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近期,“中等收入陷阱”重新成了中国经济学界乃至新闻舆论界的热门话题,根本原因在于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重要的促发因素则是财政部前部长楼继伟在“清华中国经济高层讲坛”上的讲话。有些人认为,中国在未来5年或10年有50%以上的可能性会滑入“中等收入陷阱”,并将之归咎于2007年颁布并随后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它降低了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和灵活性,导致了工资增长开始高于劳动生产率增长,以致很多投资人选择离开中国[1];相应地,解决这一陷阱的流行思路就是,促进要素的流动和市场的开放,如放弃集体谈判的劳动关系改革,促进劳动力流动的租房落户的户籍改革,减少粮食补贴的农业改革,促进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土地改革,等等。[2]很大程度上,这些观点和措施都是新古典主义的,并且与欧美主导的国际经济机构一脉相承。例如,更早时候,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就宣称,中国已经走到了“中等收入陷阱”边缘,如果不接受世界银行开出的重大改革,将会长期停滞,乃至爆发经济危机和引发社会动荡。问题是,遵循新古典主义而推进贸易开放和要素流动的政策能否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进一步地,我们还要探究,“中等收入陷阱”是否是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基本命题?这就需要分析一系列的问题:发展中国家为获得经济高速增长往往会采取何种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随着收入的提升将会遭遇什么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又应该采取哪些根本措施,等等。在上章对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做了深刻剖析之后,我们就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一国经济政策的选择以及错误政策下的“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也可以更好地探究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途径。有鉴于此,在上一章的基础上,本章尝试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历史事实及其成因作逻辑化的梳理,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内在机理作深入的解析,并由此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作全面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