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僧人诗话研究:诗学、禅学、党争交织的文学案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称引杜甫诗文的订疑考误

宋代僧人诗话对杜甫诗文的称引位列第一,《天厨禁脔》开篇更是将其置于无与伦比的地位:“秦少游(观)曰:‘苏武、李陵之诗,长于高妙;曹植、刘公幹(桢)之诗,长于豪逸;陶潜、阮籍之诗,长于冲澹;谢灵运、鲍照之诗,长于峻洁;徐陵、庾信之诗,长于藻丽;而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澹之趣,兼峻洁之姿,备藻丽之能,而诸家之作不及焉。’”也就是说,杜甫几乎是超越所有前人的大家,这大抵可以代表宋人对杜诗的共识,而僧人诗话的称引正是这种诗学观念的具体呈现,具有重要的标识意义。兹以不同文献卷次之先后,分条辨析如下:

1.诗人多用方言,南人谓象牙为白暗,犀为黑暗,故老杜诗曰:“黑暗通蛮货。”又谓睡美为黑甜,谓饮酒为软饱,故东坡诗曰:“三杯软饱罢,一枕黑甜余。”(《冷斋夜话》卷一《诗用方言》)

此条所引为残句。苏轼《送乔施州》有“鸡号黑暗通蛮货”之句,自注云:“胡人谓犀为黑暗。”注引《酉阳杂俎》:“波斯谓(脱‘象’字)牙为白暗,犀为黑暗。”[1]

旧题彭乘《墨客挥犀》卷一《诗人多用方言》亦有此条,所涉杜甫部分,文字均同。[2]《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虽未引此条,但有两处涉及这个问题,与此相关者是卷九《杜少陵四》引《洪驹父(刍)诗话》云:“老杜诗:‘黑暗通蛮货。’黑暗,犀角也。波斯国谓象牙为白暗,犀角为黑暗,二事并见段成式《酉阳杂俎》。”[3]由是可知,白暗和黑暗之语出自波斯国,唐人已有记载,《冷斋夜话》所言南人方言者,或本于外来语。

2.洪驹父曰:“柳子厚诗曰:‘霭一声山水绿。’音奥,而世俗乃分为二字,误矣。如老杜诗曰:‘雨脚泥滑滑。’世俗易为‘两脚泥滑滑’。王元之诗曰:‘春残叶密花枝少,睡起茶亲酒盏疏。’世以为‘睡起茶多酒盏疏’。多此类。”(《冷斋夜话》卷二《洪驹父评诗之误》)

此条所引为残句。《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柳柳州》[4]、《诗林广记》前集卷五柳宗元《渔父词》[5]、《洪驹父诗话·欸乃》[6]论及此条柳宗元诗例。《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四《半山老人》[7]、《诗人玉屑》卷二《诗体下·蹉对法》[8]、《艺苑雌黄·蹉对法》[9]论及此条王禹偁诗例。然则诸家均未合二为一,且未论及杜甫诗例。

3.予尝馆州南客邸,见所谓常卖者,破箧中有诗编写本,字多漫灭,皆晋简文帝时名公卿,而诗语工甚。有古意乐府曰:“绣幕围香风,耳节朱丝桐。不知理何事,浅立经营中。护惜如穷裤,堤防托守宫。今日牛羊上丘垅,当时近前面发红”云云。前辈多全用其句,老杜曰:“意象惨澹经营中。”李长吉曰:“罗帏绣幕围香风。”山谷曰:“今日牛羊上丘垅,当时近前左右瞋。”予见鲁直,未得此书。穷裤,汉时语也,今裆裤是也。(《冷斋夜话》卷二《古乐府前辈多用其句》)

此条所引,《杜诗详注》卷十三作《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意象”作“意匠”。注云:“《文赋》云:意司契而为匠。《历代画品》:画有六法,五曰经营位置。古乐府:不知理何事,浅立经营中。”[10]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国风汉魏六朝下》全引除惠洪自述之外的内容,所涉杜甫部分,“意象”作“意匠”。[11]后集卷六《杜子美二》引《(许)彦周诗话》云:“齐、梁间乐府诗:‘护惜加穷裤,防闲托守宫。今日牛羊上丘垄,当时近前面发红。’老杜作《丽人行》:‘赐名大国虢与秦。’其卒曰:‘辄勿近前丞相嗔。’虢国、秦国,何预国忠事,而近前即嗔邪?东坡言:老杜似司马迁。盖深知之。”[12]可与此条互参。

4.老杜诗曰:“竹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并母眠。”世不解“稚子无人见”何等语。唐人《食笋》诗曰:“稚子脱锦绷,骈头玉香滑。”则稚子为笋明矣。赞宁《杂志》曰:“竹根有鼠,大如猫,其色类竹,名竹豚,亦名稚子。”予问韩子苍,子苍曰:“笋名稚子,老杜之意也,不用《食笋》诗亦可。”(《冷斋夜话》卷二《稚子》)

此条所引,《杜诗详注》卷九作《绝句漫兴九首》其七,“竹根稚子”作“笋(一作竹)根雉(一作稚)子”,“并”作“傍”。注云:“赵(彦材)曰:雉,性好伏,其子身小,在笋旁难见。俗本讹作稚子,遂起纷纷之说。汉铙歌有《雉子斑》。《西京杂记》:太液池中,凫雏雁子,布满充积。故以雉子、凫雏作对。宋何承天乐府:雉子游原泽,幼怀耿介心。今按:旧作稚子,或以为笋名,或以为竹留,或以为鼠名,或以为食笋之竹豚,鼠形而大,或以为公子宗文(杜甫长子)字稚子,皆谬说。”[13]吴可《藏海诗话》亦有类似的说法:“‘笋根稚子无人见’,不当用‘稚子’字。盖古乐府诗题有《雉子斑》。‘雉子’‘凫雏’,自是佳对。杜诗有‘凤子’,亦对‘凫雏’。此可以稽证也。金陵新刊《杜诗》,注云:‘稚子,笋也。’此大谬,古今未有此说。韩子苍(驹)云:‘《冷斋》所说皆非,初未尝有此说。’”[14]有意思的是,两书均搬出韩驹之语作为证据,然则两处所言自相矛盾,此恐非韩驹之过,或是著者之过也。

《诗话总龟》前集卷二十一《咏物门下》全引此条,“竹根稚子”作“笋根稚子”,“并”作“傍”,“色”前夺“其”字,“予”作“余”,“笋名”作“笋为”,“意”后夺“也”字。[15]《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二《杜少陵七》全引此条,夺“老杜诗曰”四字,“竹根稚子”作“笋根稚子”,“并”作“旁”,“唐人《食笋》诗”后夺“曰”字,“豚”前夺“竹”字,“亦名”作“亦云”,“予问韩子苍”作“余以问子苍”,“笋名”作“笋为”。[16]

《诗林广记》前集卷二杜甫《漫兴》“竹根稚子”作“笋根稚子”,“并”作“傍”,所引此条,夺“老杜诗曰”四字,夺“沙上凫雏并母眠”七字,“稚子无人见何等语”作“稚子为何等语”,“《食笋》诗曰”作“有《食笋》诗云”,“名竹豚”作“名之曰豚”,“亦名”作“亦云”,“予问韩子苍”作“余以问子苍”,“笋名”作“笋为”,“亦可”前增“证”字。又引两书批驳《冷斋夜话》的观点,《漫叟诗话》云:“‘笋根稚子无人见’当为野雉之雉。或以为童稚,非也。”《桐江诗话》云:“《冷斋》以稚子便作笋,引唐人诗为证,何谬之甚也!唐诗盖谓笋之脱箨,如小儿之解绷。便以稚子为笋,则非也。少陵诗,本特误以‘雉’为‘稚’耳。盖笋生乃雉哺子之时,言雉子之小,在竹间,人不能见也。”[17]从诸家的注解来看,《冷斋夜话》的考证似非是。

5.老杜《北征》诗曰:“唯昔艰难初,事与前世别。不闻夏、商衰,中自诛褒、妲。”意者明皇览夏、商之败,畏天悔过,赐妃子死也。而刘禹锡《马嵬》诗曰:“官军诛佞幸,天子舍夭姬。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白乐天《长恨》词曰:“六军不发争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乃是官军迫使杀妃子,歌咏禄山叛逆耳。孰谓刘、白能诗哉!其去老杜何啻九牛毛耶。《北征》诗识君臣之大体,忠义之气与秋色争高,可贵也。(《冷斋夜话》卷二《老杜、刘禹锡、白居易诗》)

此条所引《北征》,见于《杜诗详注》卷五,“唯昔艰难初”作“忆昨(一作昔)狼狈初”,“前世别”作“古先别”,后增“奸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十字,“夏商”作“夏殷(胡仔云:当作殷周)”,“褒妲”作“妹妲(诸本作褒妲)”。注云:“从夏殷为是,下有周汉也。妹喜、妲己,桀纣所嬖,旧作褒妲,疑误。”[18]

