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基督教文化的审美感悟者
维亚切斯拉夫·伊凡诺维奇·伊凡诺夫于1866年2月16日出生在莫斯科,他的父亲是一个土地测量员,在儿子五岁时就去世了。他的母亲是一位天资聪慧的女人,极具音乐和语言天赋,她经常教导儿子从审美和伦理的层面去感悟基督教文化,甚至把创作和朗诵诗歌也视为是一种审美的宗教活动。可以说,维·伊·伊凡诺夫在毕生的艺术创作和学术探索中,确实把艺术的审美与宗教的伦理有机地融合起来,成为了地道的基督教文化的审美感悟者。
虽然维·伊·伊凡诺夫自孩提时代起就接受了宗教精神的熏陶,但是他在青年时代则曾经受到无神论和社会革命思想的影响。他试图从历史问题的研究中,探索改造现实社会的途径,也正是带着这种思想,他于1884年考入莫斯科大学历史—语文系学习。两年后转往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师从著名历史学家蒙森[1]等学习古罗马历史。在柏林期间,他的世界观逐渐发生变化,研究兴趣也从社会政治转移到宗教文化上来,他甚至认为,“一切伟大的艺术成就都是以宗教为基础的,并且肩负着驱恶扬善的使命”。[2]显然,在维·伊·伊凡诺夫那里,弘扬宗教的“驱恶扬善”,已经成为艺术创作的使命,也是自己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
1891年课程结束后,维·伊·伊凡诺夫着手准备研究古代罗马国家包税制问题的学位论文,至1895年完成。他的论文得到蒙森导师的好评,但他却因不愿参加答辩前的预考而放弃了博士学位。这也许是他的内在矛盾所导致的,他一方面酷爱诗歌创作,另一方面又要置身学术活动,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冲突使得他的论文一直推迟到1911年才得以发表。不过,他的生命留给后人的也正是这两条轨迹,他所崇拜的德国作家尼采就是集诗人与学者于一身的。学术探索与艺术创作的交叉融合,使得维·伊·伊凡诺夫能够更好地去审美感悟宗教的精髓,反过来又会更增添了艺术审美创作的思想内涵。
在德国,在法国,在欧洲的其他国家的图书馆,维·伊·伊凡诺夫如饥似渴地阅读了歌德、诺瓦利斯、叔本华、尼采、瓦格纳等人的论著,也认真研究过霍米亚科夫、弗·索洛维约夫的思想。最终,他的兴趣集中到古希腊文化研究上来了。
1893年夏,维·伊·伊凡诺夫在罗马遇到了他生活中的“上帝”——他日后的妻子莉吉娅·德米特里耶夫娜·季维耶娃—阿尼巴尔。后来,维·伊·伊凡诺夫在1917年撰写自传时描述了这种独特的心灵感受。
1903年,维·伊·伊凡诺夫在巴黎的俄国社会科学高等学校讲授希腊宗教史等课程,沉湎于狄奥尼索斯的理论,讲述“酒神崇拜”的历史,探索民间狂欢活动、宗教与悲剧艺术之间的关系,讲座得到了热烈的反响。他的讲稿《狄奥尼索斯宗教,起源与影响》于1905年在《生活问题》上发表。
1904年春,维·伊·伊凡诺夫开始与俄国象征派诗人交往,而且越来越受到他们的影响,决定回国投身象征主义的运动。1905年7月,维·伊·伊凡诺夫与夫人迁居彼得堡塔夫里大街25号楼的顶层,后来被称为“塔楼”。从1905年秋起,“塔楼”成为20世纪初期俄罗斯文化界最引人注目的沙龙。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化界的几乎所有重要代表人物都曾出现在这一“塔楼”里。1907年随着“塔楼”女主人季维耶娃—阿尼巴尔的去世,聚会渐少,维·伊·伊凡诺夫也不太热心各种交际活动了,而进入了自我封闭的时期。
1912年,维·伊·伊凡诺夫再度出国,次年第二次结婚,婚后全家迁居于莫斯科。十月革命后,他曾担任教育人民委员会戏剧与文学部的组织领导工作,在各类文学讲习班授课。1920年,在第二任妻子去世后,维·伊·伊凡诺夫迁往北高加索,后又应巴库大学之邀前去担任古典语文教师,1921年在那里完成了已拖延26年的论文答辩。这一题为《狄奥尼索斯与原初的狄奥尼索斯崇拜》的论著于1923年在巴库正式出版。
1924年8月28日,维·伊·伊凡诺夫一家离开祖国经柏林,来到意大利。1926年3月4日,他在圣维亚切斯拉夫日皈依了天主教,追随索洛维约夫的学说,信奉教会统一、世界大同的思想。1926年至1934年间,他在巴维亚大学任教授,讲授俄罗斯文化和俄国教会史。1936年以后定居于罗马,在天主教会的东方学院讲授俄国文化和俄语。他对朋友称,罗马是他最后的归宿。在罗马期间,他把不同时期零散发表而尚未收入诗集的作品进行了整理,定名为《黄昏的光》,此书一直到他去世后的1962年才正式出版,这是一部宗教思想闪烁的艺术审美之作。
1949年6月16日维·伊·伊凡诺夫在罗马去世。在他逝世之后,其思想和艺术遗产开始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1] 蒙森(Theodor Mommsen,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
[2] 转引自俄罗斯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编:《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史》III,谷羽等译,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