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端:消失的光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抄春联

王淼

每到春节将临,我总会不自觉地回想起儿时过年的种种。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大年初一拜过年后,自己拿着一册厚厚的笔记本,一个人走街串巷去抄春联的情景。

我的童年时代虽然的确没有多少童书可读,但是,我却无端地喜欢一切与文字相关的事物。不过,我真正迷恋上春联应该是比较晚近的事情了,这一方面缘于一种对文字的自发的喜爱,另一方面也缘于父亲对我的影响。父亲平时即喜欢舞文弄墨,每年春节,写春联既属他的专利,又是他的一件颇感得意的事情。自家的春联固然多由父亲亲自操刀,另外还有许多亲朋好友,也经常会请父亲代写春联。且不说父亲的书法水平如何如何,他每年书写春联却总也不免翻阅很多书籍、花费许多心思,这使得父亲书写的春联内容新鲜、风格别致,常常有着出人意料的效果。

记得有一年春节,父亲曾经抄写过这样一副古联:“一弯流水斜阳外,几缕炊烟老屋中。”横批“逍遥人家”。这样趣味盎然的春联张贴在老屋的大门两旁,既令我遐想不已,同时也会让我感受到一股浓浓的诗意。

在我的家乡,一般家庭大抵都在年三十的下午开始张贴春联。春联涉及的内容相当丰富,风雅者如“风摇竹影有声画,雨打梅花无字诗”“杏花雨沾衣欲湿,杨柳风扑面不寒”等等,经商之家则大多会贴上“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之类的内容。另外,还有一些诸如“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一冬无雪天藏玉,三春有雨地生金”之类的春联。一望可知,这些春联无疑多为乡人们自娱自乐的作品,它们虽然字迹不同、字体各异,有些甚至几近涂鸦,但字里行间却总是难掩喜气。从中透露出的,固然是乡人们对于生活的热情和热爱;从中反映出的,则无不是乡人们在新的一年里最为素朴的个人心愿和期盼。

贴过春联,还要在自家的院内张贴上“福”字和“春”字。这些大大小小的“福”字和“春”字自然是多多益善的,影门墙上要贴,门窗上要贴,甚至连老祖母的床前和母亲的三轮车上也要贴。贴上这么多的“福”字和“春”字,将院落内外装扮得充满喜气,其实就是在编织一种过年的氛围。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小小的点缀,才使得春节拥有了一种喜气洋洋的年味,有了一种既让人留恋,又令人回味的气氛。

记不清从哪一年开始,每当大年初一拜过年后,我就会拿了一册厚厚的笔记本,挨家挨户地去抄春联。一个人穿梭在古城内的大街小巷,浏览着各家各户丰富多彩的春联,我的内心总是涌动着一股难以言表的欢欣与快乐——即便今天重新翻看那册厚厚的笔记本,我似乎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欢欣与快乐。但遗憾的是,这样的感受在现实的世界中却是再难体验到了,大概是因为人们的生活节奏已经变得太快了吧,快到连写春联的工夫也不复有。于是,家家户户的大门两旁都换上了清一色印制的春联,这种春联印刷讲究、内容统一,贴在门边显得富丽堂皇,却终是缺少了一种温暖人心的“人气”。思之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