《诗话总龟》前集卷二十一《咏物门下》全引此条,“览”作“鉴”,“《长恨》词”作“《长恨歌》”,“争奈何”作“无奈何”,“乃”后夺“是”字,夺“其去老杜何啻九牛毛耶”十字,“君臣”后夺“之”字,夺“忠义之气与秋色争高”九字。[19]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二《杜少陵七》先引《隐居诗话》云:“唐人咏马嵬之事者多矣,世所称者刘禹锡云:‘官军诛佞幸,天子舍夭姬。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无辉。’白居易云:‘六军不发争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此乃歌咏禄山能使官军叛逼迫明皇,明皇不得已而诛杨妃也。岂特不晓文章体裁,而造语蠢拙,抑亦失臣下事君之礼。老杜则不然,其《北征》诗曰:‘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不闻夏、商衰,中自诛褒、妲。’乃见明皇鉴夏、商之败,畏天悔过,赐妃子以死,官军何预焉。《唐阙史》载郑畋《马嵬》诗,命意似矣,而词句凡下,比托无状,不足道也。”然后胡仔以按语的形式评论:“予观《冷斋夜话》所论,与此相同,但《隐居诗话》乃魏泰道辅所撰,道辅于明白(惠洪)为前辈,必明白窃其说耳。然老杜谓夏、商衰,诛褒、妲,褒姒,周幽王后也,疑夏字为误,当云商、周可也。”[20]也就是说,《冷斋夜话》此条很可能是从魏泰《临汉隐居诗话》而来。

《诗人玉屑》虽未引此条,但也正面论述了《北征》“识君臣之大体”之意,卷十一《诗病·漫塘(刘宰)评刘启之诗病》引《语录》云:“诗家以杜少陵称首,正谓其无一篇不寓尊君敬上之意,如《北征》诗云:‘桓桓陈将军,仗义奋忠烈。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洗兵马》云:‘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先后重轻,非苟作也。”[21]

诸家无不称赞杜诗,认为唐玄宗能“自诛”宠妃,从而与桀纣拉开了距离,其实这是被逼无奈之举,丝毫不能证明其比桀纣更英明,而且诗中对主谋此事的陈玄礼赞誉有加,实则是反过来批判唐玄宗。另外,刘禹锡和白居易之诗只是如实记录当时的情状,似乎并没有歌咏安禄山叛乱的意思。洪迈《容斋续笔》卷二《唐诗无讳避》准确捕捉到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至宫禁嬖昵,非外间所应知者,皆反复极言,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如白乐天《长恨歌》讽谏诸章,元微之(稹)《连昌宫词》,始末皆为明皇而发。杜子美尤多,如《兵车行》《前后出塞》《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哀王孙》《悲陈陶》《哀江头》《丽人行》《悲青坂》《公孙舞剑器行》,终篇皆是。其他波及者,五言如:‘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是时妃嫔戮,连为粪土丛。’‘中宵焚九庙,云汉为之红。’‘先帝正好武,寰海未凋枯。’‘拓境功未已,元和辞大炉。’‘内人红袖泣,王子白衣行。’‘毁庙天飞雨,焚宫火彻明。’‘南内开元曲,当时弟子传。’‘法歌声变转,满座涕潺湲。’‘御气云楼敞,含风彩仗高。’‘仙人张内乐,王母献宫桃。’‘须为下殿走,不可好楼居。’‘固无牵白马,几至着青衣。’‘夺马悲公主,登车泣贵嫔。’‘兵气凌行在,妖星下直卢。’‘落日留王母,微风倚少儿。’‘能画毛延寿,投壶郭舍人。’‘斗鸡初赐锦,舞马更登床。’‘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殿瓦鸳鸯坼,宫帘翡翠虚。’七言如:‘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为忙。’‘天子不在咸阳宫,得不哀痛尘再蒙。’‘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要路何日罢长戟,战自青羌连白蛮。’‘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如此之类,不能悉书。此下如张祜《赋连昌宫》《元日仗》《千秋乐》《大酺乐》《十五夜灯》《热戏乐》《上巳东》《邠王小管》《李谟笛》《退宫人》《玉环琵琶》《春莺啭》《宁哥来》《容儿钵头》《邠娘羯鼓》《耍娘歌》《悖挐儿舞》《华清宫》《长门怨》《集灵台》《阿汤》《马嵬归》《香囊子》《散花楼》《雨霖铃》等三十篇,大抵咏开元、天宝间事。李义山(商隐)《华清宫》《马嵬》《骊山》《龙池》诸诗亦然。今之诗人不敢尔也。”[22]如此宽容的政治文化环境在后代不复存在,后人出于自我体验,或者维护杜诗等原因,容易出现偏颇性解读。

6.老杜诗云:“身轻一鸟过。”文忠公、梅圣俞初得一本而失“过”字,诸公续之曰“一鸟疾”“一鸟落”“一鸟去”,及得善本,乃“过”字。乃知一字之工,才力有短长也。(《冷斋夜话》卷三《诗一字未易工》)

此条所引,《杜诗详注》卷三作《送蔡希鲁(一作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适)》,文字均同。注引欧公(阳修)《(六一)诗话》云:“陈舍人从易,偶得杜集旧本,文多脱误。《送蔡都尉》诗‘身轻一鸟’,其下脱一字。陈公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或云疾、或云落、或云下,莫能定。后得一善本,乃是‘过’字,陈叹服,以为虽一字,诸君亦不能到也。”[23]亦为吴幵《优古堂诗话》[24]所引。此或为《冷斋夜话》所本,只是误将陈从易换成了欧阳修和梅尧臣。吴可《藏海诗话》倒有不同的看法:“欧公称‘身轻一鸟过’,子苍云:‘此非杜佳句。’仆云:‘当时补一字者,又不知是何等人。’子苍云:‘极是。’”[25]意谓此句及所用字并不值得如此推崇。

《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一《苦吟门》[26]和《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九《孟浩然》[27]引《六一诗话》而未及此条。《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五柳先生上》引《鸡肋集》云:“诗以一字论工拙,如‘身轻一鸟过’‘身轻一鸟下’,‘过’与‘下’,与‘疾’与‘落’,每变而每不及,易较也。如鲁直之言,犹碔砆之于美玉是也。然此犹在工拙精粗之间,其致思未失也。”[28]意思是说,这些替字虽不甚佳,但还不至于败坏全篇,与《六一诗话》和《冷斋夜话》的着重点有异。《诗人玉屑》有两处涉及此条,一是卷六《下字·一字之工》引《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九《孟浩然》所引《六一诗话》。[29]二是卷二十一《诗余·宇文元质》引《树萱录》云:“文章一字之难。与前辈论诗,云‘身轻一鸟过’‘一鸟下’‘一鸟疾’,‘疾’与‘下’终不若‘过’字之为妙也。”[30]

7.司马温公《诗话》曰:“魏野诗:‘烧叶炉中无宿火,读书窗下有残灯。’而俗人易‘叶’为‘药’,不止不佳,亦和下句无气味。”鲁直曰:“老杜诗云:‘黄独无苗山雪盛。’‘黄独’者,芋魁小者耳,江南名曰土卵,两川多食之。而俗人易曰‘黄精’,子美流离,亦未有道人剑客食黄精也。如渊明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浑成风味,句法如生成。而俗人易曰‘望南山’,一字之差,遂失古人情状,学者不可不知也。”(《冷斋夜话》卷四《诗话妄易句法字》)

此条所引,《杜诗详注》卷八作《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二,“黄独”下注“山谷作独,东坡作精”。注云:“又曰:黄独,状如芋子,肉白皮黄,蔓延生,叶似萝摩,梁汉人蒸食之,江东谓之土芋。陈藏器《本草》:黄独,遇霜雪,枯无苗,盖蹲鸱之类。蔡梦弼引别注云:黄独,岁饥土人掘以充粮,根惟一颗而色黄,故谓之黄独。其说是也。按:公诗有别用黄精者,如《太平寺》云:‘三春湿黄精,一食生羽毛。’《丈人山》云:‘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皆托为引年而发,若此歌则专为救饥而言,当主黄独为是。”[31]可与此条互参。

黄庭坚所论被多家称引,例如《山谷题跋》卷七《杂书》[32]、《王直方诗话·杜诗黄独解》[33]、《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十一《正讹门》[34]、《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杜少陵一》[35]等,然则均未言及引自《冷斋夜话》。

8.诗有句含蓄者,如老杜曰“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郑云叟曰“相看临远水,独自上狐舟”是也。有意含蓄者,如《宫词》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又《嘲人》诗曰“怪来妆阁闭,朝下不相迎。总向春园里,花间笑语声”是也。有句意俱含蓄者,如《九日》诗曰“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宫怨》诗曰“玉容不及寒鸦色,犹带朝阳日影来”是也。(《冷斋夜话》卷四《诗句含蓄》)

此条所引两首,第一首,《杜诗详注》卷十五作《江上》,文字均同。注云:“陈师道《后山(诗话)》曰:真宗尝观子美诗‘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谓甫之诗皆不逮此。”[36]《九日》,《杜诗详注》卷六作《九日蓝田崔氏庄》,“健”下注“一作在”,“醉”下注“芥隐(龚颐正)作再”。注云:“杨万里曰:唐七言律,句句字字皆奇。如杜《九日》诗,绝少。首联对起,方说悲忽说欢,顷刻变化。颔联,将一事翻腾作二句。嘉以落帽为风流,此以不落为风流,最得翻案妙法。入至颈联,笔力多衰,复能雄杰挺拔,唤起一篇精神。结联,意味深长,悠然无穷矣。陈后山云:颔联文雅旷达,不减昔人。故谓诗非力学可致,正须胸中度世耳。”[37]可与此条互参。

