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特论松下领导艺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留给后世什么?

冈本(Yasuo Okamoto)写过一本有关松下企业的畅销书《从日立到松下》(Hitachi to Matsushita),许多人认为它是迄今最好的一本相关书籍,冈本在书中写道:“他是个复杂的人,极富自制力。”

本书的目的不是要写一本传统自传,虽然它确实保留了编年的结构,但焦点并不在于建立详尽的历史纪录,而在于松下洋洋洒洒的成就,以及世人可以从中学习到什么。要探讨这些问题,就无法避免讨论日本,不过我们的主旨不是再次研究日本式的经营之道,本书探讨的主要问题是:比起日本国内外的其他经理人,松下为何如此不同;他的人生经验,对于21世纪的人来说,提供了什么指引?偏好从结论开始读起的读者,应该直接看后记。

松下实在是个特殊时代的产物。如果他在30岁时便奇迹般地被送到芝加哥或法兰克福,他的成就,一定会比实际所获得的要少。然而,他那20世纪的日本故事,对如何应对困境,以及如何在急速变动的环境中出类拔萃,提供了发人深省的洞见。假若未来数十年的营商环境相当稳定,松下经验的重要性就属有限。但是目前尚无明确的迹象表明未来会更好。

如果21世纪演变成一个日益动荡、瞬息万变的时代,松下的故事强烈表明,那些过去惯用的商业策略、组织安排及生涯规划,将无法奏效。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松下电器主张以任务为主、客户为导向、高生产力、员工参与以及精益求精。它所提供的典范,可能远比通用汽车、飞利浦、西尔斯或是大多数同期或当今其他知名企业所提供的经验更具有榜样的作用。松下电器从执行官自己白手起家开始,一直发展成为全球最先实际分层管理的组织之一。研究松下电器的领导之道可以得知,在多变的环境中,甚至当竞争者拥有更多资源可以支配时,企业该如何才能继续保持适应力,并且克敌制胜。

松下电器的故事证明,良好的商业策略执行成功时,这些策略不只是理性经济分析的产物,也和领导者的个人经历有相当大的关系。松下幸之助的故事表明,伟大的领导艺术并不是静态的,它是一种随时间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且通常建立在痛苦之上,而非是一种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