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合成”“增删”大大增加了小说的思想和艺术容量,“二合一”(或“三合一”)不是简单相加,而是熔铸为一个艺术整体。曹雪芹显示了他的创作天才,通过纲领、网络和板块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各种矛盾,实现艺术整合。当然也有些矛盾难以解决,在作品中留下了痕迹。
在“二合一”增删过程中,曹雪芹设计前5回为全书总纲,使“刘姥进府”能更好地发挥叙事起点的作用。第6回“初试”情节后有甲戌夹批:“数句文完一回题纲文字。”就指出了作者用意。但在总纲部分,要介绍环境和主要人物,则不能不让贾府以外的林黛玉、薛宝钗等登场,“黛玉进府”就不可避免。于是“黛玉进府”自然成为“刘姥进府”前的叙事起点。“两个起点”的独特景观就出现了。
但今天人们对“两个起点”并不感到重复,这是因为作者做了精心的艺术处理。除了身份视角不同,因而展示方式不同;位置不同,因而作用不同外,最主要的是“两个起点”被纳入小说双重创作主旨的总体构思之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黛玉进府”主旨在“情事”,以黛玉“时时在意,处处留心”的性格展示和“宝黛会面”的灵魂相契为描写重点;“刘姥进府”主旨在“家事”,以贾府家政和凤姐理事为描写重点。由于宝黛年方童幼,“情事”开展尚需时日,而“家事”已可正面展开,故将“黛玉进府”置于前5回总纲内,纳入环境背景范畴;而“刘姥进府”则置于故事发端处,由此直接进入网络叙事。人们注意到,作为《红楼梦》基本结构特色的网络叙事,就是从凤姐理事(第6回)和刘姥走后周瑞家的去王夫人处汇报开始的(第7回)。
“二合一”的创作增删也使作者遇到难题,最主要是人物年龄问题。由于三部书稿人物年龄起点不同,整合难免产生矛盾。如为了适应《石头记》初稿从贾宝玉童年开始叙述人生经历的构思,势必要让《红楼梦》初稿中以少女形象和爱情故事主角出现的黛钗等提前登场,这就必须对其年龄特征等进行调整,于是就出现了黛玉六岁丧母进京,与大一岁的宝玉哥哥相见的场景。(今存己卯本、梦稿本第3回尚存黛玉自云“十三岁”的话,可见原稿痕迹。)而为了与宝黛前世情缘相呼应,便于描写爱情,又不能不让他们带有某种少年青春气息(“转盼多情”“娴静处如姣花照水”等),这就出现了童性年龄与其气质不一致的矛盾。至于宝钗,年龄描述更明显有错乱,这些前面都已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