《诗话总龟》前集卷九《评论门五》全引此条,“老杜”前夺“如”字,“《宫怨》”后夺“诗”字,“朝阳”作“昭阳”。[38]《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二《杜少陵七》全引此条,“有句含蓄”作“句有含蓄”,“老杜”后夺“曰”字,“笑语”作“语笑”。[39]《诗人玉屑》卷十《含蓄·句含蓄意含蓄》全引此条,“老杜”前夺“如”字,“醉”作“更”,“《宫怨》诗曰”作“又《宫怨》曰”,后增“宝仗平明宫殿开,暂将纨扇共徘徊”十四字,“朝阳”作“昭阳”。[40]《诗林广记》前集卷二杜甫《九日》除了引杨万里和陈师道之语外,又引刘梦得(禹锡)云:“诗中用‘茱萸’字者凡三人,杜甫云‘醉把茱萸仔细看’,王维云‘遍插茱萸少一人’,朱放云‘学它年少插茱萸’。三君所用,杜为优。”[41]

9.王仲正言:“老杜诗:‘江莲摇白羽,天棘梦青丝。’天棘非烟非雨,自是一种物,曾见于一小说,今忘之。”高秀实曰:“天棘,天门冬也,一名颠棘,非天棘也。”王元之诗曰:“水芝卧玉腕,天棘舞金丝。”则天棘盖柳也。(《冷斋夜话》卷四《天棘梦青丝》)

此条所引,《杜诗详注》卷一作《巳上人茅斋》,“梦”作“蔓(徐铉家本作蔓,旧作梦,非)”。注云:“鲍照诗:留我一白羽。注:白羽,扇也。朱(鹤龄)注:《华严会玄记》:青松为麈尾,白莲为羽扇。董斯张云:白羽如‘值其鹭羽’之羽,状莲之迎风而舞。旧解作扇,非。”又云:“郑侯升(明选)《秕言》曰:《冷斋夜话》以天棘为杨柳。蔡梦弼注以天棘为天门冬。罗大经《鹤林玉露》则引佛书云:终南长老入定,梦天帝赐以青棘之丝,故云‘天棘梦青丝’。其说牵合难从。考郑渔仲(樵)《通志》:柳名天棘,南人谓之杨柳。庾信诗:‘岸柳被青丝。’亦一证也。杨慎《升庵(诗话)》曰:郑樵之说无据。柳可言丝,只在初春。若茶瓜留客之日,江莲白羽之辰,必是深夏,柳已老叶阴浓,不可言丝矣。若夫蔓云者,可言兔丝、王瓜,不可言柳。天棘非柳明矣。按《本草索隐》云:‘天门冬,在东岳名淫羊藿,在南岳名百部,在西岳名管松,在北岳名颠棘。’颠与天,声相近而互名也。此解近之。朱注:杜田《正谬》:梦当作蔓。《抱朴子》及《博物志》皆云:天门冬一名颠棘,以其刺故也。然不载天棘之名,疑是方言。《本草图经》:‘天门冬生奉高山谷,今处处有之。春生藤蔓,大如钗股,高至丈余,亦有涩而无刺者,其叶如丝而细散。’以此考之,天棘为天冬明矣。”[42]可与此条互参。

《洪驹父诗话·天棘解》先引《猗觉寮杂记》上云:“天棘事了不可解。问鲁直,鲁直亦不解。问王仲至(钦臣),仲至云:‘非烟非雾自一种物,出异书。然梦青丝何谓也?’疑‘梦’乃‘蔓’字传写误。”然后以按语的形式引述诸家之说:“朱翌云:‘余按《本草》,天门冬亦名颠棘,春生藤蔓如丝杉而细,正与诗合。天门冬名颠棘,故有天棘之称。藤蔓细于丝杉,故有蔓青丝之语。子美以对“江莲摇白羽”,决是当时所见,颇肯以非烟非雾为对耶?改蔓为梦,尤穿凿。’又王观国《学林》八所言亦与朱翌同。考罗大经《鹤林玉露》十谓:‘谭浚明尝为余言,此出佛书,终南长老入定,梦天帝赠青棘之香,盖言江莲之香,如所梦天棘之香尔。此诗为僧齐己赋,故引此事。余甚喜其说,然终未知果出何经,近阅叶石林(梦得)《过庭录》,亦言此句出佛书,则浚明之言宜可信。’然许彦周()云:‘江南徐铉家本云:“天棘蔓青丝。”改蔓为梦,终涉牵强。’”[43]其实,《彦周诗话》对《冷斋夜话》改“蔓”为“梦”及天棘为柳的说法均加以反驳:“‘天棘蔓青丝’,洪觉范硬差‘天棘’作‘颠柳’,高秀实云:‘天棘,天门冬也。’当以秀实之言为正。颠、天声相近,又酷似青丝。又江南徐铉家本云:‘天棘蔓青丝。’若蔓生如青丝,尤见是天门冬。”[44]吴聿《观林诗话》也有类似的说法:“杜诗云:‘江莲摇白羽,天棘梦青丝。’世不晓其用梦字,余考之,盖蔓字讹而为梦耳。何逊《王孙游》‘日碧草蔓丝’是也。天棘,天门冬也,如蘹香而蔓生。或以为柳,误矣。”[45]唯独吴可《藏海诗话》的观点颇近《冷斋夜话》:“徐师川(俯)云:‘工部有“江莲摇白羽,天棘梦青丝”之句,于江莲而言摇白羽,乃见莲而思扇也。盖古有以白羽为扇者。是诗之作,以时考之,乃夏日故也。于天棘言梦青丝,乃见柳而思马也。盖古有以青丝络马者。’庾信《柳枝词》云:‘空余白雪鹅毛下,无复青丝马尾垂。’又子美《骢马行》云:‘青丝络头为君老。’此诗后复用支遁事,则见柳思马,形于梦寐,审矣。东坡欲易‘梦’为‘弄’,恐未然也。”[46]

《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九《纪实门下》全引此条,“王仲正”作“王仲至”,“老杜诗”后增“曰”字,夺“非烟非雨”四字,夺“曾见于一小说,今忘之”九字,“天门冬”前夺“天棘”二字,“名”作“曰”。[47]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八《杜少陵三》全引此条,“王仲正言”作“王仲至言”,后夺“老杜诗”三字,“雨”作“雾”,“见”后夺“于”字,“忘之”后增“矣”字,“高秀实曰”作“高秀实云”,“一名颠棘,非天棘也”作“见《本草》,其枝蔓延,疑蔓字也,非梦青丝也。然《本草》:天门冬,一名巅棘”,“王元之诗”后夺“曰”字,“舞”作“蔓”。又引《学林新编》云:“‘天棘蔓青丝’,今改‘蔓’为‘梦’,盖天门冬亦名天棘,其苗蔓生,好缠竹木上,叶细如青丝,寺院庭槛中多植之,可观。后人既改‘蔓’为‘梦’,又释天棘为柳,皆非也。”胡仔以按语的形式评论上述观点:“余按《本草》载《抱朴子》云:‘天门冬或名巅棘。’即不云或名天棘,《冷斋》《学林》二说,遂以天棘为天门冬,何也?其引王元之诗云:‘天棘蔓金丝’,又以天棘为柳,不知亦何所据邪?《少陵诗总目》云:‘天棘梦青丝之句,最疑学者。’或曰梵语名柳为天棘。又近传号东坡《杜诗事实》一篇,更以王逸少诗云‘湖上春风舞天棘’为证,因悟‘梦’字乃由‘舞’字之讹缺,况以上句考之,正应用一草木为对偶,非有奥义也。”[48]由是可知,“王仲正”为“王仲至”之误,至于“天棘”疑义,众说纷纭,尚待更有力的证据。

10.老杜诗曰:“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今误作“波浩荡”,非唯无气味,亦分外闲置“波”字。舒王曰:“道人北山来,问松我东冈。举手指屋脊,云今如许长。”今误作“问松栽东冈”,与“波浩荡”当并按也。(《冷斋夜话》卷四《诗误字》)

此条所引,《杜诗详注》卷一作《奉赠(<杜臆>作呈)韦左丞丈(济)二十二韵》,“没”下注“一作波”。注云:“《东坡志林》:子美‘白鸥没浩荡’,言灭没于烟波间耳。宋敏求谓鸥不解没,该作波字,便觉神气索然。今按《易林》:‘凫游江海,没行千里。’此没字所本。”[49]吴可《藏海诗话》疑似引此:“‘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没’若作‘波’字,则失一篇之意。如鸥之出没万里,浩荡而去,其气可知。又‘没’字当是一篇暗关锁也,盖此诗只论浮沉耳。今人诗不及古人处,惟是做不成。”[50]

《诗话总龟》前集卷五十《琢句门》全引此条,所涉杜甫部分,“亦”后夺“分外”二字。[51]《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有两处涉及此条。一是卷三《五柳先生上》引此条前半部分,胡仔以按语的形式提出批评:“《冷斋》以‘没’字易‘浩’字,其理全不通。浩荡谓烟波也,今云‘波没荡’,亦不成语,此言无足取。”[52]其实,《冷斋夜话》原文为“白鸥没浩荡”,而《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误引为“白鸥波没荡”,其结论自然是站不住脚的。二是卷三十四《半山老人二》引此条后半部分。[53]

