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修订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幕 拉康:伪自我的镜像之舞

人很久以来就已消失了并且不停地在消失。

——福柯

场灯亮起,舞台布景骤然变成阴森的夜。天幕上看不见星星,只有一支忧伤的单簧管曲缥缈传来。

聚光灯投在舞台上的光点慢慢扩展为大大的圈,光圈中央的人们环绕着一个怀抱婴儿的年轻女子翩翩起舞。

突然,女子问道:“我儿子叫张三吗?”

一个身着长袍的青年男子高声回答:“不!老婆,他叫李四。”

母亲不再说话。众人也沉默。人们将目光投向人群中最年长的白胡子老者。

寂静中老人缓慢沉着的声音威严响起:“他叫王二麻子。”

有人接着说:“我们这辈子穷怕了!王二将来一定要有钱。”

又一人说:“我们家还没出过大学生呢!王二将来一定要上大学。”

再一人说:“我活到现在还没去过美国呢!王二还是出国吧!”

最后一个说:“我们家总被人欺侮,王二要做大官。”

母亲怀抱中的孩子犹自酣然熟睡,他当然不晓得人们说的竟然是他。

灯光渐渐暗去。

背景音乐已经由单簧管换成了小提琴,但曲子似乎变得柔情和热烈一些了。

灯光再起的时候,一个穿着婴儿肚兜的青年男子和着音乐在舞台上轻舞飞扬。那个年轻的母亲在没有光亮处陪着他,目光流转、举手投足,无不让人感到她总是轻轻柔柔地呵护着他。起初,青年男子的头与四肢分别摆动,看不出协调的舞姿和节奏。可是当他走过舞台中央一面巨大的镜子时,被镜中的影像深深吸引住了。他忽而在镜子前扭动身体的每个部位,忽而又转过身去望望身后。

突然,音乐的旋律变得激昂起来,节奏也愈发奔放和热烈!

男子再度从镜子前旋转出来时,舞姿竟突然显得协调和完美起来。然而,人们都能看到,他的脸上已经戴上了一张面具,那正是他在镜中的影像。

乐队的合奏悠扬渐起,小提琴轻柔的独吟渐被淹没。母亲和重新加入的周遭的舞者们在黑暗中忽隐忽现,他们中每个人似乎都在用目光和舞姿向青年男子告诫和传授着什么,尤以母亲为甚。可是不久,聚光灯渐渐集中到那个身穿长袍的父亲身上,已经蓄上胡须的父亲的舞姿显得最为高贵和威严,他不断将手中的权杖直指天空。终于,青年男子的舞蹈与其他舞者完全一致了。

舞台上的音乐、光线和舞蹈,都成了一个同质的整体。

拉康的著名的镜像理论的实质是伪自我说。一方面,他相当深刻地承袭了黑格尔主奴辩证法的内里构架,另一方面又很彻底地祛除了那种“从苏格拉底到黑格尔所实现的自我意识的辩证法”。拉康自己说,那个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完善了、完成了的主体理论,其实是整个历史进步的“最根本的假设”:“事实上他是被叫做这个进步的基质;他名为Selbstbewuβtsein,即自我意识,全意识的存在。”[229]此处言说的针对性是很强的,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拉康判定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本质正在于“只有当主体偏离了自我意识时这个验证的过程才真正触及主体”[230]。拉康虽然明确肯定了弗洛伊德对自我意识式的理性主体的否定,可是又嫌弗洛伊德的革命不够彻底,他要把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走向现实的心理自我一并否定掉。拉康声称,自己最有兴趣的是那个“自以为是主人的奴隶”——自以为是个人自我主体的非主体性拉康区分了镜像阶段中个人心理自我建构与语言建构起来的个人主体。拉康要颠覆自笛卡尔以来一切思想文化传统[231],其中也包括自己的老师——弗洛伊德。在这种颠覆中,超现实主义的逻辑被颠倒为一种关系本体论的深层批判,达利等人作为超越现实生活的想象却被转喻为先行篡位的小他者。这是一种全新的令人深深恐惧的理论批判。在第一幕中,我们先概要介绍作为青年拉康早期思想基础和逻辑构架的超现实主义思潮特别是达利的批判语境,以及黑格尔的关系性自我认同观和主奴辩证法,然后,再进入拉康镜像理论那种过于形而上的思辨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