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簇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有发热、咽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疹退后片状脱皮。少数患儿在病后2~3 周发生风湿热或急性肾小球肾炎。
一、病因
A簇乙型溶血性链球茵是对人类的主要致病菌株,有较强的侵袭力,能产生致热性外毒素(Pyrogenic exofoxin)又称红疹毒素(erythrogenic toxin)是本病的治病菌。
二、流行病学
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多见。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破损的皮肤传播,引起“外科型猩红热”。儿童尤以3~7岁是主要的易感人群,感染后可获得较长久的抗菌和抗红疹毒素的能力。
三、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猩红热病人接触史或附近流行史。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2~7天,平均3天,外科型1~2天。
1. 普通型:典型病例可分以下三期。
(1)前驱期
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咽痛及全身不适,体温在38℃~40℃之间,咽部及扁桃体充血水肿明显,可有灰白色脓性渗出物。软腭处可有细小红疹或散在瘀血,病初舌被白苔突出红肿的舌乳头,称白草莓舌,3~4天白苔脱落,露出鲜红舌面,红肿舌乳头持续存在,称红草莓舌。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
(2)出疹期
发热第2日出现皮疹,最先见于颈部、腋下等处,24小时之内遍及全身,皮肤呈弥漫性充血,可见散在鸡皮样疹,触之似砂纸感,用手按压可消退,去压后红疹又出现,面部皮肤潮红而口周苍白称口周苍白圈。皮疹在皮肤皱褶处如腋肘窝、腹股沟处密集并伴有出血点形成明显横纹线称帕氏线(Pastia line)。
(3)恢复期
一般情况好转,体温降至正常,皮疹按出疹顺序于3~4天内消退,疹退1周后开始脱皮,轻者呈糠屑样,重者则大片状脱皮,无色素沉着。
2. 轻型
发热、咽炎、皮疹等表现轻微,易被漏诊,常因脱皮或并发肾炎等症时才被回顾诊断。
3. 重型(中毒型)
高热,皮疹呈红斑或出血性,全身中毒症状重,可有嗜睡、烦躁或意识障碍。可合并化脓性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等。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休克、中毒性脑病及心肌炎等。
4. 外科型
因细菌经损伤的皮肤侵入,故无咽炎及草莓舌而有局部化脓性病变。皮疹首先出现在伤口附近皮肤,然后蔓延至全身。
四、并发症
1. 化脓性损害
化脓性脑膜炎、中耳炎、败血症等。
2. 变态反应性疾病
急性肾炎及风湿热,多发生在病后2~3周。
五、实验室检查
1. 血象:白细胞总数可达10×109/L~20×109/L 或更高,中性粒细胞>0. 8,有核左移,胞浆中可见到中毒颗粒。
2. 咽拭子或细菌培养有A 簇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生长。
3. 链球菌溶血素,抗体在感染后l~3 周可增高,其效价在l:400 以上,并发风湿热者,血清滴度明显增高。
4. 尿常规可有少量蛋白,多为一过性,并发肾炎时蛋白增加,并出现红白细胞和管型。
六、鉴别诊断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出现猩红热样皮疹,易于猩红热相混,需予以鉴别。但金葡菌感染皮疹消退快,无脱皮表现,常伴有迁徒性病灶,病原学检查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出疹性疾病
见麻疹节。
(三)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
本病发热持续时间长,可有草莓舌、猩红热样皮疹,同时伴有眼结膜充血,口唇干裂,淋巴结肿大,手足硬性水肿,指(趾)末端膜状或套状脱皮,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血小板增高。病原学检查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
七、治疗
(一)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供给充分的水和营养,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二)抗生素治疗
青霉素为首选。剂量为3万u~5万u/kg/d 分两次肌注,疗程7~10天,重者可加大青霉素用量,静脉注射或两种抗生素联合用药;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头抱霉素等。
(三)并发症治疗
如合并有心肌炎、肾炎及其他器官化脓性病灶如中耳炎等,应及时处理。
(四)带菌者的治疗
乙型链球菌带菌者应当接受一周青霉素治疗,对曾有密切接触史的易感儿,可给予复方新诺明口服3~5天或青霉素3~4天注射。
八、治疗标准
1. 疗程满7~10天。
2. 临床症状消失。
3. 咽培养连续2次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