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从入门到精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篇 基础篇 搞懂购销存,财务秒入门

第1章 基本准则

基本准则是整个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这就好比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有各种各样的具体法律,但是宪法却是所有法律的根本,任何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均不可违反宪法的规定。

那么,基本准则之于各条企业会计准则的地位,就等同于宪法之于各项具体法律的地位。

1.1 基本准则:会计界的“宪法”大纲

那么会计准则的“宪法”都规定了些什么呢?首先是确立了企业会计准则的地位,界定了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会计基础以及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假设。

然后是八个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这也是会计信息应当具备的基本特征。紧接着是基本准则的重头戏,定义了六大会计要素,分别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最后对会计计量属性和财务会计报告进行了整体阐述。

1.1.1 企业会计准则的地位

每个国家都有法定的适用会计准则,这些会计准则不尽相同。比如美国适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GAAP),欧盟国家适用《国际会计准则》(IAS)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等,而在我国则明确规定适用《企业会计准则》,对外也被称为CAS。

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是以财政部令的形式颁布的,属于行政法规的一种。往上一级,则是属于法律范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再往上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了。也就是说,基本准则的行政规格是比较高的。其结构关系详见图1-1。

图1-1 企业会计准则法律结构关系

基本准则这条行政法规赋予了企业会计准则的业界地位,那便是,凡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企业都适用。换句话说,对于企业来讲,无论是国有的,还是民营的,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初创企业,只要是在中国境内注册,那么会计上可以依据的原则就是这个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的制定遵循基本准则。

1.1.2 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

会计信息的呈现形式是财务会计报告,也叫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给谁看?这是需要明确的问题。他们也被称为“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

不同的财务报告使用者,利用财务报告的具体目的不同,关注的重点也会不同。比如投资者,也就是企业的股东,会着重关注企业的经营成果,说白了就是关心聘请的职业经理人的业绩完成情况如何,自己的投资取得了多少回报;比如债权人,出于关心自身借出资金的安全性,会着重关注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尤其是现金流量情况等;比如政府,会着重关注企业的纳税情况;比如社会公众,则把关注点更多放在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上,以及企业履行社会公共义务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承诺。

而这些举例中所涉及的人群,其实都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他们获取和使用财务报告,根本目的都是借助这一财务工具,来作出相应的经济决策。

1.1.3 会计的基础

会计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什么叫权责发生制?通俗一点说,就是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时间为依据,来进行会计核算。

为什么要强调这个点呢?在实务中,交易发生的时间和货币收支的时间往往并不完全一致。举个例子来说,你在淘宝下单购买一个手机壳,对于你来讲,肯定是在下单时就已经通过支付宝完成了款项支付;过了一天,卖家向你发货,通过物流公司将商品运送到你的地址;对于卖家而言,在此期间其实并没有收到你支付的款项,直至你收货后的几天之后突然想起,才在系统中点击了收货确认。

从整个交易的实质而言,你下单,卖家发货,这笔交易就已经达成了。此时,卖家拥有收取来自你的货款的权利,也同时肩负了为你提供售后服务的责任,尽管他暂时并没有收到你所支付的货款。同样的道理,一旦交易达成,作为买家,你便拥有了取得商品的权利,当然,也同样肩负了收到商品后“通知”支付宝(即点击收货确认)向卖家支付款项的责任。

这便是权责发生制,收入归属于创造收入的会计期间,费用归属于产生费用的会计期间。这才能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展开而言,与权责发生制相对的则是收付实现制。顾名思义,收付实现制以款项的实际收取和支付作为标准来进行会计处理。无论权责何时发生,无论交易实质是否达成,都不重要。收到款项就计收入,支付款项就计成本(费用),于是最终呈现的财务报告是一套涵盖了企业全部现金收支流水的结果。

不科学?别急着下结论。虽说收付实现制形成的会计处理结果在展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时并不严谨,但仍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报告手段。企业的现金流量表便是采用此种方法编制,它也对企业实施现金流管理、监控财务风险非常有帮助。

1.1.4 会计的基本假设

既然要对会计核算制定统一的规则,就有必要先对一些基本原则问题进行界定,让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都在同一个时间、空间环境中来进行规范,否则鸡同鸭讲,驴唇不对马嘴。这些即被称为会计的基本假设,它是整个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总框架和总前提。总共4项基本假设,如图1-2所示。

