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事业为什么能成功(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情系航天 逐梦苍穹

□ 张红文

在中国,航天是一个奇迹,更是一个属于民族的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代又一代心系祖国和国防的航天人,负重拼搏,风雨兼程,创建和发展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他们书写了一部充满开拓与奋斗,也充满梦想和自豪的历史华章,为国家为国防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事业的硕果和精神的甘泉滋养着一代代航天人。

结缘 在航天文化中扎根航天

19年前,即将大学毕业的我来到了首都北京西南郊的一家航天研究所——三院三部。当时,这里对外还透着种种神秘,森严的安保系统、严格的保密纪律、紧张热烈的研究氛围,让我对这家单位以及将要从事的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里,我看到了一本令我至今都难以忘怀的小册子——《飞航之魂》,内心被老一辈航天人的故事和精神深深震撼。

为了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飞航导弹,他们年年岁岁在这片土地上耕耘、探索、追求、奉献。有的年纪轻轻就被震聋了双耳,有的为了攻关连续14个小时不眠不歇,有的除夕夜还通宵达旦地奋战在工作岗位,有的甚至因为过度劳累而永远地倒在了外协跟产的路上……他们在困难时期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硬是凭着不服输的心气在穷山沟里造出了中国的“争气弹”“强国弹”!这本不起眼的册子,拿在手里却重逾千钧: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段段感人的故事,饱含着一股内在的精神力量,带给我无比强烈的冲击,让我几乎本能地意识到,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是年轻人梦想开始的舞台。

随着时间的推移,航天人淡泊名利、不计得失的风骨滋润着我,迎难而上、呕心沥血的气魄激励着我,直透人心、无微不至的组织关怀温暖着我。在一个关键技术的攻关过程中,我们的团队每天都在试验现场工作十几个小时,吃饭时没有桌子,只能拿份盒饭,蹲在地上吃。失败了,再试验,循环往复,一个重大技术项目历经15次失败才取得成功。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有些年轻人几乎要失去耐心、坚持不下去了,可是身边的老领导、老专家始终处变不惊、不厌其烦、稳若泰山,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鼓励我们,把我们一次次从精神濒于崩溃的边缘拉回来,带领大家没日没夜地攻关奋斗,为年轻人做出了表率。

老一辈的这种“团结奋进、负重拼搏、科学求实、敢为一流”的精神始终感召着我、鞭策着我,工作的时间越长,越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航天、爱上了国防,也让我默默下定了献身航天事业的决心。

传承 誓将航天事业薪火相传

航天事业之所以伟大,不仅是因为它出成果、出经验、出效益,还出人才、出思想。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大发展,我们的队伍也在飞速壮大。在具体的工作历练中,老一辈航天人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传帮带”,以深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指导点拨航天后辈,以宽广的胸襟、无私的奉献包容我们学习成长。

型号队伍中倡导学术民主的氛围让我如鱼得水。当年,体积大、重量大是制约中国飞航导弹发展的主要问题,同样体积重量下,中国导弹的指标一直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弹体与推进系统的一体化设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为攻破这一难关,领导让年轻人自由发言,有思路就可以上台介绍,谁的点子好就用谁的。我当时参加工作不久,对技术问题总想打破砂锅问到底,也总希望能提出一些新点子。听到领导这么说,我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一遍一遍查阅分析当时能收集到的国内外所有相关资料,脑子里不断推演着各种技术方案。经过周密计算,我提出了一套全新的设计方案,最终在室里组织的讨论会上,得到领导和专家的认可。虽然我年轻经验少,但领导还是让我担任项目的技术负责人,给了我充分的信任和支持。通过团队的不懈努力,我们攻克了部件设计、工艺和试验验证方法等大量技术难题,成功试制出第一套一体化样机,大幅提升了导弹的关键指标和性能。正是在这种包容、鼓励创新的工作环境中,在老领导和老专家的理解和支持下,我们这些年轻人尽情地汲取航天型号工作的营养,快速地成长着。

在后来的工作中,自己也自然而然继承这种“传帮带”的传统。在总体部担任主任期间,我们研究制订了一系列激励机制来拓宽人才成长通道,坚持不懈地进行人才梯队建设。我自己也积极担任帮教导师,带了三个徒弟,按照他们各自的特点制订教学计划,将自己的所学所悟倾囊相授,帮助他们提升技术水平、拓展科学视野、增强大局观念,在岗位建功中取得成长和进步。

