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章 禹奠山川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史记·夏本纪》

伯禹率军平定了相柳部落的反抗后,又全力投入了平治水土的工作。在当时的农耕社会,由于水患连年,洪涝肆虐,本来就很低下的农业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恢复生产力,增强抵御水患的能力,是抗洪救灾的头等大事。

以伯禹为首的治水指挥部认真执行舜王的政令,研究救济灾民的办法。

治水总指挥伯禹向助手益发出了指令:“把稻种分发给广大民众,教他们在低洼的地方开垦水田种植水稻。”伯禹又与益一起向灾民分发稻种,传授种植技术。与灾民一同挨饥受苦,很少有东西吃。他们为民谋利,却不与民争食。

治水总指挥伯禹又向助手后稷发出指令:“命令后稷对缺粮民众进行救济,将难得的食物分给大家。对粮食缺少的地方,就从粮食有余的地方进行调剂,使各部落之间大致均等。”

“调有余补不足”,是部落联盟时期各部落之间关系融洽、依存度高、社会和谐的表现。同时,也是部落联盟管理公共事务能力加强、领导得力、运作正常,行政职能得到发挥的表现。更是以伯禹为首的治水指挥部勇担责任、任劳任怨,具有很强的行政执行力的表现。

兴建灾民安置房,是伯禹和后稷一道抓的事情。灾民有个家,他们就能生产自救,就可以全力投入治水工作。

伯禹和后稷为了早日建成“安置房”,披星戴月,日夜操劳。他们带领灾民一起干,比大家吃的苦多、受的累多。灾民们非常感动,精心准备了一顿便宴,一是为了表达对伯禹和后稷的深情厚谊,二是为了庆祝安置房的建成。

然而到了开宴的时候,伯禹和后稷却悄悄地离开了,匆匆忙忙地赶往下一个受灾的部落。灾民们跪在地上连连叩拜。

伯禹和益、后稷安排好恢复生产和安置灾民的大事后,又开始了一项新的工作——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行山表木”,就是要深入调查,摸清江河湖泽的水文地质情况。伯禹领着一班人,翻山越岭,一步一步地进行踏勘测量。“表木”就是树立木桩,标明高山大川名称、道路走向、地势高低及方位记号等。

他们用的是什么测量工具呢?“左准绳,右规矩。”“准”是取水平的工具,后世发展为水平仪。“绳”是取直线的工具,可以计量长度、远近,后世发展为步弓、皮尺、卷尺。“规”是画圆的工具,后世称作圆规。“矩”是画长方形、正方形的工具,后世称作角尺。他们运用“勾三股四弦五”的规律进行计算,后世称为“勾股定理”。

伯禹一班人就是使用这些原始的测量仪器,沿着江河水流的走向,跋山涉水,一边测量,一边树立木桩标志,还在丝帛上画图,并配上简单的文字表示。

伯禹一班人进行山川测量,不是短时间外出,除了带上测量工具,还要“载四时”,就是“装载着一年四季的衣物”。连续数月行走在荒山大川中风餐露宿。气候多变,温差很大,衣服食物是维持长期考察的必需品。

他们乘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呢?有四种主要工具:“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qiāo),山行乘(wěi)。”

“陆行乘车”,陆行主要靠徒步,乘车的机会很少。伯禹在治水过程中几乎跑遍了中原以及边远地区的大小部落。因为很多事情需要各部落的参与和支持,必须深入各部落才能了解情况,协调处理问题和矛盾。只有前往那些平原地区的大部落时,土路比较宽路况比较好时,才有乘车代步的可能。

“水行乘船”,船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运输工具。因为连年洪水泛滥,低洼之地变成水乡泽国,道路淹没了或冲毁了,很多地方阻隔不通,部落之间往来受到限制,很不方便。伯禹一班人顶风冒雨,涉水渡河,舍命奔波,水行乘船是非常重要的行路方式。

“泥行乘橇”,是洪涝灾害年代很特殊的一种行路方式。橇基本上与独木舟一样,用大树树干挖空制成,长短大小不等,平底尖头,尾部敞口,头部有多个孔洞,用来系绳索供人牵拉。在洪水多年不退的情况下,低洼地区会形成许多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沼泽湿地。泥橇就是在沼泽泥泞地区适用的交通运输工具。乘橇这种行路方式虽然有危险性,但伯禹一班人为了治水,也必须冒险泥行乘橇。

“山行乘”,这是走山路登高山的一种方式。“ ”是最古老的登山鞋,这种鞋底上有齿,登山时具有省力和防滑的功能,后世发展为“爪子鞋”“钉子鞋”。为了保护好一双脚,为了在雨天上山下坡省力和安全,伯禹一班人在治水中只好山行乘。

伯禹不是为走路而走路,而是为治水而奔忙。伯禹经常头戴斗笠,手执水平器或铜锸,带领一班人,在江河中行船,在荒野上露宿,在高山上攀爬,在沼泽里跋涉,在酷暑中奔波,在风雨中历险,在雷电中拼搏,历尽艰辛,走了一年又一年。

治水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事情很多。导洪排涝,筑堤修路,救灾济荒,水文地质调查,治水任务的实施,伯禹都要与各部落进行沟通协调。很多事情都要到现场去完成,所以必须以身作则、亲力亲为。

伯禹领导的治水大业,是代表部落联盟的治水大业。一个人无法治水,一支队伍也包揽不了全天下的治水工作,必须统筹安排、分区域治水,而不能由部落联盟大包大揽。在特定的相对分隔的区域内,由伯禹为首的治水指挥部有意识地组织区域内的部落,协调配合,一道治水。这有利于任务分配、责任落实、人力调集和财物调配使用,容易形成一种合力。

地缘合力在治水过程中初显成效,治水实践提出了划分区域的要求。通过年复一年的治水,特定区域内的领导和管理机制逐步形成并趋于稳定。这为后来划分各州奠定了基础。

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和治水实践,伯禹形成了成熟的治水方略:部落联盟、各区域(各州)和部落三级负责,协同治水;治理江河干流和支流,导洪入海,由联盟治水指挥部和各区域(各州)管理机构共同负责;疏通沟渠入江河,由各区域(各州)负责;以疏通沟渠为主体的农田水利由各部落负责。实行分级负责制。这是伯禹领导下的治水体制和机制的伟大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