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深圳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奇迹
深圳经济特区在建立之初,是一个创新资源十分贫乏的城市。科技方面,大学、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制造等基本是空白。1979年,深圳全市只有一家年产值70万元的无线电厂。“一个农机站,两名工程师”,这就是深圳科技的全部家底。金融方面,深圳1979年仅有中国银行深圳办事处,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深圳支行等少数网点,而证券、保险则一片空白。物流业方面,只有星星点点的小渔船码头、坑坑洼洼的乡村公路、简易冷清的罗湖火车站。文化方面,因地缘关系,深圳较早受到香港、台湾文化的影响,歌舞、娱乐成为当时深圳典型的流行文化,但文化产业基本为零。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深圳敏锐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充分把握了中国改革开放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有利时机,利用特区政策大胆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同时注重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努力克服人才、大学、科研机构缺乏等不利因素,营造了一个适于创新型经济和人才聚集、快速成长的“栖息地”和创业氛围。最为重要的是,一大批极富创新和冒险精神的企业家和具有个人奋斗精神的“新深圳人”,使深圳的创新型经济经历了“经济体制改革”“外向型经济”“高科技”“自主创新”等几个阶段,从无到有壮大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文化产业四大支柱产业,生物、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节能环保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机器人及可穿戴设备智能制造业四大未来产业,深圳也从南海之滨的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回顾深圳市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深圳创新型经济的萌芽和起步阶段(1979—1992)
1978年12月,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79年1月,撤销宝安县,设置深圳市。1979年7月,中央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这标志着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正式建立。
建特区之初,深圳依靠特区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面向国内外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推动力的知识经济在全球呈现加速发展之势,各跨国公司也加快了其全球产业布局的步伐。深圳作为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和开放地区之一,其创新型经济从起步就注定要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当中。深圳的创新型经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起步。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深圳抓住国际性产业转移的机遇,以产业政策为导向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利用特区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地位,大胆进行体制与机制上的创新,营造了一个适于创新创业的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各种国际国内要素资源的快速聚合,加速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创新型经济的萌芽和起步。
从1979年深圳建市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这一阶段为深圳创新型经济的萌芽和起步阶段,主要特征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特别是从1986年开始,深圳经济特区进入一个在计划经济体制之外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全面市场取向经济改革的新阶段。
(一)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从建立特区之初,深圳就以市场为取向,以基本建设管理体制和价格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率先在全国对工资制度、基建体制、劳动用工制度、价格体制、企业体制、劳动保险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以及政府机构等方面进行改革,这就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为特区对外开放和建设的发展扫除了一定障碍,并对全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示范效应。1984年,邓小平说,“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从1986年开始,深圳就全面推进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举措是:率先进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创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现企业承包制、股份制,推行产权转让和破产等;改革金融体制,建立多层次、开放型的金融市场,引进一批外资银行,创办招商、深发展等区域性股份制银行,成立全国第一家外汇调节中心,建立有色金属期货市场,公开发行股票,建立证券交易所;突破国有土地传统管理体制,首次进行土地公开拍卖;改革住房制度,逐步实现住房商品化;机构调整和公务员制度试点改革;深化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实行劳动合同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这些改革,旧体制的框架基本被打破,初步形成了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1988年,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规的权力。
(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开始城市基础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如蛇口港区、赤湾港区、盐田港区、新港码头、东角头码头、上步码头等动土兴建,黄田机场开工建设及航线的开通,包括广深铁路、公路、高速公路等在内的陆路建设的开工。此外,还有蛇口油库、市话工程、华侨城等一批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为深圳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为深圳发展现代物流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发展外向型经济
在对外开放方面,利用外资和技术兴建了赤湾港、蛇口港、盐田港、东角头码头、蛇口油库、市话工程、华侨城、广深高速等一批基础设施;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境外资本和技术积极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和“三资”企业;积极开展同内地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多层次、多形式的横向联合,建立了一大批内联企业;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创建科技工业园,开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建沙头角、福田两个保税工业区,促进外向经济发展;组建一批外贸骨干企业,积极发展转口贸易和远洋贸易;开放妈湾码头、皇岗口岸和沙头角口岸,深圳机场通航。通过这一系列开放措施,迅速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的外向型经济。1987年,深圳出口贸易大于进口贸易,扭转逆差局面。1988年,深圳出口总额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1992年开始,深圳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位。