图1-2 会计的四项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

简单地说,就是会计核算的对象,或者说是用会计形式表现各项交易、事项的范围。与之对应最大的区别在于法律主体的概念。法律主体一定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比如,会计上,尤其是针对上市集团,需要把母公司和子公司视为一个整体,出具合并的财务报告。这个合并财务报告的对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会计主体,但在法律上,并不存在一个合并起来的主体概念。

再举一个更为生活化的例子来说明核算范围的问题。你和你的家庭,都可以是一个会计主体,但这两个会计主体的核算范围是不同的。你给了你的配偶100元钱,这笔交易肯定会计入你这个会计主体中,但不会计入家庭这个会计主体内,因为当以家庭为主体进行会计核算时,所涉及的对象和范围一定是以整个家庭的视角“对外”所产生的交易和事项。

2.持续经营

会计核算需要以企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为前提,否则呈现的一切数据都毫无意义。一家停业,或者在可预见的未来会大规模消减业务的企业,其已经不存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问题了,等待此类企业的唯一结局是清算,说白了就是计算一下现在企业还剩下多少净价值,然后该处置的处置,该废弃的废弃,该瓜分的瓜分。这种情况下再以持续经营假设来进行会计核算,无疑将对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产生误导。

3.会计分期

竞技比赛一定要设置起点和终点,然后在此区间内计算成绩,会计核算同样如此。而这里的“成绩”便是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了。因此,需要将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期间,这就是会计分期的概念。会计分期的方式有两种:年度和中期。中期并非专指年度的一半,只要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都被称为中期。

4.货币计量

货币是商业社会的共同尺度。生产经营活动往往都是抽象的概念,要把这些抽象概念具体化在一套财务报告中,就必定需要选择一种计量单位来呈现,长度、宽度、重量、体积这些物理单位显然都不可能比货币更为合适了。

1.1.5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基本准则中用了足足八条的篇幅来介绍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由于没有运用小标题,此处可能会令财务小白们一头雾水,感觉像是没有营养的规范行文。其实不然,这八项质量要求恰恰才是整个会计核算的性质特征和精髓所在,它们共同决定了后续42条具体准则的制定原则,详见图1-3。

图1-3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1.要求一:可靠性

会计信息的作用是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以重要参考,从而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那么可靠性自然是放在第一位的。会计信息是否具备可靠性,有三个标准可供评价。第一,以事实为依据。将企业发生的交易和事项用财务语言如实反映,这才是会计核算的本质。第二,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不应该随意遗漏或者减少披露信息,当然也要考虑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因素。第三,会计信息应当保持中立。信息不偏不倚,不带倾向性地引导,让会计信息保持客观。

2.要求二:相关性

依旧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编制会计信息是为了帮助其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那么提供的会计信息就应当与此目的一致,做到具备相关性。财务报告使用者利用这些相关信息,一方面能够证实或者修正过去的决策,另一方面还能以此来预测未来的情况,同时具备反馈价值和预测价值。

3.要求三:可理解性

会计信息呈现的手段是“表现”和“传达”,那么就需要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当然。会计信息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信息产品,不可能完全实现大白话,一方面需要使用者本身具备基础的企业经营和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也需要编制者对一些尤为复杂的信息加以注释,以达到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的目的。

4.要求四:可比性

人们通常对单个数据没有概念,缺乏评价标准,往往与其他数据比较着看,更能研究出端倪。既然要比,就有两种比法。一是纵向可比,也就是企业自己跟自己比,将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比较,这就要求这些数据编制的思路得是一致的;二是横向可比,也就是企业之间相比,同样也要求企业采用的编制思路是一致的。

5.要求五:实质重于形式

这里其实是立了一条规矩,在会计核算时,经济实质优先于法律形式。还是没懂?那我们举个大家都感兴趣的例子。一对男女,他们并没有去民政局登记领证,但是已经同居,并且共同处理各项生活开支。在“法律形式”上,他们并没有结婚;但是在“经济实质”上,他们已经是夫妻。因此在提供会计信息时,应该以一个家庭来进行核算,因为他们的婚姻“实质”重于婚姻“形式”。

6.要求六:重要性

财务报告不是流水账,它是一组有着标准格式并整理过的信息,所以适当运用“抓大放小”非常有必要。什么是“大”?要从性质和金额两方面加以界定。不同规模的企业,标准肯定不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运用职业判断。