11.句法欲老健有英气,当间用方俗言为妙。如奇男子行人群中,自然有颖脱不可干之韵。老杜《八仙诗》,序李太白曰“天子呼来不上船”,“船”,方俗言也,所谓襟纽是也。“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川峡路人家多供事乌蛮鬼,以临江故顿顿食黄鱼耳。俗人不解,便作养畜字读,遂使沈存中自差乌鬼为鸬鹚也。“夜阑更秉烛,相对疑梦寐”,更互秉烛照之,恐尚是梦也。作“更”字读,则失其意甚矣。山谷每笑之,如所谓“一霎社公雨,数番花信风”之类是也。江左风流,久已零落,士大夫人品不高,故奇韵灭绝。东晋韵人胜士最多,皆无出谢安石之右,烟飞空翠之间,乃携娉婷登临之。与夫雪夜访山阴故人,兴尽而返;下马据胡床,作三弄而去者异矣。(《冷斋夜话》卷四《诗用方言》)

此条所引三首,《八仙诗》,《杜诗详注》卷二作《饮中八仙歌》,文字均同。注云:“范传正《李白新墓碑》:玄宗泛白莲池,公不在宴。皇欢既洽,召公作序。时公已被酒翰苑中,命高将军扶以登舟。又云:钱(谦益)笺:被酒不能上船,故须扶掖登舟,非竟不上船也。旧注以船为衣领,不上船是披襟见帝,大谬。”[54]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三[55]所引近此,而与《冷斋夜话》正好相反。第二首,《杜诗详注》卷二十作《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其一,文字均同。注云:“《蔡宽夫诗话》:元微之《江陵》诗:病赛乌称鬼,巫占瓦代龟。自注云:‘南人染病,竞赛乌鬼,楚巫列肆,悉卖龟卜。’乌鬼之名见于此。巴、楚间,常有杀人祭鬼者,曰乌野七神头,则乌鬼乃所事神名耳。或云养字,乃赛字之误,理或然也。邵伯温《闻见录》:夔峡之人,岁正月,十百为曹,设牲酒于田间,已而众操兵大噪,谓之养乌鬼。长老言地近乌蛮战场,多与人为厉,用以禳之。《艺苑雌黄》谓乌蛮鬼。按:乌鬼,别有三说:《漫叟诗话》以猪为乌鬼;《梦溪笔谈》以鸬鹚为乌鬼;《山谷别集》以乌鸦献神为乌鬼。今以蔡、邵二说为正。”[56]黄彻《䂬溪诗话》卷八所引近于《蔡宽夫诗话》,力证乌鬼非鸬鹚[57]。可与此条互参。第三首,《杜诗详注》卷五作《羌村三首》其一,“疑”作“如”。注云:“陆放翁(游)云:夜深宜睡而复秉烛,见久客喜归之意。《冷斋》读平声,谓更换执烛,未然。”[58]两书意思不同,均可备一说。

《王直方诗话·杜诗用方言》所引此条自“老杜《八仙诗》”至“鸬鹚也”,“李太白”后夺“曰”字,“不上船”后增“自称臣是酒中仙”七字,“方俗言”作“方言”,“襟纽是也”作“襟纽是已”,后增“杜诗又有云”五字,“人家”作“民”,“便作养畜”作“作畜养”,“自差”作“自解以”。[59]

《诗话总龟》前集卷九《评论门五》全引此条,“方俗言”均作“方言”,“奇男子”前夺“如”字,“干”后增“犯”字,“人家”作“民”,“自差”后增“以”字,“夜阑”前增“诗云”二字,“疑”作“如”,“恐”后夺“尚”字,“失其意”作“失意”,“笑之”作“用之”,后夺“如”字,“花信风”后夺“之类”二字,“奇韵灭绝”作“音韵绝灭”,“胜士”后夺“最多”与“皆”三字,“飞”作“霏”,“空翠”后夺“之”字,“登”后夺“临”字,“三弄”前夺“作”字。[60]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共有三处涉及此条,一是卷十一《杜少陵六》论述“天子呼来不上船”,两说并存,既引范传正《李太白墓碑》,“恐少陵用此事”,又“或云蜀人呼衣襟纫为船,有以见太白醉甚,虽见天子,披襟自若,其真率之至也”。[61]二是卷十二《杜少陵七》论述“家家养乌鬼”,胡仔以按语的形式评述:“余观诸公诗话,其说盖有四焉。《漫叟诗话》以猪为乌鬼,《蔡宽夫诗话》以乌野神为乌鬼,《冷斋夜话》以乌蛮鬼为乌鬼,沈存中(括)《笔谈》《缃素杂记》以鸬鹚为乌鬼,今具载其说焉。所引《漫叟诗话》云:予崇宁间往兴国军,太守杨鼎臣字汉杰,一日约饭乡味,作蒸猪头肉,因谓予曰:川人嗜此肉,家家养猪,杜诗所谓家家养乌鬼是也。每呼猪则作乌鬼声,故号猪为乌鬼。”所引《蔡宽夫诗话》颇近《杜诗详注》。所引《冷斋夜话》自“川峡”至“鸬鹚也”,“人家”作“民”,“自差”作“白差”。所引沈存中《笔谈》云:“士人刘克博观异书,杜诗有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世之说者,皆谓夔、峡间至今有鬼户,乃夷人也,其主谓之鬼,然不闻有乌鬼之说。又鬼户者,夷人所称,又非人家所养。克乃按《夔州图经》,称峡中人以鸬鹚绳系其颈,使之捕鱼,得鱼则倒提出之,至今如此。予在蜀中见人家养鸬鹚,使捕鱼,信然,但不知谓之乌鬼耳。”《缃素杂记》重申此论。《东斋记事》虽详细记述鸬鹚情状,“然范蜀公(镇)亦不知鸬鹚乃杜诗所谓乌鬼也”。胡仔的结论是:“余尝细考四说,谓鸬鹚为乌鬼是也,其谓猪与乌野神、乌蛮鬼为乌鬼者,非也。余官建安,因事至北苑焙茶,扁舟而归,中途见数渔舟,每舟用鸬鹚五六,以绳系其足,放入水底捕鱼,徐引出,取其鱼。目睹其事,益可验矣。”[62]诸家以自己的见闻为证,各持己见,莫衷一是。三是卷六《杜少陵一》论述“夜阑更秉烛”,所引此条“疑”作“如”。[63]

《诗林广记》前集卷二杜甫《羌村》“疑”作“如”,所引此条“更互”作“言更相”,“作更字读”作“更字当作平声读,若作侧声读”,“其意”后夺“甚”字。[64]

12.智觉禅师,住雪窦之中岩,尝作诗曰:“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半夜灯。此境此时谁得意,白云深处坐禅僧。”诗语未工,而其气韵无一点尘埃。予尝客新吴车轮峰之下,晓起临高阁,窥残月,闻猿声,诵此句大笑,栖鸟惊飞。又尝自朱崖还琼山,渡藤桥,千万峰之间,闻其声类车轮峰下时,而一笑不可得也,但觉此诗字字是愁耳。老杜诗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良然,真佳句也。亲证其事,然后知其工也。(《冷斋夜话》卷六《诵智觉禅师诗》)

此条所引,《杜诗详注》卷四作《春望》,文字均同。注引司马温公(光)曰:“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近世唯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春望》诗‘国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城春草木深’,明无人迹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他皆类此。”[65]可与此条互参。

诸家均未引此条,然则《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杜少陵一》[66]、《诗人玉屑》卷六《命意·思而得之》[67]、《诗林广记》前集卷二杜甫《春望》[68]等所引迂叟(司马光)《(温公续)诗话》均颇近《杜诗详注》。

13.《寒食月》: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象颦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此杜子美诗也。其法颔联虽不拘对偶,疑非声律。然破题引韵已的对矣。谓之偷春格,言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天厨禁脔》卷上《近体三种颔联法》)

此条所引《寒食月》,《杜诗详注》卷四作《一百五日夜对月》,标题下注云:“《杜臆》:诗题不云寒食对月,而云一百五日,盖公以去年冬至,弃妻出门,今计其日,见离家已久也。《荆楚岁时记》: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注:据历,合在清明前二日。”“斫却”下注“顾陶本作折尽”,“颦”下注“旧作,非”,“青蛾”下注“晋作娥,非”。又云:“此诗,人惊其出语之奇,不知其布局之整。”又云:“《梦溪笔谈》:此诗次联,不拘对偶,疑非律体。然起二句,明系对举,谓之偷春格,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罗大经曰:太白诗:‘划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子美诗:‘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二公所以为诗人冠冕者,胸襟阔大故也,此皆自然流出,不假安排。”又云:“此诗一二对起,三四散承,用偷春格也,初唐人常有之。”[69]可与此条互参。

《诗人玉屑》卷二《诗体下·偷春体》引此条,顺序是先评论后引诗,“破题”后夺“引韵”二字,“颦”作“”。[70]

14.《题省中院壁》:掖垣竹埤梧十寻,洞门对雪常阴阴。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腐儒衰晚谬通籍,退食迟回违寸心。衮职曾无一字补,许身愧比双南金。《卜居》: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对沉浮。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二诗子美作,皆于引韵便失粘。既失粘,则若不拘声律。然其对偶时精到,谓之“骨含苏李体”。(《天厨禁脔》卷上《江左体》)