在老一辈航天人的关心指导下,在一次次重点工程的锤炼中,如今中国已建立起一支以40岁左右为领军、以30岁左右为主体的高水平航天研究队伍。这样的队伍非常有朝气和活力,正如美国航空航天局前局长迈克尔·格里芬所言,中国航天最让人羡慕的不是取得的成就,而是现在的领军和主导中国航天的这些人太年轻了,他们会创造出更骄人的成绩。

探索 在科研实践中把握规律

我一进航天就在总体单位,干的工作基本也都是型号总体方面的研究、论证和设计等工作,对航天型号的系统工程管理思想和方法有着比较深的感受。实际上,6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能够取得这么巨大的成就,与钱学森先生提出的系统工程理论思想密不可分。航天系统工程管理理念透射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综合分析、整体评断的哲学光芒,融汇于航天工程管理的方方面面,并由此构建了航天科研生产的管理体系,构成了航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航天事业成功的法宝。而技术的高精尖必然要求产品的高可靠性,由此催生了航天质量管理经验,其中的“质量问题双五条归零”管理方法和“一次成功技术保障分析”的思想与工作方法,是对系统工程管理的具体实践和创新。航天质量问题归零管理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方法,已成为国际标准,彰显了中国航天的软实力,是中国航天对世界航天的巨大贡献。一代代航天人秉承“严慎细实”和“求实、务实、扎实”作风,形成了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优良工作传统。这些管理思想和精神财富在航天人身上接续传承,成为年轻人干好事业的工作指南。我能够在十几年的型号技术和管理工作中一点一点成长进步,并逐渐走上领导岗位,也都是得益于这些丰厚的营养。

航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一代航天人都是站在前辈肩膀上。如何继承好传统,又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必须思考的问题。为了解决好多型号并举条件下骨干短缺和专业技术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探索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我在担任总体部主任期间,深入推行IPD(集成产品开发)模式和IPT(集成产品开发团队)协同工作机制,构建了纵横兼顾的网状工作系统,保证了技术骨干在型号研制中作用的发挥,同时也推动了专业技术的相对独立发展,使专业技术能够先于型号、一代一代有序发展。这种管理模式激发了总体部的活力,使产品研发更加高效、扁平化。

创新 推动航天事业发展进步

航天技术发展的历程就是一部创新创业史。60年来,中国的导弹武器“家族”变大了,“身材”变小了,威力更强了,精度更高了,速度更快了,机动性更好了,信息化水平提高了。从仿制到自主研发,从“争气弹”到“强国弹”,在筚路蓝缕中,中国航天事业创造出新中国一个又一个第一。进入21世纪,中国面临的国际安全局势愈加复杂多变。国家的和平发展、民族的伟大复兴都需要强大的国防实力和先进的武器装备来支撑、来捍卫。

创新需要舍我其谁的自信,需要敢为人先的勇气。只有在破旧立新的过程中才能取得进步,才能赶超先进。这些年来,我参与的某新型导弹研制方案,主要指标比国外同类产品提高了一倍多,有一项关键技术方案国内外都没有用过,有些老同志当年说我们胆子太大了,恐怕实现不了。为此,我们做了大量基础性的研究工作来论证可行性,军方两年内召集全国该领域的专家开了十多次研讨会才认可了这个方案。实践证明效果很好,该型号研制飞行试验次次成功,把中国某领域导弹的总体水平和性能提升了一代多,跃居国际领先水平。

效能是设计和使用武器所追求的总目标。长期以来,世界军事强国都把“武器在复杂战场环境中作战效能”作为基本的设计目标。在老一辈专家的指导下,我们组建了作战效能工程技术组和先进突防技术研究团队,深入研究专业理论,建立设计与验证评估技术体系和试验设施,开展“贴近实战,模拟对抗”的验证评估。结合武器效能评定与研究,针对如何使导弹有效“避其锋芒、攻其不备”,如何大幅提升飞航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水平和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作战效能,开展了大胆的探索,最终取得了大量创新性成果,并在中国武器装备建设中得到应用,取得突出成效,团队因此荣获国家首批设立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创新团队奖),是三支获奖团队中唯一一个来自企业界的代表。

从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到历经磨难、众志成城,再到创新超越、创造辉煌。6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过了从艰难摸索跟踪仿制到自主创新比肩一流的发展历程。一代代航天人以拓荒者的毅力和大无畏的勇气,赤诚报国,创新超越,谱写了事业的宏伟篇章。神舟飞天、嫦娥落月、长剑出鞘……我们正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承载光荣,践行使命,铸就辉煌,继往开来。新的时代开启了新的征程,站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新起点,我们年轻一代航天人必须接过航天前辈的薪火,发扬优良传统,亮剑筑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奋勇前行。

(张红文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副院长、某型号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