此外,还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和“深圳速度”这些具有全国重大影响的理念。深圳市蛇口工业区是国内第一个采用大量贷款建设的工业园区,因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而在国内产生深刻影响。全国当时最高的楼宇深圳市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开建,大厦共53层,施工中在国内第一次采用大面积的滑模工艺,从第30层开始,平均每三天建一层,速度之快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并被冠以“深圳速度”。
这一时期,深圳经济开始起飞,以年均37.4%的速度增长,1979年深圳生产总值不到2亿元,1983年突破10亿元,1987年突破50亿元,1989年突破100亿元,1991年突破200亿元,1992年突破300亿元,达到317.32亿元。1988年4月,据电子工业部发布的数字,深圳电子产品出口产值7.79亿元,占全国电子产品出口总额的21.48%,名列全国各城市之首。1992年,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出口超百亿美元的城市,当年出口额120亿美元。
二、深圳创新型经济快速发展阶段(1993—1997)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以全球新技术革命浪潮为契机,欧美等国家着手进行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以保持其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地位。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很多一般技术密集型产业,比如电子、精细化工、纺织、塑料产业等均开始向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广场协议”签署后,在日元大幅升值的影响下,日本继续实行一系列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大量增加对外投资,并向海外转移部分较为先进的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此同时,亚洲“四小龙”营商成本大幅升值,迫使他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香港向内地投资的趋势也逐渐增强。
一方面,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了许多引进外资、吸收先进技术的良好机遇,为中国融入国际产业分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重点向东亚地区转移以及东亚地区由传统的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化,直接为中国吸引亚洲“四小龙”的投资和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而此时的深圳经济特区已形成了较好的投资环境,经过10多年的发展也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特别是具有以内地为依托、充分利用国内先进的科技力量和特区信息便利的优势,具备率先承接西方发达国家和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内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产业转移的条件。
进入90年代,深圳密切注视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追踪产业结构调整的潮流,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口。并根据市场经济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敏锐提出“将特区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生产基地”的思路,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深圳的第一经济增长点。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深圳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明确了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正是由于政策上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地位的认识不断深化,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确保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这也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到1997年,为深圳创新型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突出表现就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成长为支柱产业,提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对外经济合作进入更高水平。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深圳经济特区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过去主要依赖中央赋予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自身素质,增创新优势。
(一)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成长为支柱产业
这一阶段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壮大阶段,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进入第一个发展高潮。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以年均增速超过60%的速度增长,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1997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474.5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4.9%,是1991年的20.8倍。到1997年,深圳已初步形成计算机及其软件、通信、微电子及基础元器件、新材料、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激光七大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其中,计算机和通信产业的产值占高新技术产值的比重超过75%。出现了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已占有一席之地。
(二)提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
随着深圳的建设、发展,一大批金融资本、金融人才等资源加速集聚,深圳金融业的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深圳坚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坚持金融监管创新及接轨国际,如深圳在全国率先借鉴巴塞尔协议实行风险资产管理,1989年在农业银行深圳分行率先试行,1993年颁布深圳市银行业资产风险管理规定,1994年在全市推广。特别是为了加强信贷市场的监管,既能充分发挥银行业务交叉的优势又能克服和消除其劣势,深圳创新性提出贷款证制度,贷款证制度后来演化为全国的贷款卡制度。1990年年底,深圳证券登记公司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运行,启动了我国资本市场试验探索。早在1988年,深圳就提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可能性;1992年,提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标;1996年,将区域性金融中心正式写入五年规划;2011年,深圳“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全国金融中心。
(三)对外经济合作进入更高水平