此条所引两首,《题省中院壁》,《杜诗详注》卷六作《题省中壁》,“雪”作“霤”,下注“旧作雪,《(杜诗)正异》定作霤”。注云:“杜定功曰:对霤作对雪,此传写之误耳。左思《吴都赋》:玉堂对霤,石室相距。是诗有落花游丝、鸣鸠乳燕,此时不宜有雪。《礼记注》:堂前有承霤。《说文》:霤,屋水流也。伪苏注引山谷云:唐省中青壁画雪。此不足信。”又云:“杜公夔州七律有间用拗体者,王右仲(嗣奭)谓皆失意遣怀之作,今观《题壁》一章,亦用此体,在将去谏院之前,知王说良是。王世懋云:七律之有拗体,即诗中之变风变雅也。说正相合。”[71]《卜居》,见于《杜诗详注》卷九,“流”作“溪”,下注“一作之,一作流”,“山阴上”作“山阴入”,下注“一作上”。[72]可与此条互参。

《诗人玉屑》卷二《诗体下·江左体》引此条,顺序是先评论后引诗,并略去《题省中壁》,“精到”作“特精”,后夺“则”字。[73]

15.《巳师茆斋》: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山寺》: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九日》:竹叶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子美诗。“麝香”,小鹿子也。“石竹”,野花之微弱丛,薄薄而纤短者。其事隐而相滥,故注其诗者曰:麝香,鹿也。天棘,柳也。青丝、白羽比物也。竹叶,酒名也。江莲、黄菊,皆称体之名,世所共识。而对以异名,则是句法之病。虽是病,然施之于“寒松格”,则不害为好。所谓“寒松病枝”,唐昼公名之。(《天厨禁脔》卷上《诗有四种势·寒松病枝》)

此条所引三首,《巳师茆斋》已见《冷斋夜话》卷四《天棘梦青丝》。《山寺》,见于《杜诗详注》卷七,文字均同。[74]《九日》,《杜诗详注》卷二十作《九日五首》其一,“与人”作“于人”,注云:“张衡《七辩》:玄酒白醴,葡萄竹叶。张华《轻薄篇》:苍梧竹叶青,宜城九酝酒。洙曰:竹叶,酒名也。”[75]

《诗人玉屑》虽未引此条,但有两处涉及这个问题,一是卷二《诗体上》引《九日五首》其一为“借对”诗例,“与人”作“于人”。[76]二是卷七《属对·陵阳谓对偶不必拘绳墨》:“尝与公论对偶,如‘刚肠欺竹叶,衰鬓怯菱花’,以镜名对酒名,虽为亲切,至如杜子美云:‘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直以菊花对竹叶,便萧散不为绳墨所窘。”[77]可与此条互参。

16.《春日曲江》: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春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春日》,杜子美作。“寻常”,七尺为寻,八尺为常。此谓“贤鄙同笑”,谓其贤愚读之,皆意解而爱敬之也。以贤者知其用事所从出,而愚者不知,不知犹为好也。此秦少游名之。(《天厨禁脔》卷上《诗有四种势·贤鄙同笑》)

此条所引《春日曲江》,《杜诗详注》卷六作《曲江二首》其二,“见”下注“一作舞”,“款款”下注“一作缓缓”。注云:“孔融诗:归家酒债多,门客粲成行。旧注:孙权之叔济,嗜酒不治产业,尝曰:‘寻常行坐处,欠人酒债,欲质此缊袍偿之。’考《吴志》初无此事。《韩非子》:‘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镒,盗跖不搏。’《淮南子》:‘寻常之溪,灌千顷之泽。’《贾谊传》:‘彼寻常之污渎兮。’皆与数目相对。(黄)鹤注:应劭曰:八尺曰寻,倍寻曰常,故对七十。然《江南逢李龟年》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又未尝拘以数对矣。”[78]关于“寻常”的数目,似与此条有异。

17.《秋兴》:“红稻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又: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又:“林下听经秋苑鹿,溪边扫叶夕阳僧。”前子美作,次舒王作,次郑谷作。然是三种错综,以事不错综则不成文章。若平直叙之,则曰“鹦鹉啄残红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而以“红稻”于上,以“凤凰”于下者,错综之也。言“缲成”则知白雪为丝,言“割尽”则知黄云为麦也。(《天厨禁脔》卷上《错综句法》)

此条所引《秋兴》,《杜诗详注》卷十七作《秋兴八首》其八,“红稻”作“香稻”,下注“《草堂》本作红豆,一作红稻,一作红饭”,“残”下注“一作余”。注云:“《唐解》:赵注以香稻一联为倒装法,诗意本谓香稻则鹦鹉啄余之粒,碧梧乃凤凰栖老之枝,盖举鹦、凤以形容二物之美,非实事也。若云‘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则实有凤凰、鹦鹉矣。”又云:“钱笺:沈括《笔谈》及洪兴祖《楚辞补注》并作‘红豆啄余鹦鹉粒’,当以《草堂》本为正。”[79]

《诗话总龟》前集卷五《评论门一》未引此条而评述此诗:“杜子美诗云:‘红豆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此语反而意奇。”[80]《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长短句》引《漫叟诗话》云:“前人评杜诗云:‘红豆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若云‘鹦鹉啄残红豆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便不是好句。”[81]

《诗人玉屑》卷三《句法·错综句法》全引此条,“秋兴”作“老杜云”,“又”分别作“舒王云”和“郑谷云”,“溪边”作“江边”,夺“前子美作,次舒王作,次郑谷作,然是三种错综”十八字,“以红稻”前夺“而”字。[82]然则所注出处为《冷斋夜话》,非是。《诗林广记》后集卷八秦观《睡足轩》所引颇近《诗人玉屑》,连误注出处亦同,仅“秋兴”作“老杜诗云”,第一个“又”作“荆公云”,“溪边”未变,“直”前夺“平”字。[83]

18.“若不得流水,还应过别山”者,题野烧也。“严霜百草白,深院一株青”者,题小松也。前人以为工,但是题其意尔,非能状其体态也。如子美题雨,则曰“紫崖奔处黑,白鸟去边明”。乐天赋琵琶,则曰“银瓶忽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又曰“四弦一声如裂帛”。此皆能曲尽万物之情状。若雨、若音声,其不可把玩如石火电光,非人之才力能揽取之。然此但得其情状,非能写其不传之妙哉。如山谷《题芦雁图》则妙绝。曰:“惠崇烟雨芦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傍人谓是丹青。”(《天厨禁脔》卷中《赋题法》)

此条所引,《杜诗详注》卷二十作《雨四首》其一,文字均同。注云:“顾(宸)注谓云奔之处,紫崖便黑;云去之边,白鸟还明。奔去,指云,作倒装句。”[84]

19.《野外》: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送路六侍御入朝》: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三诗皆子美作也。妻比臣,夫比君,棋局,直道也。针合直而敲曲之,言老臣以直道成帝业,而幼君坏其法。稚子,比幼君也。针、绵,色红白而适用。朝廷用真材,天下福也。而真材者忠正,小人谄谀似忠,诈奸似正,故为子美所不分而憎之也。小人之愚弄朝廷,贤人君子不见其成败则已,如眼见其败,亦不能不为之叹息耳。故曰“可忍醒时雨打稀”。(《天厨禁脔》卷中《比兴法》)

此条所引三首,《野外》,《杜诗详注》卷九作《江村》,“为”下注“一作成”。注云:“妻、子二句,见老少各得。盖多年匍匐,至此始得少休也。”又云:“王介甫(安石)《悼鄞江隐士王致》诗云:‘老妻稻下收遗棅,稚子松间拾堕樵。’二语本此。杜能说出旅居闲适之情,王能说出高人隐逸之致,句同意异,各见工妙。”[85]《送路六侍御入朝》,见于《杜诗详注》卷十二,“分”下注“一作忿”,“胜”作“似”,“于”下注“一作如”。注云:“张注:花柳,春色可爱者,忽然可恼,以其触忤愁人,直到酒边也。”[86]《绝句》,《杜诗详注》卷十一作《三绝句》其一,“风吹”下注“一作春风”,“可”作“何”,下注“一作可”。注云:“此咏楸花也,一见花开,旋忧花落,有《庄子》方生方死意。”[87]释义均与此条有异。

20.杜子美诗,言山间野外,意在讥刺风俗。如《三绝句》诗曰:“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言后进爆贵,可荣观也。“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言其恩重才薄,眼见其零落,不若未受恩眷之时。雨比天恩,以雨多,故致花易坏也。“门外鸬鹚久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言贪利小人,畏君子之讥其短也。“自今以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言君子以义养正,瑜瑾匿瑕,山薮藏疾,不发其恶。而小人未革面,谄谀不能愧耻也。“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会须上番看成竹,客到从嗔不出迎。”言唯守道为岁寒也。(《天厨禁脔》卷中《遗音句法》)

此条所引《三绝句》,《杜诗详注》卷十一作三首,其一,“楸”下注“一作春”,余见《天厨禁脔》卷中《比兴法》。其二,“久”作“去”,下注“一作久”,“以后”作“已后”。注云:“此咏鸬鹚也。物本异类,视若同群,有《列子》海翁狎鸥意。”其三,“到”作“至”。注云:“此咏春笋也。杜门谢人,护笋成竹,有圣人对时育物意。”[88]释义与此条有异。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四《张天觉(商英)》全引此条,“野外”后增“事”字,“曰”前夺“诗”字,“才”作“材”,“比”前夺“雨”字,“以后”作“已后”,“以义”作“蒙以”,“瑜瑾”作“瑾瑜”,“不能”作“不知”,“到”作“至”。胡仔对此的评论是:“觉范旧游天觉之门,宜其论诗之相似也。余谓论诗若此,皆非知诗者。善乎山谷之言曰:‘彼喜穿凿者,弃其大旨,取其发兴,于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鱼虫,以为物物皆有所托,如世间商度隐语者,则诗委地矣。’”[89]《诗人玉屑》卷九《托物·托物》所引近于《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仅“爆”作“暴”,“恩眷”后夺“之”字,“雨比”“以后”未变,亦引胡仔的评论。[90]