7.要求七:谨慎性

通常来说,资产和收益对于企业而言是优势,负债和费用对于企业而言是劣势,人之常情可能都会有所偏好,因此才需要保持应有的谨慎,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不低估负债和费用。

8.要求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同时包括不得提前和不得延后两层意思,它体现在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披露和报告全过程中。

1.2 速成心法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要素构成了整个基本准则的核心,就像武功秘籍中的心法一样,理解会计要素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后续的会计计量和财务报告。我们将六大会计要素归纳为两个公式,通过其间关系来进行解释说明,不失为速成心法。

速成心法一,也被称为会计恒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2.1 会计要素之资产

基本准则对资产进行了明确定义。资产是一种资源,它同时符合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形成根源。资产可以是购买的、生产的、建造的,总之都是由企业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与之对应的即是,如果尚未发生,或者预计未来才会发生,那就不足以在当前形成资产。

第二,掌控方式。从法律的角度而言,拥有所有权,一定是资产形成的前提条件。除此之外,即使在法律上并不享有所有权,但如果企业能够控制某种资源,在会计上同样可以认定为资产,典型的例子便是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手段租入的机器设备。

第三,预期结果。这是资产最重要的特征,即无论形成原因如何,无论掌控方式如何,持有这种资源最根本的预期是未来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带来经济利益。比如,通过使用消耗,可以在未来实现现金流入;通过出售出租,可以在未来赢得某项债权;或者通过行使权利,可以在未来减免企业债务;等等。

符合资产的定义,并不一定等价于可以在会计核算中确认为资产。还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高可能性。很多交易都可能具备形成资产的潜力,但潜力是否足够大,这一点很关键。具体说来,需要经济利益“很有可能”流入企业。比如签订了一份无强制约束力的交易合同,且明知对方执行该合同的可能性很小,与合同相关的现金流入就不太可能实现,这种情况是不符合确认资产(应收债权)条件的。

第二,可靠计量。会计信息的基本表达形式是数据,所以暗含了一个确认前提,即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可以通过财务数据表现出来。比如,企业通过公益活动可以提升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但这种“提升”是不能量化的,更谈不上用数据来衡量和表达。

所以,综上所述,要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资产项目,一要符合资产定义,二要符合资产确认条件。否则,就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1.2.2 会计要素之负债

基本准则对负债进行了明确定义。负债是一种义务,它同时符合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形成根源。负债是过去形成的,与之对应的是,如果在未来才发生的承诺或者签订的合同,那就不足以在当前形成负债。

第二,预期结果。和资产类似,这也是负债最重要的特征,即通过清偿手段履行相应的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比如,归还借款会导致现金流出,等等。

第三,义务本质。负债的本质是一种义务,这种义务是现时义务,而非未来义务。也就是说,在现行条件下,这种义务已经由企业承担,而无论实际的履行是否在未来才会发生。因此,表现形式上,可以是法定的,比如法律法规要求的,或者通过签订合同而约束的;也可以是推定的,比如企业为销售产品而主动规定的保修期,等等。

同样地,负债还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方可进行确认。

第一,高可能性。实务中,因为履行义务而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可能性是可以提前预估的。比如尽管承诺了保修期,但根据以往产品的经验数据,在保修期内产生维修支出的可能性并不大,也就是说,履行维修义务而导致相关现金流出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是不符合确认负债的条件的。

第二,可靠计量。和资产一样,经济利益流出是需要量化的,否则无法使用财务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所以,综上所述,要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负债项目,一要符合负债定义,二要符合负债确认条件。否则,就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1.2.3 会计要素之所有者权益

基本准则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看似有些弱,所谓“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感觉就是把会计恒等式用中文描述了一遍。

其实不然。我们从会计恒等式的商业实质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企业的资产是如何得以形成的?最初来源于股东的投入,这个时候全部的资产都是由股东享有的。随着经营发展,企业开始承担一定的债务,可能是经营本身形成的(比如赊购货物产生的应付款),也可能是有意识地债权融资(比如银行借款),总之,这部分债务也会形成新的资产,来源于债权人的“投入”。

所以,会计恒等式告诉我们,企业的全部资产分别来源于股东的贡献和债权人的贡献,这就是定义中“资产扣除负债”的逻辑由来。而我们都知道,从企业清算的角度而言,债权人是优先于股东的,需要先清偿债权人,剩余部分才由股东分配。这就是定义中“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的由来。

这便是资产负债表的列示逻辑了。左边是资产,右边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左边代表结果,右边列示来源。