这一时期,在对外开放方面,注重引进外资的质量和产品技术含量,优先引进高新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企业;建立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和外商投诉中心,率先对外商和外籍人实行国民待遇;按国际惯例深化推进口岸体制重大改革,进一步简化查验手续;扩大对外贸易,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增长;积极推进深港投资与贸易合作、基础设施和口岸合作、金融服务业合作、旅游合作等。
同时,这一时期在体制改革方面继续探索,主要进行体制创新和建立框架。深圳提出在全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法规体系等方面继续进行大胆探索,从而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这一时期,深圳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年均增速高达31.1%。生产总值1993年突破400亿元,1994年突破600亿元,1995年突破800亿元,1996年突破1000亿元,1997年突破1200亿元,达到1297.42亿元。1997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56.25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12.0%,比1991年提高近1个百分点。
三、深圳创新型经济重点发展阶段(1998—2008)
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这个时期是深圳创新型经济重点发展的阶段,重点确立了高科技、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并且各产业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金融业稳居全国第三,以供应链、物流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业开始出现,文化产业也异军突起并快速发展。
(一)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这一时期,深圳的科教兴市活动在高起点上不断向前推进,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导和扶持,使其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1999年5月,首届中国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隆重举行,证明深圳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决策已经获得国家的认可,高交会的成功举办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从2000年开始,国际IT业相对疲软,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也不断提高,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仍然在变化莫测的内外环境中破荆前行。2000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到2008年,产值达到8710亿元,实现了“八级跳”,说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具备一年完成增长产值过千亿元的实力。与此同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的比例逐步增加,自2000年突破50%后,2008年达到59.1%,这标志着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经完成了从加工装配向自主发展的转变。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深圳开始阔步迈向国家创新型城市。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发展铺垫,深圳不但基本构建起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而且正致力于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担当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路的神圣使命。特别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各大中心城市前列。
(二)金融业稳居全国第三城
金融业步入新一轮加速发展轨道。2008年,深圳金融业总资产达到2.5万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3万亿元,贷款余额1.12万亿元;实现增加值969.36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4%,比1997年提高0.4个百分点;实现税前利润759亿元,增长超过2倍;32家中小企业成功在境内外上市,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挂牌的上市公司已达22家,占全国的10%。成功发行全国首只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平安保险成为我市首家跻身世界500强的本土企业,在我国世界500强非国有企业中排在首位。
(三)物流新业态蓬勃发展
2000年5月,深圳市第三次党代会将现代物流确定为深圳市三大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明确提出以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为目标,将发展物流业基础设施的重点工作转移到引导、规范物流业的发展规范上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物流业和各业态的融合发展,深圳现代物流业涌现了供应链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物流金融服务、物流新兴技术等新兴业态和技术,也推动了现代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创新融合发展。以供应链为例,目前全国80%以上的供应链管理公司总部聚集在深圳,其中包括怡亚通、飞马国际、普路通、华富洋等行业龙头企业,深圳成为全国供应链管理行业名副其实的领军者。
(四)文化产业异军突起
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特别是随着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在深圳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作用就日益突出。作为全国较早发展文化产业的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于2004年提出“文化立市”战略,把其列为继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之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深圳的文化产业得到加快发展。2008年,深圳文化系统共获省级以上奖项595项,其中国际级奖79项、国家级奖412项、省级奖104项;市属专业艺术单位共举办各类艺术演出505场;全市公共图书馆597座,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395.36万册(件),总流通1737.02万人次;全市拥有区级及以上博物馆、纪念馆20座,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2座、广播电视中心3座、有线广播电视站20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公开发行报纸14家,公开发行期刊38家;全年出版图书627种。
这一时期,由于深圳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四大支柱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深圳经济保持平稳增速,即使遇到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深圳经济增速并没有出现明显下滑迹象,仍以年均15.5%的速度快速增长,生产总值总量于1998年突破1500亿元,2000年突破2000亿元,2003年突破3000亿元,2004年突破4000亿元,2006年突破5000亿元,2007年突破6000亿元,2008年突破7000亿元,达到7786.79亿元。
