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地景:地域性文化景观设计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澎湖山水堤外生态环境再造

大藏联合建筑事务所

1 澎湖山水西侧堤外全景

2 堤防周围环境

3,4 人们可近距离观察栖息于湿地的候鸟

5,6 设置木栈道,降低环境负担

7 增植当地树种丰富林相

8~12 破堤后的混凝土块再利用

13~16 海岸观景台

17 海堤降低后,人们更能亲近水域

18 混凝土块采用澎湖当地砌咾咕石的传统工法叠砌

马公市山水地区具有浓厚的农渔村人文风貌,广大的海岸沙滩及海岸湿地景观,在冬天常吸引许多候鸟栖息于此。山水地区的海堤工程已建设多年,相关人士观察就安全考量实在不需要设置如此高的海堤。为缓降海堤,并提升山水湿地功能,由澎湖县政府委托进行规划设计。

在考量全区自然环境、水理分析、结构安全及参考台湾“中山大学”水工模型实验结果,提出“可缓降山水西侧堤防高度”的改善方案,以及堤防两侧填土覆坡及植生绿化的方式,即隐形堤防概念;增加堤内外连通箱涵,联络堤内外湿生地区,使湿地区域于生态及景观上结合为一体。这个缓降海堤方案的配套措施及效益如下。

19,20 周围湿地


1.丰富堤内外水域生态,并使人们易于亲近自然

在此改造行动中,过去封闭、互不相通的堤内外的湿地的水体相通后,植生和动物生态也丰富起来;过去高大封闭的海堤被打破、降低,加上步道的串联后,人们可以亲近水域,为居民提供新的公共活动空间,以亲密的距离观察栖息于湿地的候鸟。同时,保留原有植栽群,并设定生态观察区,降低人为干扰湿地生态,也增植当地树种以丰富林相。


2.再利用破堤后的混凝土块,减少废弃物,并展现当地工艺之美

在进行被除部分海堤行动的同时,也示范如何将原有资材现场运用,不造成废弃物对环境的负担。主要有两种运用方式,一是将堤顶混凝土面裁切成矩形的混凝土块,成为堤下小径的松铺步道面材,二是凿除堤身取下的不规则混凝土块,采用澎湖当地砌咾咕石的传统工法叠砌(使用少许水泥砂浆),将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在原基地上。

再生的混凝土块叠砌墙有良好的多孔质表面以及较佳的渗透性,提供植栽生长、昆虫栖息的环境。随着时间的流逝,再利用的混凝土块叠砌墙以及混凝土块松铺步道皆已形成植生披覆,原来生硬的混凝土海堤转变成为迷人的工艺作品,并融于自然中。

澎湖山水堤外生态环境再造

业主:澎湖县政府

设计:大藏联合建筑事务所

设计时间:2010年5月~2010年12月

施工时间:2011年1月~2011年11月

得奖纪录:2012台湾卓越建设奖——最佳环境文化类卓越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