当然,所有者权益绝不专指股东的原始资本投入,股东投资企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额外的收益。当这些收益被分配给股东的时候,它表现为利润分配,也就是股利,这部分已经不在企业里留存,因此并不体现为所有者权益;当这些收益已经形成,或是因为法律法规要求不能或暂时不能对股东进行分配,或是由股东会自主决定暂不分配时,才会在企业中留存,这便是留存收益。留存收益是除资本投入外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化的最主要来源。

还有一类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化的因素,既非股东资本投入,也非留存收益,而是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这部分被称为利得和损失,同样代表了经济利益的流入和流出。

和资产、负债一样,所有者权益需要用数据来量化。由于所有者权益本身是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部分,因此只要资产和负债分别量化计量,所有者权益自然得以量化计量。

1.3 速成心法二:收入-费用=利润

如果说速成心法一勾勒了整个资产负债表的逻辑构成,那么速成心法二针对的则是利润表,展现了一家企业经营收益的逻辑构成。

速成心法二:收入-费用=利润。

1.3.1 会计要素之收入

股东投资的目的是赚取额外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流入企业,所有者权益也相应增加,而这一切的源泉便是收入。

和资产、负债的特征类似,不是所有的潜在经济利益都足以形成收入,三个条件不可或缺。

第一,高可能性。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但由于质量问题,对方拒不履行合同的可能性很高,便无法产生经济利益流入。

第二,预期结果。经济利益流入的结果是导致资产增加(比如收到现金、产生应收债权等)或者负债减少(比如采取债务重组方案从而减免部分债务)。前后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单纯地增加一项资产的同时减少另一项资产(比如现金增加是来源于应收款项收回),单纯地减少一项负债的同时增加另一项负债(比如从银行借款用于归还供应商的货款),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增加或减少(比如从银行取得借款),都不能产生经济利益流入。

第三,可靠计量。经济利益的流入是可以量化的。

所以,综上所述,当同时符合收入定义和确认条件,便可以将收入列入利润表了。

1.3.2 会计要素之费用

随之而来的概念是费用。请注意,这里的费用是会计准则中的标准用语,它既涵盖了大众所论的企业日常开支,也涵盖了成本的概念。也就是说,伴随着企业经营,也会产生一些经济利益的流出,并造成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这便是费用了。

同理,认定为费用,也有三个条件不可或缺。

第一,高可能性。

第二,预期结果。经济利益流出的结果是导致资产减少(比如支付现金、丧失某项债权等)或者负债增加(比如产生某项应付债务)。

第三,可靠计量。经济利益的流出是可以量化的。

所以,综上所述,当同时符合费用定义和确认条件时,便可以列入利润表了。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里的费用是个广义概念,那具体来说,何时确认为成本,何时确认为费用呢?

首先看成本的确认原则。与企业经营相关,与收入确认相对。也就说是,可直接归属于产品、劳务,在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时造成的经济利益流出,便是成本。

再看费用的确认原则。

第一,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支出。并不与收入相对应,并非是发生收入的同时所产生的。比如管理人员的薪酬,无论是否销售出产品,都需要定期支付薪酬,不是与产生收入所对应的。

第二,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产生的经济利益无法实现为资产。比如以营销为目的进行的广告制作和投放,其的确可能产生经济利益,但是花费了就花费了,无法形成资金或者债权,等等。

第三,发生时会导致负债的产生,但无法实现为资产。比如为满足法律要求而对产品设定保修期,并根据经验预估可能由此产生的金额或者比例。

1.3.3 会计要素之利润

等式又来了:收入-费用=利润。收入是企业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费用是企业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出,二者相抵之后,就是企业的经营成果。

但是请注意,这里的“利润”并非通常意义上净利润的概念。它隐含了经营因素在其中。除去经营,企业还会出现少量影响最终净利润的因素。比如,政府补贴;比如,罚金、捐赠;等等。这些因素被称为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它们有三个共同点:

第一,影响当期的损益。

第二,进而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

第三,导致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原因并非在于投入资本或分配利润。

所以,会计准则里的利润概念,既包含了经营利润,又包含了经营以外产生的利润。利润可以为正数,也可以为负数。当利润为负数时,更多时候被称为亏损,只是说亏损本身也就是利润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既然利润来源于收入扣除费用,来源于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那么利润的计量,也同样取决于这两个方面的计量结果,并且也同样在利润表中进行列示。

1.4 速成招式:会计计量与财务会计报告

介绍完心法之后,终于进入招式环节。如同武功一样,心法只是基础,而招式才呈现出威力。财务处理的过程是会计计量,并形成终极表现形式——财务会计报告。

1.4.1 会计计量

会计信息由六大会计要素构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那么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对这六大要素的金额来进行确定呢?比如,是按现在在市场上的价值,还是按照原始价值?这一过程就被称为会计计量。而会计计量是有其规定属性的,只有按照这些属性进行计量的会计要素,才算是符合要求地列示在财务报表中。具体都有哪些计量属性呢?