2006年8月21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深圳的诞生与再度辉煌》(作者:迈克尔·舒曼)的重要文章。文章不吝版面、大篇幅报道了深圳的创新和转型问题。文章开门见山提出,“深圳是中国现代工业革命的摇篮”;并且认为深圳正在进行的转型“将再次给整个中国提供答案”,而评价马化腾的腾讯将“预示着深圳的未来”。马化腾和他的腾讯仅仅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崛起的一个典型人物和企业案例。在深圳,除了马化腾、任正非、王传福等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之外,还能信手拈来一大批令国际同行瞩目的企业家。除了腾讯、华为、中兴、比亚迪等一些已广为人知的大中型创新企业,深圳还活跃着一大批高质量的创新型中小企业。2008年,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深圳科技企业——朗驰公司在“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当中位列第五。朗驰公司被业界视为专业的产品提供商、安防行业最具潜力的民族品牌之一,公司三年的收入增长率为3679.8%。这家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研发并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网络传输设备软件、硬件系列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具有领先优势。正是有大批像“朗驰”这样的创新型企业持续出现,才使深圳的自主创新呈现出欣欣向荣、生生不息的喜人势头。
深圳的创新型经济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就也得到中央的关注。2008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深圳调研时指出:“面对当前这场金融危机的冲击,在整个珠江三角洲企业生产经营普遍比较困难的时候,深圳为什么相对要好一些?就是因为产业升级抓得早,自主创新抓得早。因此,应对金融危机就有了准备,也有了能力。这是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一个地方资源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创新能力是无限的。深圳发展的基本经验就是解放思想,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能力。”
四、深圳创新型经济全面发展的新阶段(2009—)
2008年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圳创新型经济全面发展,这一时期,深圳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出台创新驱动发展各项文件,积极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能力建设实现重大跨越,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更加完善。2014年,深圳成为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5年,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草案首次提出加快深圳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
(一)顶层设计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深圳开始谋划布局发展新兴产业,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融合创新发展,夯实新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石,率先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相关政策。2009年,深圳制定生物产业、互联网产业、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政策。2011年,深圳制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振兴发展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深圳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转型,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深圳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目前,深圳已成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产业总规模已达2.3万亿元,涌现了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华大基因、大疆等一批领军企业。统计表明,深圳经济近几年的快速健康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2016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7847.72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3%。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4052.33亿元,比2015年增长9.6%;互联网产业增加值767.50亿元,比2015年增长15.3%;新材料产业增加值373.40亿元,比2015年增长19.6%;生物产业增加值222.36亿元,比2015年增长13.4%;新能源产业增加值592.25亿元,比2015年增长29.3%;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401.73亿元,比2015年增长8.2%;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1949.70亿元,比2015年增长11.0%。
(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2013年年初,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基础上,深圳开始布局海洋、生命健康、航空航天三大未来产业的发展,并出台振兴发展政策,用于支持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和引进、重点企业发展、产业化项目建设等。2014年,深圳又出台《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培育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装备等未来产业。2017年起,深圳着力实施“十大行动计划”。其中,明确提出要在生命健康、海洋经济、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领域规划建设10个集聚区,培育若干千亿级产业集群,勾勒出清晰的深圳未来产业轮廓。随着深圳扶持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不断“加码”,政策红利效应逐步彰显,整个未来产业已形成逾4000亿元的产业规模,深圳未来产业正在形成新的竞争优势,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四大未来产业中:海洋产业增加值382.83亿元,比2015年下降9.0%;航空航天产业增加值84.68亿元,比2015年增长5.8%;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486.42亿元,比2015年增长20.2%;生命健康产业增加值72.35亿元,比2015年增长17.9%。
专栏1-1:深圳未来产业正在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2016年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深圳机器人企业超过460家,产值约787亿元,同比增长24.9%,工业增加值约288亿元,同比增长26.8%。
另一组数据也显示,同属未来产业的海洋产业,也在深圳快速发展。以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等为代表的海洋未来产业,2016年产业增加值约256.1亿元,大幅超出海洋经济同期增速,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8.3%。深圳正力争跻身全国海洋经济中心城市。
生命健康产业也在快速发展,目前年产值已突破300亿元,新一代基因测序能力位居世界第一,干细胞和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生物医疗产业发展基础较好,部分领域跃居国际领先地位,涌现出华大基因、北科生物等一批知名企业。近5年来,深圳生物产业以年均16%的增速发展。
