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地景:地域性文化景观设计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暨跨堤平台广场

万邦建筑师事务所

摄影/刘淑瑛

1 重现梯田风景

配置图

1 烟楼凉亭

2 农村体验区

3 伯公亭

4 生态沟渠

5 禾埕

6 客家文化中心

7 中央活动广场

8 林荫栈道

9 土坡凉亭

10 敬字亭

11 凤凰花广场

12 客家戏曲中心

13 跨堤自行车道

14 观景平台

2~4 跨堤自行车道与观景平台

5 跨堤自行车道

6 伯公亭

7 农村体验区

8 生态沟渠

9 融合客家风情的文化园区

10 农村体验区俯瞰图

11 生态沟渠

12 凤凰花广场

13 生态沟渠与水车

设计理念

台北,一个水路环绕的多元国际都会;客家,一个文化丰沛的包容内敛族群,漫游在蓝色公路的台北水岸,欣赏蔼蔼雪花般的客家桐花,创造新时代知性休闲的台北客家!

本案为找寻原初尊重大地的精神,将大自然里蕴藏的基地线索,从现地环境纹理之中,一步步探索壤土碎石、须根落叶、生物栖地、植被脉络的奥秘,并依此记号、暗语串联出人文与自然的路径,勾勒出一条塑本求源的绿色通道,期望能呈现人性、水纹、土地、种子的场域特性。

水岸桐花,台北客家

台北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境内拥有长达六十余千米的临河水岸,但为防洪避患,在岸边筑堤挡水,水岸成了“化外之地”,高耸的水泥堤防与挡水墙使美丽的河岸与都市空间完全隔离,影响市民观赏河岸风景与亲近的机会。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暨跨堤平台广场,即为落实市政府“整治活化淡水河”的水岸城市主张,并成为“公馆水岸新世界”整体规划的北端门户。

本案基地原为台北市八号公园用地,1990年辟建为交通公园及儿童交通博物馆。走过阶段性任务,2009年计划整建为客家文化主题公园,并规划自行车及人行跨堤平台,串联河滨公园、水岸绿地、自行车路网,结合自来水园区、宝藏岩与公馆、师大商圈资源,形塑公馆水岸新世界计划亲水绿意的共生艺栈,兼具推广客家文化,为市民及国际观光客提供平假日更多元的公共活动及休憩空间,体验更宽广自然的亲水观景生活。

客家文化主题公园——生态永续,敬天爱物

从观察土地、倾听声音出发,本案基地3.96公顷,包含原有硬体建筑物儿童交通博物馆、明日世界馆必须增建整修拉皮,并规划为客家文化中心、客家戏曲中心。20年的阶段性任务未带来过多的游客与人潮,倒也造就基地内涵潜藏丰富的生态林相,此都市之肺的开放空间着实让人着迷,也给予设计团队对发想主题公园的愿景的契机——尊重环境与生态。

规划设计期间亦受到周边市民与团体关心,基地内乔木植栽除部分配合公园机能在园区内移植外,尽量采取原址保护,公园内增建客家意象的敬字亭、土坡凉亭、烟楼凉亭、伯公亭、生态沟渠、水车、木桥及农村体验区,塑造客家原乡特色。

14 敬字亭

农村体验区——插秧播种,乐活收成

客家主题公园西北隅的地下为台北捷运中和线通过的路径,配合古亭站至顶溪站间设置的通风竖井,周边堆置高4~6米的小土丘。考量整体园区与既有地貌的融合,规划为渐序层次的农村体验区,并勾勒出茶山水田、亲近壤土、辛勤拾穗的客庄意境,让市民重拾挽袖、播种、施肥、灌溉、收成的农园精神,薪传与感受农民无私的辛劳与付出。2012年7月开园1周年,已可见菜园、稻田的上百斤丰硕果实,这种有机自然不用农药、人工施筑不用机械的健康耕作法,深具教育、文化、参与的含义。

跨堤平台广场——遨游树梢,漫步彩霞

自公园农村体验区沿梯田小径或高架木栈道缓坡而上,与师大路侧自行车及人行缓坡引道结合为跨堤平台广场,河岸端引道衔接河滨公园的自行车路网,消除挡水堤防的障碍阻隔,客家文化主题公园与堤外数百公顷的河滨公园连接为一体。

平台广场采用单斜拱钢桥形式设计,平面外弧曲线造型与拱圈相呼应,因采用15度斜拱结构,平台上之三度空间完全自由开放,驻足平台广场,隔离水源快速道路、师大路傍晚扰人的交通喧杂声,可远望新店山景、新店溪畔的水岸美景及对岸新北市的夜景,并成为台北市休憩观景的新景点。

15 客家文化中心

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暨跨堤平台广场

业主:主办机关/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务委员会代办机关/台北市捷运局南区工程处

地点:台北市汀洲路三段2号

用途:休闲游憩、观光展览设施

设计

事务所:万邦建筑师事务所

主持人:庄辉和建筑师

参与者:莫国箴、林再澍、吴庆丰、庄英男、吴新助、谢慧玲

监造:吴明宗、徐佳、温雅贵、吕品皛、白白刘明海、梁均达白

结构:周有结土木暨结构技师事务所(主题公园及文化中心)、邑菖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跨堤平台广场)

水电:克勤电机技师事务所

景园:林海平、李麓雅

施工

施工厂商:同顺工程营造股份有限公司

跨堤钢构:晋欣营造股份有限公司(屏南钢构厂)

景园:大高雄景观有限公司

机电空调:旺家工程有限公司

材料

构造:钢筋混凝土造(客家文化主题公园)(整建)钢骨造(跨堤平台广场)木造(土坡凉亭、烟楼凉亭)

植栽:油桐花、樟树、艳紫荆、竹林、凤凰木、台湾栾树、客家四花(桂花、灯笼花、含笑花、夜合花)

铺面:花岗石、透水砖、高压混凝土砖、拼花马赛克、木栈道

基地面积:39,652平方米(客家文化主题公园)

建筑面积:3273平方米

总楼地板面积:12,439平方米(本期增建1296平方米)

跨堤平台广场面积:2480平方米

跨堤平台引道面积:2480平方米

设计时间:2008年1月~2009年3月

施工时间:2009年5月~2011年7月

得奖纪录:1.2011台北市都市景观大奖特别奖

2.2012台湾卓越建设奖——公部门基础建设类银奖

3.2012台北市老屋新生大奖——网络人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