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汉学的基本方向及其问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俄罗斯的中国史研究:国内政策

俄罗斯汉学家积极开展中国历史研究有多种原因,包括俄中有漫长的边境线,俄罗斯以各种方式参与过中国最重大的历史事件等因素。这些事件使两国历史交织在一起,奠定了俄中人民友好的基础。发生在20世纪上半期——战争年代、革命时期、社会运动时期,包括苏中友好合作的最初十年(1949—1960)的事件,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正被从两国人民,甚至一些中俄历史学家的记忆中抹去,但它们却深深植入了两国人民的历史意识。

俄罗斯汉学界的“黄金宝库”拉近了史学界与中国历史的距离。这些大量的政论文章和小册子,由1920—1940年代中国革命运动和重大政治事件的目击者与参与者撰写。除了回忆录,相关的文学作品也让人“贴近”对中国历史的理解。苏联及其执政党和共产国际参与了众多政治事件,苏联方面对中国给予了很大援助,苏联代表和共产国际对中国民族意识形成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这表明俄罗斯的中国问题研究者在历史方面有相对更多的机会。

不能不指出,在个别历史时期,存在过一些涉及中国国内局势,以及由之引起的影响俄中关系的消极事件。俄罗斯史学界一直在仔细研究这些主要属于对外政策方面的问题,尤其是边境问题。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在2001年两国签署了友好合作条约之后,这些问题已不再突出。在国内政策方面,利益冲突主要包括中国东北铁路问题,中国新疆问题以及蒙古问题,苏中国家关系与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关系的平行协调发展问题。同时我们特别关注俄中史学界关于俄中关系发展的结构性趋势的主流观点。

苏俄历史学家对两国和民间的主要合作方向、合作的实施条件进行研究后,认为俄国历史“参与了”中国历史。因此俄国的中国史研究者——俄罗斯汉学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历史意识”,这让他们能深刻地感知这个伟大邻国的历史、过去和现在。

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社会政治制度的改变对俄罗斯汉学以及俄罗斯的中国史学界有着不利的影响。俄罗斯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直接影响了俄罗斯科学界。把1990年代与过去几十年出版的研究专著和研究总量进行简单的数量对比,就能看出研究数量的下降。汉学界失去了一大批专业的历史学家,他们离开了新俄罗斯的土地。在苏联时期整体上已经建立起来的系统的中国历史学研究出现了裂痕。可是尽管如此,汉学研究仍然保持了一定的水平。中国历史研究虽然没有高速发展,但仍在继续进行。

俄罗斯史学界面临着一系列重要的科学及政治任务:吸引国际学界对苏俄研究成果的关注,并为其准确定位;在史料学和史学中确定主要方向,同时集中力量继续研究中国历史,展现俄罗斯学界对中国历史的浓厚兴趣,将1950—1980年代的高水平研究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