《诗林广记》前集卷二杜甫《绝句三首》“自今以后”作“从今已后”,“到”作“至”。所引此条被分置于三首诗之下,颇近《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仅“子美”前夺“杜”字,“在”作“盖”,“才”和“雨比”未变,第二个“小人”前夺“而”字。不过,此处另有按语评论:“论诗若此,亦犯山谷穿凿之戒。洪驹父有云:‘尝见一老书生,忘其姓名,自言评老杜诗。取而观之,注“纨裤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云:“冠,上服,本乎天者亲上,故称冠,譬之君子。裤,下服,本乎地者亲下,故举裤,譬之小人。”虽不为无理,然穿凿可笑也。’”[91]可与《天厨禁脔》卷中《比兴法》互参,但诸家均不认同此种解诗之法。

21.“行”者词之遣无所留碍,如云行水流,曲折溶曳,而不为声律语句所拘。但于古诗句法中得增辞语耳。如杜甫《丽人行》《贫交行》《兵车行》。《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秾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犀箸压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丝络送八珍。萧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蘋,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天厨禁脔》卷中《遗音句法》)

此条所引三首,《丽人行》,见于《杜诗详注》卷二,“秾”作“浓”,“绣”下注“一作画”,“照”下注“《(文苑)英华》作朝”,“微”下注“《英华》作为”,“”下注“《英华》作匌”,“背”下注“一作身”,“衱”下注“一作襻,《英华》作枝”,“峰”下注“一作珍”,“水晶”作“水精”,“压饫”作“厌饫”,“空”下注“一作坐”,“丝络”作“络绎”,下注“《英华》作丝络”,“萧鼓”作“箫管”,下注“一作鼓”,“杂”下注“一作合”,“轩”下注“一作道”,“入”下注“一作立”,“势”下注“一作世”,“近”下注“《英华》作向”。注云:“周敬曰:铺叙得体,气脉条畅,的从古乐府摹出,另成少陵乐府。”[92]《贫交行》,见于《杜诗详注》卷二,文字均同,注云:“《杜臆》:作行止此四句,语短而恨长,亦唐人所绝少者。”[93]《兵车行》,见于《杜诗详注》卷二,“拦道”下注“一作桥”,“还”下注“《英华》作犹”,“庭”下注“《英华》作庭,一作亭”,“武”下注“一作我”,“关”下注“一作陇”,“未休关西卒”句下注“一云:役夫心益愤,如今纵得休,还为陇西卒”,“县官急索租”句下注“《草堂》本作县官云急索”,“犹是”作“犹得”,“生男”下注“一作儿”,“雨湿声”下注“一作悲”。注云:“海宁周甸曰:少陵值唐运中衰,其音响节奏,骎骎乎变风变雅,与骚同功。”又引胡应麟曰:“少陵不效四言,不仿《离骚》,不用乐府旧题,是此老胸中壁处。然风、骚、乐府遗意,杜往往得之。”[94]

22.“歌”者亦古诗之流,但有卓绝之事,可以歌咏者,至节要处,任其词为抑扬之语。如杜甫《醉时歌》《乐游园歌》《山水障歌》。《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用何。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清夜沈沈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先生早赋皈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乐游园歌》:乐游古园萃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公子华筵势最高,秦川对酒平如掌。长生木瓢示真率,更调鞍马往劝赏。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甲城仗。阊阖晴开映荡荡,曲江翠幕排银榜。拂水低回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先悲。数茎白发那抛得,百罚深杯亦不辞。圣朝亦知贱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闻君扫却赤县图,乘兴遣画沧洲趣。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岂但祁岳与郑虔,笔迹远过杨契丹。得非玄圃裂,无乃潇湘翻。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反思前夜风雨急,乃是满城鬼神入。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野亭春还杂花远,渔翁瞑踏孤舟立。沧浪水深青冥阔,欹岸侧岛秋毫末。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班竹临江活。刘侯天机精,爱画入骨髓。自有两儿郎,挥洒亦莫比。大儿聪明到,能添老树巅崖里。小儿心孔开,貌得山僧及童子。若耶溪,云门寺,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天厨禁脔》卷中《遗音句法》)

此条所引三首,《醉时歌》,见于《杜诗详注》卷三,标题下原注“赠广文馆博士郑虔”。“台”下注“一作华”,“有才”下注“一作文”,“坎坷”作“坎轲”,下注“一作”,“人更”下注“一作见”,“窄”下注“一作穴”,“襟”下注“《英华》同,一作衾”,“痛饮真”下注“一作直”,“灯”下注“一作檐”,“檐”下注“一作灯”,“高歌有”下注“一作感”,“皈”作“归”,“孔丘”下注“当作尼父”。注云:“卢世曰:《醉时歌》纯是天纵,不知其然而然,允矣高歌有鬼神也。”[95]《乐游园歌》,见于《杜诗详注》卷二,标题下注“《英华》题作《晦日贺兰杨长史筵醉歌》”,“示”下注“《英华》作乐”,“往”作“狂”,下注“一作雄”,“劝赏”作“欢赏”,“雷霆甲”作“夹”,下注“一作甲”,“映”作“詄”,下注“旧作昳,赵定作詄,《英华》同”,“罚”下注“一作刻”,“深杯亦”作“辞”,下注“从《英华》,一作亦”,“圣朝亦”下注“一作已,一作但”,“一物自”作“但”,下注“从《英华》,一作自”,“慈”下注“一作私”。[96]《奉先刘少府(单)新画山水障歌》,见于《杜诗详注》卷四,“堂上”下注“一作中”,“江山”下注“一作山川”,“裂”下注“一作坼”,“乃是”中注“一作恐”,“满”作“蒲”,下注“黄作满”,“瞑”作“暝”,“沧浪水深青冥阔”作“沧浪水深青溟阔”,下注“《英华》作沧浪之水清且阔”,“欹岸侧岛”下注“《英华》作欹峰侧岸”,“班竹”作“斑竹”,“胡”下注“一作何”。注云:“杨诚斋(万里)曰:诗有惊人句,如《山水障》云:‘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是也。”又云:“王嗣奭曰:画有六法,气韵生动第一,骨法用笔次之。杜以画法为诗法,通篇字字跳跃,天机盎然,此其气韵也。如‘堂上不合生枫树’,突然而起,已而忽入满城风雨,已而忽入两儿挥洒,飞腾顿挫,不知所自来,此其骨法也。至末因貌得山僧,忽转到若耶云门,青鞋布袜,阕然而止。总得画法经营之妙,而篇中最得画家三昧,尤在‘元气淋漓障犹湿’一语。试一想像,此画至今在目,诗中有画,信然。”[97]可与此条互参。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六《杜子美二》未引此条而论及《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彦周诗话》云:画山水诗,少陵数首,无人可继者,惟荆公《观燕公山水》诗前六句,东坡《烟江叠嶂图》一诗差近之。”胡仔以按语的形式评论:“少陵题画山水数诗,其间古风二篇,尤为超绝。荆公、东坡二诗,悉录于左,时时哦之,以快滞懑。”所引《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瞑”作“暝”,“冥”作“溟”,“班竹”作“斑竹”,“若耶”作“若邪”,“胡为”作“何为”。[98]

《诗人玉屑》虽未引此条,但有两处涉及这个问题,一是卷三《句法·诚斋论惊人句》:“诗有惊人句,杜《山水障》:‘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又:‘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99]《诗林广记》前集卷五韩愈《古意》所附白居易《月中桂》所引颇近《诗人玉屑》,仅“杜《山水障》”作“又如杜子美《山水障歌》”,前增“乐天此诗是也”六字。[100]二是卷十四《草堂·画山水诗》引《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所引《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瞑”作“暝”,“冥”作“溟”,“班竹”作“斑竹”,“巅”作“颠”。[101]然则把胡仔的按语亦归入《彦周诗话》,非是。

23.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层冰裂。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杜子美《高都护骢马》诗,前换三韵,皆四句兼平侧韵相间,及将断,即折四句为两韵。若不尔,便不合格。今人信意换韵者,不知此也。(《天厨禁脔》卷下《换韵杀断法》)

此条所引《高都护骢马》,《杜诗详注》卷二作《高都护(仙芝)骢马行》,“飘飘”下注“一作飖”,“腕”下注“一作踠”,“层”作“曾”,下注“同层”。[102]

24.“曲江萧条秋风高,芰荷枯折随风涛,游子空嗟垂二毛。白石素沙亦相荡,哀鸿独叫求其曹。”“即事非今亦非古,长歌激越捎林莽,比屋豪花固难数。吾人甘作心似灰,弟侄何伤泪如雨。”“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格即事遣兴可作。如题物、赠送之类,皆不可用。(《天厨禁脔》卷下《子美五句法》)