深圳经济近几年的快速健康发展,得益于一批批未来产业领域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大疆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70%以上市场份额,各类飞行平台和手持设备用户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估值达100亿美元。2015年逾百亿元的销售额中,80%来自海外。碳云智能正在开发的人工智能平台,有助于促进疾病治疗、健康保健、精准营养及相关研究发展,这被认为是未来发展个性化医疗的重要因素,目前公司估值达10亿美元。东方红海特卫星公司制造的全球首颗脉冲卫星已成功发射,实现了工业级产品应用于航天。如今,中集、大疆、超多维、优必选、东方红海特、奥比中光等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独角兽”企业为骨干、中小型企业为基础的产业梯次体系已然形成。
以优必选为例,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集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研发、平台软件开发运用及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全球性高科技企业。2008年,优必选从人形机器人的核心源动力伺服舵机研发起步,逐步推出了消费级人形机器人、商业人形机器人和Jimu机器人相关产品。公司估值已经超过10亿美元,成为机器人领域的“独角兽”。2016年成功推出Jimu机器人品牌,并成功入驻全球部分Apple Store零售店。目前优必选积极打造“硬件+软件+服务”机器人生态圈,并力争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较大突破,让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
(三)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2015年5月21日,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在深圳会堂隆重开幕,时任市委书记马兴瑞作了题为《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勇当“四个全面”排头兵,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报告,对深圳未来五年作了定位,提出未来五年深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努力建成更具改革开放引领作用的经济特区、更高水平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更具辐射力带动力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更高质量的民生幸福城市。2016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草案》,草案擘画出中国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其中提到“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珠三角地区建设开放创新转型升级新高地,加快深圳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对深圳做了更为清晰的城市定位,深圳也制定实施了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着力推动创新生态再优化、创新能力再突破、创新经济再升级。
这一时期,深圳的创新型经济全面发展,质量高、结构优、创新强、速度稳成为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新常态。生产总值从2008年的7786.79亿元跃升到2016年的19492.60亿元,年均增长10.0%。2016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560.02亿元,同比增长12.2%;金融业增加值2876.89亿元,同比增长14.6%;物流业增加值1984.50亿元,同比增长9.4%;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100.91亿元,同比增长15.4%,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合计12522.32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64.2%。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4052.33亿元,同比增长9.6%;互联网产业增加值767.50亿元,同比增长15.3%;新材料产业增加值373.40亿元,同比增长19.6%;生物产业增加值222.36亿元,同比增长13.4%;新能源产业增加值592.25亿元,同比增长29.3%;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1949.70亿元,同比增长11.0%;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401.73亿元,同比增长8.2%。四大未来产业中,海洋产业增加值382.83亿元,同比下降9.0%;生命健康产业增加值72.35亿元,同比增长17.9%;航空航天产业增加值84.68亿元,同比增长5.8%;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486.42亿元,同比增长20.2%。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7847.72亿元(剔除行业间交叉重复),同比增长10.6%,占生产总值比重40.3%。同时,创新动能更加强劲,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作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赋予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深圳以更强大的创新力量,致力于打造成一个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2016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800亿元,是2009年的2.86倍,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1%,仅次于居世界前列的以色列和韩国。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16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超过1.8万件,是2009年的4.7倍,连续13年居全国各大中城市之首,占全国专利申请量的一半,占世界的5%,其中华为、中兴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一和第三位。2015年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5.7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4倍。2016年新增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载体1493家。苹果、微软、高通等全球知名科技企业在深设立研发中心。福布斯2015年发布的“中美创新人物”中国10人名单中,深圳占4席。2014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深圳有两项研究成果入选。2016年深圳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513家,是上年增量的3倍以上,累计达8037家,是2009年的7.7倍。深圳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创新之城”,“创新”也成为深圳的代名词,成为创业、创客之都。深圳作为新兴城市,涌现出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大疆等一批知名民营企业,其中华为稳居全球通信设备制造商第一位,2016年营业收入达到5200亿元,同比增长31.6%,2015年在世界五百强中居126位,同比提升99位;2016年腾讯营业收入增长40%以上;比亚迪是新能源汽车制造商,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16%;大疆主要生产无人机,占全球80%市场份额,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0%以上。按常住人口推算,平均每13个人中就有一个商事主体,平均每26个人开有一家公司,深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创业之都”。柴火空间、创客工场、矽递科技等创客机构在国内外创客领域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创客地图》上所描绘的华强北,已成为全亚洲顶尖的电子元器件集散地之一,为世界范围内最具有创造力的人群提供创新平台,全球最大的硬件创新孵化器HAXLR8R从硅谷移入深圳华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