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选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悲陈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

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

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

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

日夜更望官军至。


① 陈陶:一名陈陶斜或陈涛斜,因有泽地,又名陈陶泽。在陕西咸阳东。

② 十郡良家子:指从西北诸郡招募的子弟。

至德元载(756)十月,宰相房琯请旨带兵讨伐叛军,兵分三路,南路从宜寿(今陕西周至)、中路从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南)、北路从奉天(今陕西乾县)一齐进军。十月中路和北路与贼将安守忠遭遇,在陈陶斜血战。房琯用古代车战之法应敌,以牛车二千乘、裹挟骑兵步兵前进,被敌军纵火焚烧,几乎全军覆没,死者四万余人,存者仅数千而已。杜甫在长安听到这个消息,亲眼见到叛军得胜归来的嚣张气焰,沉痛无比,便写下了这首诗,哀挽官军的惨败。

诗人没有实录大战的经过,只写了战败的后果,着意描绘了陈陶血流成泽、尸横遍野的场面:初冬时节,十个郡的士兵的鲜血都变成了陈陶泽里的水;在死寂的苍天之下,旷野之上,布满四万义军的尸体。“四万义军”的巨大数字与“同日死”的短促时间合并在一句之中,与前句血化作水的形容联系在一起,便强调出无数生命毁于一旦的过于轻易之感。如此残酷的战争,如此荒唐的惨败,使血不但像水一样没有价值,也使生命失去了值得珍惜的意义。所以没有人性的群胡可以用血洗箭,还能唱着胡歌狂歌痛饮。与都人掩面悲啼的情状加以对比,便更加惊心动魄地揭示出两京生灵在血泊中哀吟的惨象。

这首诗不仅以血淋淋的实录反映了唐军惨败、叛军气焰正盛的形势,而且以典型的画面凸显了人类战争的残酷。表现的不仅仅是诗人对时势变化的关注,更主要的是无数生命的毁灭在诗人内心造成的强烈震撼。杜甫的可贵就在他的心始终与人民一起滴血,从未因熟视丧乱而变得麻木,所以他的痛切悲苦之词,才能使千载以下的读者为他的博大仁爱而感奋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