此条所引,《杜诗详注》卷二作《曲江三章章五句》其一、其二、其三,标题下注云:“此诗三章,旧注皆云至德二载(757)公陷贼中时作。按:诗旨乃自叹失意,初无忧乱之词,当是天宝十一载(752)献赋不遇后,有感而作。”“秋风”作“秋气”,“芰荷”作“菱荷”。注云:“《杜臆》:即事吟诗,体杂古今。其五句成章,有似古体,七言成句,又似今体。”又云:“王嗣奭曰:此公学三百篇,遗貌而传神者也,观命题可见,而自谓非今非古,意可知矣。尝谓公此诗学三百,《七歌》学《离骚》,《新安吏》诸作学古乐府,俱自开堂奥,不肯优孟古人。”又云:“卢世曰:《曲江》三章,塌翼惊呼,忽遨天际。国风之后,又续国风。”[103]可与此条互参。

《诗人玉屑》卷二《诗体下·五句法》全引此条,只是先论述后诗例,“皆”作“则”,“秋风”作“秋气”,“激越捎”作“激烈梢”,夺第三首。[104]

25.“高马勿唾面,长鱼无损鳞。辱马马毛焦,损鱼鱼有神。君看磊落士,不敢易其身。”“荡荡万斛船,影若扬白虹。起樯必推牛,挂席集众功。自非风动天,莫置大水中。”“烈子恶多门,小人自同调。名利苟可取,杀身傍权要。何当官曹清,尔辈堪一笑。”此句含讥刺,有谓而作。若法之,但作放言遣兴,不可寄赠。(《天厨禁脔》卷下《杜甫六句法》)

此条所引,《杜诗详注》卷十四作《三韵三篇》其一、其二、其三,标题下注云:“鹤注:此当是永泰元年(765)作,时代宗信任元载、鱼朝恩,而士之变节者,争出其门。二人在广德(763—764)、永泰(765—766)间,其权特盛,详玩末章,其意显然矣。”“唾”作“捶”,下注“一作唾”,“损鱼”作“困鱼”,“不敢”作“不肯”。“扬”下注“一作摇”,“推”作“椎”。“烈子”作“烈士”,中注“一作列”。注云:“申涵光曰:三韵三篇,甚古悍。”又云:“此为当时趋炎附势者发,语多讽刺。”[105]可与此条互参。

《诗人玉屑》卷二《诗体下·六句法》先论述“此法但可放言遣兴,不可寄赠”,然后引此诗第三首,“烈子”作“烈士”,夺前两首,并且把从杜诗中归纳出来的“杜甫六句法”改称为“六句法”,且把杜诗和黄庭坚诗变成了并列关系,侧重点已有移位。[106]

26.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巾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此杜甫作《八仙歌》。凡押两“天”字,两“眠”字,两“船”字,三“前”字,唯平头韵可重押。若或侧韵,则不可押。(《天厨禁脔》卷下《四平头韵法》)

此条所引《八仙歌》,《杜诗详注》卷二作《饮中八仙歌》,所引李白部分,已见《冷斋夜话》卷四《诗用方言》,“逢”下注“一作见”,“世”作“避”,下注“旧本作世,《邵氏闻见录》作避”,“巾”作“帽”。注云:“蔡絛《西清诗话》:此歌‘眠’字、‘天’字再押,前字三押,古未见其体。叔父叔度云:歌分八篇,人人各异,虽重押韵无害,亦周诗分章之意也。”又云:“唐汝询曰:柏梁诗,人各说一句;八仙歌,人各记一章,特变其体耳,重韵何害。”又云:“《容斋随笔》曰:此诗乐圣避贤,乃引李适之诗语。别本误以‘避贤’为‘世贤’,绝无意义。”[107]可与此条互参。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七《韩吏部中》未引此条而论述了这个问题:“《学林新编》云:杜子美《饮中八仙歌》曰‘知章骑马似乘船’,又曰‘天子呼来不上船’;一曰‘眼花落井水底眠’,又曰‘长安市上酒家眠’;一曰‘汝阳三斗始朝天’,又曰‘举觞白眼望青天’;一曰‘皎如玉树临风前’,又曰‘苏晋长斋绣佛前’,又曰‘脱帽露顶王公前’,此歌三十二句,而押二船字、二眠字、二天字、三前字。近时论诗者曰:‘此歌一首是八段,不嫌于重用韵也。’某案:子美此歌,以《饮中八仙歌》五字为题,则是一歌也。此歌首尾于船字韵中押,未尝移别韵,则非分为八段。盖子美古律诗重用韵者亦多,况于歌乎?……其余诗人,如此叠用韵者甚多,不可具举,意到即押耳,奚独于《饮中八仙歌》而致怪邪?子瞻《送江公著》诗曰‘忽忆钓台归洗耳’,又曰‘亦念人生行乐耳’,自注曰:‘二耳义不同,故得重用。’盖子瞻自不必注。”又引《西清诗话》所言,然所注出处为“山谷曰”,未知孰是。[108]

27.“陆机二十作《文赋》。”又曰:“看射猛虎终残年。”此略提其事之因,不声其所以然。若此者,多如排布用事,非高才博学者莫能也。(《天厨禁脔》卷下《窠因用事法》)

此条所引两首,第一首,《杜诗详注》卷三作《醉歌行》,标题下注:“原注:别从侄勤落第归。”文字均同,注云:“臧荣绪《晋书》:陆机少袭父兵为牙门将军,年二十而吴灭,退临旧里,与弟云勤学。机妙解情理,心识文体,故作《文赋》。”[109]第二首,《杜诗详注》卷二作《曲江三章章五句》其三,已见《天厨禁脔》卷下《子美五句法》。文字均同,注云:“《汉(书)·李广传》:广屏居蓝田南山中,射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羽,视之,石也。广所居郡,闻有虎,常自射之。”[110]

28.《洗兵马》: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儿命在破竹中。只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蒲萄宫。(郭子仪时任朔方节度使,回纥送兵三千,助唐讨贼,赐宴于蒲萄东园中。)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成王功大心转小(乾元二年徙封叔为成王),郭相谋深古来少。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各有安巢鸟。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奈烟花绕。鹤驾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关中既留萧丞相,幕下复用张子房。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清河颂。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戏为双松图歌》: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松根胡僧憩寂寞,庬眉皓首无住着。偏袒右肩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重之不减锦绣段,已令拂拭光凌乱,请公放笔为直干。(《天厨禁脔》卷下《古诗奇丽之气》)

此条所引两首。《洗兵马》,《杜诗详注》卷六作《洗兵行》,标题下注“《杜臆》作行,旧作马”。“夜”下注“一作夕,一作日”,“胡儿”作“胡危”,“谋深”下注“一作谋猷,一作深谋”,“各有”作“觉有”,“巢”下注“一作枝”,“禁”下注“吴本作驾”,“奈”作“耐”,“楼”下注“一作蛇”,“势”下注“一作世”,“蒙”下注“一作象”,“解”下注“《西溪丛语》:善本作角”,“清河”下注“一云河清”。注云:“王嗣奭曰:此诗四转韵,一韵十二句,句兼排律,自成一体而笔力矫健,词气老苍,喜跃之意,浮动笔墨间。”又云:“唐汝询曰:《洗兵马》一篇,有典有则,雄浑阔大,足称唐雅。识者详味,当不在《老将行》下。”又云:“蔡絛曰:作诗者陶冶物情,体会光景,必贵乎自得。盖格有高下,才有分限,不可强致也。譬之秦武阳,气盖全燕,见秦王则战慄失色。淮南王安,好为神仙,谒帝犹轻其举止。此岂由素习哉?予谓少陵、太白,当险阻艰难,流离困踬,意欲卑而语未尝不高。至于罗隐、贯休辈,得意偏霸,夸雄逞奇,语欲高而意未尝不卑。乃知天禀自然,有不能易也。”[111]《戏为双松图歌》,《杜诗详注》卷九作《戏为韦偃(旧作戏韦偃为)双松图歌》,“古松”下注“一作树”,“垂”下注“一作随”,“庬”作“庞”,“东绢”中注“一作素”。注云:“《杜臆》:起二句语气平缓,忽接以绝笔长风二句,何等笔力!”又云:“《唐诗纪事》载汤文圭《九华雨吟》‘雷劈老松疑虎怒,雨冲阴洞觉龙腥’,与杜诗‘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造句奇峭,足以相当。”[112]可与此条互参。

29.《江畔独行寻花七绝句》:“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稠花乱蕊裹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谁能载酒开盆盏,唤取佳人舞绣筵。”“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更浅红。”“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天厨禁脔》卷下《古诗有醇釅之气》)

此条所引《江畔独行寻花七绝句》,《杜诗详注》卷十作《江畔(一作上)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一、其二、其三、其四、其五、其六、其七,“裹”下注“旧作畏,《正异》定作裹”,“实”下注“一云独”。“盆盏”作“金盏”,下注“一作锁”。“深红更”作“深红爱”,下注“晋作映,一作爱,一作与”。“欲”下注“一作肯”,“爱花即欲死”下注“一作看花即索死”,“叶”作“蕊”,下注“一作叶”。[113]

诸家均未引此条,然则《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四《杜少陵九》胡仔的评论涉及此诗第六首:“余纂集《丛话》,盖以子美之诗为宗,凡诸公之说,悉以采摭,仍存标目,各志所出,今更拾遗,类次为一,以便观览焉。《江畔独步寻花绝句》云:‘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齐鲁大臣二人,而史失其名,黄四娘者独何人哉?因托此诗,以得不朽,世间幸不幸类如此。”[114]由是可知杜诗在宋人心目中的地位及莫大影响。《诗林广记》前集卷二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仅引第六首,文字均同,并引胡仔按语的后半部分。[115]

