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中国工业发展蓝皮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2019年我国工业技术创新趋势展望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是决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之年。展望2019年,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引发的国际竞争日益加剧,中美贸易关系、世界制造业布局、知识产权规则等的变化将引领全球技术进步和经济创新。我国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聚力突破共性技术;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强化工业质量品牌建设主体。工业各行业质量提升行动向纵深开展,企业整体素质将进一步提高。针对当前发展形势,赛迪智库提出几点建议: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和领域布局;实现质量提升行动全行业覆盖,为工业和信息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明确工业品牌建设发展方向和路径,继续加强保障和优化环境。

一、形势判断

(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聚力突破共性技术

展望2019年,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把握主动,以更强的紧迫感攻坚克难,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狠抓改革任务和政策落实,着力加强基础研究,着力优化人才发展机制,着力提高成果转化能力,着力扩大开放创新,着力营造优良创新环境,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提供强有力支撑。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抓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着力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推动技术创新能力转变为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产品可靠性、稳定性和适用性。

(二)工业各行业质量提升行动向纵深开展,企业整体素质将进一步提高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年首要任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制造产业、服务型制造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增速将继续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占比会进一步上升,高端供给不充分局面有望缓解,行业内质量和行业间质量将保持同步升级态势。2019年,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及符合消费升级趋势的产品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典型产品将保持超高速增长。行业、企业间分化进一步加剧,社会资源加速流向质量管理能力突出、创新能力强的领军型企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汽车等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从微观来看,2019年将延续近年来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总体趋势。

(三)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工业质量品牌建设主体强化

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越来越体现在对质量品牌的争夺,尤其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之时,发达国家纷纷召回高端制造业,试图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掌握制造业价值链中高端,继续保持他们的技术和质量品牌优势。我国工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品牌优势明显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而且,这种劣势不会在短期内有突破性改变,2019年的工业品牌培育和发展的国际形势依然会很严峻。2019年将进一步落实工业质量品牌建设的相关政策,更加明确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品牌能力提升方向和路径。工业品牌建设的社会氛围将继续优化,工业品牌经济建设热情将进一步高涨,更多的地方政府将出台更为详细的行动计划或相关政策文件以促进当地工业品牌经济发展。企业的品牌意识将进一步增强,工业品牌建设主体强化。2019年,我国将有更多的工业企业采取行动培育自主品牌,将有更多的企业在各种品牌排行榜中脱颖而出。

二、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和领域布局

坚持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指导,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一是注重提升高质量的发展要求,加强高水平的技术供应,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工业技术体系;二是强化国家核心竞争力要求,加强技术、设备和系统集成,加强战略高科技领域的系统部署;三是加强技术支持,促进技术突破和科技资源转化应用及许多领域的要素创新;四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五是积极实施人才聚集战略思想,协调国内外人才资源,完善人才引进体系;六是促进区域协调创新发展,建设区域创新高地,带动更多地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

加强企业共性技术研发创新,明确各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大中型企业的发展,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同时激发大学的创新激情和活力。按照“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定位,突出市场化,突出协同效应,突出产业化,突出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建立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发挥好创新中心在聚集行业资源、共性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的重要作用,将创新中心建设成一个开放、协作、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下一步将进一步落实《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关于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条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考核评估办法(暂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领域总体布局(2018年新增)》等文件,重点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署的36个重点领域,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二)实现质量提升行动全行业覆盖,为工业和信息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虽然工业各行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但是仍滞后于行业规模的增长,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2019年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坚持行业内质量与行业间质量共同推进的方针,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针对重点行业优势品牌的扶持力度,鼓励具备优势的品牌与国际同行对标,授予优势品牌相应荣誉称号。二是制订工业行业发展质量提升计划,以“中兴事件”和中美贸易摩擦为契机,瞄准当前市场供给“不充分”的“短板”领域,支持企业啃骨头、攻难关,持续扩大工业各行业在高端市场中的份额。三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以质量手段实现“三改善、三促进”。其中,“三改善”包括:改善汽车、仪表、机床、航空发动机等相对较弱行业的国际地位和巨额逆差的现状;改善“重主机、轻配套”的陈旧观念;改善传统行业原有格局,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努力培育智能制造、机器人等新兴行业,争取进入世界前列。“三促进”包括:促进工业各行业的产品技术、制造技术、管理和服务技术自主创新;促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与质量技术加速融合;促进工业各行业在新技术潮流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全球制高点。

2019年,要进一步夯实质量基础,充分发挥标准体系对工业质量的支持和引领作用。要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削减过剩产能,增加短板产能,改变高质量、高水平、系统解决方案等高端供给“不充分”的局面,并以此实现附加值的增加。要进一步优化企业结构,一方面要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另一方面更要关心和扶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尤其要大力培育为业界所公认的行业“隐形冠军”。要建立健全社会质量诚信体系和质量失信惩戒机制,强化工业用户部门和消费者质量意识,扭转“劣币驱逐良币”局面,促进工业产品进入优质优价的良性循环。要促进质量技术在新业态和新模式中的发展,重点关注智能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型制造和绿色制造,以此加速行业发展新动能的成长。要进一步改善人力资源结构,从当前的现实矛盾出发,克服供需错配、产教脱节等不利因素影响,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工匠队伍”的建设。

(三)明确工业品牌建设发展方向和路径,继续加强保障和优化环境

2019年,要坚定建设工业品牌的发展理念,并且要明确发展方向,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学习借鉴国外经验,以满足人民的新需要和不断升级的市场新需求为宗旨,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竞争实力为主要目标,以改革开放、“一带一路”倡议等为发展契机,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主要路径,以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为主要抓手,以创新驱动、“互联网+”等为主要工具,促进我国更多工业知名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我国工业品牌的建设要瞄准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稳步提高工业品牌竞争力。其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一是强基础,质量是提升品牌的基础,要学习日本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狠抓质量管理的经验,普及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运用、评价等,着重培养质量管理人才和品牌培育人才,并抓紧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制造业质量、安全、卫生、环保、节能等标准体系;二是抓重点,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工艺、流程、材料、管理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质量品牌价值,也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柔性制造、网络制造、智能制造技术等发展新兴产业品牌价值;三是促联动,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学”“研”智力、行业协会服务的联动机制,以及企业、产业、区域、国家品牌建设协同联动的模式,实现品牌基础建设共享、智力资源共享、品牌价值利益共享的工业品牌建设体系。

2019年是工业品牌经济建设的重要一年,很多工作已经启动,并取得了一定进展,需要有完善的保障体系将成果固化,保障工业品牌建设可持续、健康发展。一是要继续完善品牌人才的培养体系,运用“互联网+”等新理念,完善知识与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高端质量和品牌人才;二是继续加强资金和政策支持,品牌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经济效应具有滞后性,需要在前期给予明确的资金支持;三是加大社会宣传体系建设力度,加强对工业品牌宣传的总体策划和系统推进,组织媒体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树立中国制造品牌良好形象。

同时,要高度重视工业品牌建设的营商环境。一是要继续优化政策环境,包括战略性、目标性、鼓励性等政策体系的完善,以及提升政策的落实能力,并且使期覆盖大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二是要继续优化创新环境,发展大品牌、高附加值的品牌离不开创新驱动,要营造包括设计、研发、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创新环境;三是继续优化服务环境,包括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服务,以及社会中介机构提供的信息、技术等专业服务,提高服务的宽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