1.历史成本

顾名思义,即是以过去的取得成本为依据来计量资产和负债。具体来说分为几种情况:过去取得资产时如果是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则资产按照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即可;过去取得资产时是以其他资产为代价的,则按照所付出的资产的公允价值(即支付对价)计量即可。

总之,资产的历史成本按照现金或资产的金额而定。而负债呢,要么是按照因为承担负债而相应收到的款项金额计量,要么是按照因为承担负债而收取的资产的金额计量,要么是按承担负债所依据的合同金额计量,要么是按照为偿还负债而预计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总之,负债的历史成本同样按照对应的现金或资产金额而定,或者按照合同而定。

2.重置成本

所谓重置,即是假定现在可以从头来一遍,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比如现在要购买相同的资产或者类似的资产所需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比如现在要偿还负债所需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则以此为标准对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不断“更新”后进行计量。

3.可变现净值

这种计量属性仅限于资产。我们已经知道,资产代表了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是需要通过使用、消耗、回收来实现的。

那现在呢?如果现在就对它进行销售、处置,它当前能够产生多大的经济利益流入,这便是可变现净值。既然是“净值”,那就意味着除了当前能够收到的金额,还需要扣减为了让它能够达到销售、处置的状态而从现在开始至完成状态时所不得不发生的各项费用。

4.现值

未来经济利益无论流入或流出,都表现为现金流。但我们都知道,货币是具有时间价值的,现在的1元钱和未来的1元钱相比,购买力是不同的,差异就在于时间价值。

而经济利益都发生在未来,而非现在,所以未来的经济利益的金额对于现在而言并不准确,需要进行折现处理。因此,资产按照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则按照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5.公允价值

在历史成本中也提及了公允价值概念,那么什么是公允价值呢?公允价值是在公平市场中进行的有序交易中,销售资产和转让负债所呈现的价格,也就是公平市场价格的概念。但它有一个前提,即需要区别计量日,因为公允价值是随着市场行情变化而随时波动的,确定计量日才能确切地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

以上五种计量属性,孰优孰劣呢?答案是没有优劣,各自均有其应用场景。然而,纵观各项具体会计准则,历史成本是一般性的计量方式。因为标准单一且具体,取证简单且确凿,变动的空间很小。

其他几种计量属性,在取证上多少都会有一些困难,而且还需要涉及人为判断,以借此进行操纵,因此如果要采用其他四种计量属性的话,需要确保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1.4.2 财务会计报告

各种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后,形成零散的会计信息,而把这些零散的财务信息按照一定的逻辑梳理、归纳,最终以一套标准化格式呈现出来,这就是财务会计报告。

之所以要对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逻辑加以规范,其实是由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目的所决定的,它们需要清晰地展现一家企业在某个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如资产、负债情况)如何,在某一期间的经营成果(如收入、费用、利润情况)和现金流量(如经营所形成的现金净流量等)如何。否则,编制一套模糊的、信息杂乱的会计报告,对使用者来说毫无意义。财务会计报告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

1.会计报表

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也就是俗话说的“会计三张表”。三张表各自的作用很明显,毫无累赘。资产负债表展现的就是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展现的是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而现金流量表展现的则是特定期间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状况。

2.附注

附注可以理解为会计报表的一套说明书,用以对会计报表中的项目,尤其是重要项目(包括性质和金额两方面)和特殊项目加以注释和说明,以便使用者能够更为清晰地理解会计报表。毕竟,会计报表是标准化的产物,而个性化的内容则依靠附注来补充。

3.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当企业发生的情况尤为特殊,使用者仅仅依靠会计报表和附注也不能加以清晰理解时,企业有义务对此进行特别的说明。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经过了一次修改。最初的版本为2006年财政部令第33号公布,后经2014年7月修改。所以最新的版本即为2014年7月经财政部修改后的版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