30.真宗尝曲宴群臣于太清楼,君臣欢浃,谈笑无间(一云君臣欢笑无间),忽问廛沽尤佳者何处(一无尤字),中贵人奏有南仁和者,亟令进之,遍赐宴席。上亦颇爱,问其价,中贵人以实对。上遽问近臣曰:“唐酒价几何?”无能对者,唯丁晋公奏曰:“唐酒每升三十(一有钱字)。”上曰:“安知?”丁曰:“臣尝读杜甫诗曰:‘早来就饮一酒(一云早来相就饮一),恰有三百青铜钱。’是知一升三十钱。”上大喜曰:“甫之诗自可为一时之史。”(《玉壶诗话》)

此条所引,《杜诗详注》卷六作《逼侧(吴作仄)行赠毕四(一本无四字)曜》,标题下注云:“司马彪曰:逼侧,相逼也。一作《行》,诗中亦作。”“早来就饮一酒”作“速宜(一作径须)相就饮一斗”。注云:“远注:唐人以现钱为青钱。按张鷟文如万选青钱,则又非现之谓矣。”又云:“赵次公曰:真宗问近臣,唐酒价几何,众莫能对,丁谓奏曰:‘斗三百文。’帝问何以知之,丁引此诗以对,帝大喜曰:‘子美真可谓一代之史。’”又云:“黄鹤曰:按《(新)唐(书)·食货志》,唐初无酒禁。乾元二年(759),京师酒贵,肃宗以禀食方缺,乃禁京城酤酒。建中三年(782),置肆酿酒,斛收直三千。贞元二年(786),斗钱百五十。真宗问唐时酒价,丁晋公引此诗以对,丁盖知诗而未知史也。”又云:“《杜臆》:北齐卢思道尝云:长安酒钱,斗价三百。此诗酒价苦贵,乃实语。三百青钱,不过袭用成语耳。旧注不引卢说而引丁说,何也?又有引李白‘金陵(或为樽)美酒斗十千’之句,疑李杜同时,酒价顿异,岂知李亦袭用曹子建(植)诗成语也。酒有美恶,钱有贵贱,岂可为准。”[116]此说甚是。

周必大《二老堂诗话·唐酒价》也对此提出质疑:“昔人应急,谓唐之酒价,每斗三百,引杜诗:‘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为证。然白乐天为河南尹《自劝》绝句云:‘忆昔羁贫应举年,脱衣典酒曲江边。十千一斗犹赊饮,何况官供不著钱。’又古诗亦有:‘金樽美酒斗十千。’大抵诗人一时用事,未必实价也。”[117]此言甚为合理。

《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十《故事门》全引此条,“真宗”及“上”均作“章圣”,“宴群臣”前夺“曲”字,夺“君臣欢浃,谈笑无间”八字,“廛沽尤佳者何处”作“市店酒有佳者否”,“奏有南仁和者”作“对唯南仁和酒佳”,“进之,遍赐宴席”作“沽赐群臣”,夺“上亦颇爱,问其价,中贵人以实对”十三字,“上遽问”作“又问”,“唐酒”均作“唐时酒”,“价几何”前增“每升”二字,“能”作“有”,“每升三十”后增“钱”字,“安知”作“何以知之”,“丁曰”作“晋公曰”,“读”作“记”,“早来就饮一酒”作“速来相就饮一斗”,“甫之诗”作“杜甫诗”,“一时”作“一代”。[118]

通过对宋代僧人诗话所涉杜甫条的文献考辨可知,这些称引不仅从侧面展示了杜诗的风貌,而且呈现了宋人推崇杜甫的具体细节,成为分析阐释宋代杜诗经典地位形成的重要样本。

[1] [宋]苏轼著,[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卷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

[2] 6[9宋7]页旧。题彭乘辑撰,孔凡礼点校:《墨客挥犀》卷一,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82页。

[3] [宋]胡仔纂集,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

[4] 《56苕页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第124页。

[5] [宋]蔡正孙撰,常振国、降云点校:《诗林广记》前集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

[6] 8郭8绍页。虞:《宋诗话辑佚》卷下,台北:文泉阁出版社,1972年,第60页。

[7]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四,第232页。

[8] [宋]魏庆之编,王仲闻校勘:《诗人玉屑》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41页。

[9] 《宋诗话辑佚》附辑,第219页。

[10] [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147页。

[11]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第9页。

[12]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六,第43页。

[13] 《杜诗详注》卷九,第791页。

[14] [清]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7页。

[15] [宋]阮阅编,周本淳校点:《诗话总龟》前集卷二十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

[16] 《23苕6溪页。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二,第80页。

[17] 《诗林广记》前集卷二,第38页。

[18] 《杜诗详注》卷五,第395页。

[19] 《诗话总龟》前集卷二十一,第236页。

[20]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二,第77页。

[21] 《诗人玉屑》卷十一,第240页。

[22] [宋]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续笔》卷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39页。

[23] 《杜诗详注》卷三,第238页。

[24] 《历代诗话续编》,第229页。

[25] 《历代诗话续编》,第336页。

[26] 《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一,第130页。

[27]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九,第64页。

[28]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第16页。

[29] 《诗人玉屑》卷六,第141页。

[30] 《诗人玉屑》卷二十一,第472页。

[31] 《杜诗详注》卷八,第694页。

[32] [宋]黄庭坚著,屠友祥校注:《山谷题跋校注》卷七,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第172页。

[33] 《宋诗话辑佚》卷上,第78页。

[34] 《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十一,第314页。

[35]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第34页。

[36] 《杜诗详注》卷十五,第1328页。

[37] 《杜诗详注》卷六,第490页。

[38] 《诗话总龟》前集卷九,第109页。

[39]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二,第79页。

[40] 《诗人玉屑》卷十,第209页。

[41] 《诗林广记》前集卷二,第18页。

[42] 《杜诗详注》卷一,第16页。

[43] 《宋诗话辑佚》卷下,第59页。

[44] [清]何文焕:《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92页。

[45] 《历代诗话续编》,第129页。

[46] 同上书,第340页。

[47] 《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九,第217页。

[48]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八,第48页。

[49] 《杜诗详注》卷一,第73页。

[50] 《历代诗话续编》,第334页。

[51] 《诗话总龟》前集卷五十,第493页。

[52]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第16页。

[53]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四,第232页。

[54] 《杜诗详注》卷二,第81页。

[55] 《历代诗话》,第469页。

[56] 《杜诗详注》卷二十,第1793页。

[57] 《历代诗话续编》,第384页。

[58] 《杜诗详注》卷五,第391页。

[59] 《宋诗话辑佚》卷上,第110页。

[60] 《诗话总龟》前集卷九,第109页。

[61]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一,第72页。

[62]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二,第81页。

[63]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第34页。

[64] 《诗林广记》前集卷二,第39页。

[65] 《杜诗详注》卷四,第320页。

[66]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第33页。

[67] 《诗人玉屑》卷六,第127页。

[68] 《诗林广记》前集卷二,第21页。

[69] 《杜诗详注》卷四,第323页。

[70] 《诗人玉屑》卷二,第34页。

[71] 《杜诗详注》卷六,第441页。

[72] 《杜诗详注》卷九,第729页。

[73] 《诗人玉屑》卷二,第33页。

[74] 《杜诗详注》卷七,第603页。

[75] 《杜诗详注》卷二十,第1764页。

[76] 《诗人玉屑》卷二,第31页。

[77] 《诗人玉屑》卷七,第166页。

[78] 《杜诗详注》卷六,第447页。

[79] 《杜诗详注》卷十七,第1484页。

[80] 《诗话总龟》前集卷五,第55页。

[81]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第406页。

[82] 《诗人玉屑》卷三,第44页。

[83] 《诗林广记》后集卷八,第360页。

[84] 《杜诗详注》卷二十,第1798页。

[85] 《杜诗详注》卷九,第746页。

[86] 《杜诗详注》卷十二,第985页。

[87] 《杜诗详注》卷十一,第896页。

[88] 《杜诗详注》卷十一,第896页。

[89]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四,第260页。

[90] 《诗人玉屑》卷九,第198页。

[91] 《诗林广记》前集卷二,第37页。

[92] 《杜诗详注》卷二,第156页。

[93] 《杜诗详注》卷二,第133页。

[94] 同上书,第113页。

[95] 《杜诗详注》卷三,第174页。

[96] 《杜诗详注》卷二,第101页。

[97] 《杜诗详注》卷四,第275页。

[98]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六,第37页。

[99] 《诗人玉屑》卷三,第50页。

[100] 《诗林广记》前集卷五,第87页。

[101] 《诗人玉屑》卷十四,第309页。

[102] 《杜诗详注》卷二,第86页。

[103] 《杜诗详注》卷二,第137页。

[104] 《诗人玉屑》卷二,第35页。

[105] 《杜诗详注》卷十四,第1211页。

[106] 《诗人玉屑》卷二,第35页。

[107] 《杜诗详注》卷二,第81页。

[108]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七,第110页。

[109] 《杜诗详注》卷三,第240页。

[110] 《杜诗详注》卷二,第139页。

[111] 《杜诗详注》卷六,第514页。

[112] 《杜诗详注》卷九,第757页。

[113] 《杜诗详注》卷十,第816页。

[114]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四,第93页。

[115] 《诗林广记》前集卷二,第29页。

[116] 《杜诗详注》卷六,第466页。

[117] 《历代诗话》,第658页。

[118] 《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十,第3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