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对治理最高境界的定义
那些主张老子的道是本体论的人,从第一章的“形而上”玄思里出来,碰到“形而下”的第二章,会难以自圆其说、碰得头破血流。这一章的意思太清楚:没有任何玄妙的万物本源、宇宙真理、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抽象哲学味道,而是热腾腾、充满烟火味的人间之道,是老子对天下(人)与圣人的规劝。
老子对天下人是这样说的:你们不要自己喜欢什么,就众口一词,认为这个喜欢的就是最好的,如果你们这样,这个本来是让人喜欢的事物,也可能变得不让人喜欢,甚至令人厌恶;你们不要感觉到一种美好,就认为这种美好就会永远不变,如果你们这样认为,那个本来是美好的事物,可能就不再美好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天下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对立面,就是太极图里的阴阳,盛阴里有微弱的阳,盛阳里有微弱的阴,这样阴阳相生相济,才是事物的常态,而不是动不动就一边倒,拥有的时候,看不到有失去的一天,或者没有的时候,看不到未来会拥有;容易的时候,以为不会出现困难,或者困难的时候就悲观放弃,以为不会有顺利的时候。诸如此类地只看到一面,而看不到对立、相反的一面的观念,都是错误的。
世事的常态,老子举了六个对立的例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最后加了一句“恒也”。是个明确的肯定判断。因之,称老子是中国朴素“辩证法”哲学(对立统一、互相转化、运动互动)的思想鼻祖,是没有问题的。
老子认为天下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认识的片面化、偏执化、固定化(僵化)。如《道篇》第一章阐释的“一切皆可变”,第二章是将事物的运动特点归结为任何事物都存在其对立面属性: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
阐释了这些“恒也”的道理后,老子立即落地到关注点——“圣人”的境界,或理想境界是什么:处理天下之事,要以不妄为、不多为作为宗旨,教化天下之人要少用语言、多用行为;让万物繁盛、生活兴旺,不要到处宣扬事物的开始,而是让事情在自然而然中发生;生养万物,不要认为自己就是万物的主人,是万物的占有者;为天下操心、辛劳运作,不要认为自己就有了资本,或者有了要价的理由、要挟他人的本钱;把事情做成了,事情的好处不要据为己有。能做到一番辛苦之后,也不贪占最后成果,天下人对圣人的拥戴才不会失去。
《老子·道篇》第二章,开宗明义阐明老子思想的最高追求,也是道所应该达到的境界:圣人的玄德之境。老子开出的是整治时弊世病的“药方”:处无为之事,就是指现实里的君主们都在处“有为”之事。哪些是有为之事?频繁祭祀,消耗财富;大兴宫室、讲究美食歌舞,宴饮聚会,为一时之乐,不顾民生疾苦;朝聘巡视,仪仗接待,耗费积蓄;征伐战争,更是劳民伤财。这些都是“无为之事”的对立面。
行不言之教,就是因为君主们都在以繁文细法教训、恐吓、威胁民众,诸如周礼那一套繁复的仪式,包括孔丘等以“其人与骨皆朽”的所谓经典(“繙十二经以说”)来传授教学,无非是为了自己获得教授(大者国师,小者幕僚)的地位与收益。
这种引经据典的烦琐教育,是失去了道、德,甚至上仁、上义、上礼都做不到,才不得不去喋喋不休,恨不能强迫别人接受(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这就像敲锣打鼓寻找逃跑的人,敲得越响,逃跑的人跑得越远,是在让人的本性更加混乱:又何偈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噫夫子乱人之性也(《庄子·天道》)。
老子反对这种教育,认为是没有找到病症的根源,是以果治果,而不是以因治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