妻子问:“那是什么声音?”夕雾回答是下层女子捶打捣衣板的声音,并讲了一个故事:传说中国的苏武被流放在胡地的时候,远在故园的妻子心念着丈夫,不论寒暑都击打着捣衣板,这声音甚至传到了远隔万里的丈夫枕边。
听了这话,妻子说,那么我也来试着击打捣衣板吧。夕雾劝阻说,这可不是良家贵妇干的活,可是夕雾还是被妻子的真心打动,在房间中摆上捣衣板,两人一起击打起捣衣板。这就是谣曲《砧》的情节梗概。下面的句子很好地再现了这个场景:
说起敲砧忆往昔,
两人在此多亲近,现只徒留我一身。
手将和服铺展平,衣上满泪痕。
满腹愁肠何处诉,上前来敲砧。
夕雾急忙站起身,随后紧相跟。
敲砧曾消怨与恨。
秋意正浓,圆圆的满月从云层中探出来,妻子仰面看着夜空一隅的月亮,一边思念着远在京城的丈夫,之后一起敲砧的妻子和夕雾的模样,我刻意画得既似肖像又似佛像。砧是涂了黑漆的,让灯台上的烛光也摇曳闪烁了。
(昭和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