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说明
参与《数字经济与创新管理实务》教材编写的三位作者对教材进行了如下修订。
一是重新定位《数字经济与创新管理实务》。第一,该书出版时定位于“教材”,每章有思考题。第二,“数字经济与创新管理”作为课程学习的内容在国内还较少,同时该教材还需要完善,因此第二版修订时则定位为“学术性”著作,题目为《数字经济与创新创业管理实务——跨界融合(第二版)》,内容较第一版有比较大的区别。
二是及时完善有关参考文献并致谢。《数字经济与创新管理实务》引用了国内有关教材、专著、论文、报告等相关文献,主要采用了尾注的形式,有部分参考文献没有一一列出,在此对其作者致以诚挚的感谢!并借此机会将该书第一版当中相关参考文献补充列出如下:
[1]安晖.2017数字经济发展七大趋势[N].中国计算机报,2017-02-13(002).
[2]陈劲,陈钰芬.开放创新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J].科研管理,2006,27(03):1-8.
[3]陈明华.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行动指南[J].网络安全和信息化,2016(05):27-29.
[4]陈钰芬.开放式创新的机理与动态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5]丁华.龙江森工集团财务战略管理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5.
[6]海尔求职宝典(2014版)[EB/OL].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4/0404/7289923.shtm.2018-01-23.
[7]韩兰华.不同联盟结构下企业合作创新的利益分配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4.
[8]胡雯雯.平台战略、资产经营与企业绩效[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5.
[9]黄攸立,吴犇,叶长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子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21(01):24-29.
[10]江瀚,向君.物联网金融:传统金融业的第三次革命[J].新金融,2015(07):39-42.
[11]蒋子军.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12]蓝庆新,窦凯.共享时代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与对策[J].社会科学文摘,2018(02):46-48.
[13]李龙.新工业时代下中国工业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J].电子产品世界,2016,23(Z1):9-12.
[14]李燚.企业管理创新浅析[J].改革与开放,2010(12):62.
[15]刘辉平,帅惟.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衡量标准[J].企业经济,1990(10):46-48.
[16]刘文娟.中国企业国际合作创新收益水平评价研究[D].青岛:山东科技大学,2008.
[17]刘燕华.实现从研发管理到创新管理的转变[J].求是,2009(13):46-48.
[18]罗俊仪.中国智能交通产业化基地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
[19]梅亮,许庆瑞.创新网络研究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0):18-25.
[20]孟昭莉,闫德利.人工智能会成战略支点吗?互联网行业五大展望[EB/OL].http://www.sohu.com/a/132567547_455313,2017-04-07.
[21]上海市黄浦区教育信息培训中心MBA必修核心课程编译组.新产品开发培训[EB/OL].http://www.docin.com/p-346099679.html,2018-02-07.
[22]沈国新.电信企业文化创新途径[J].中外企业家,2013(10):188.
[23]谭锋.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的博弈分析[D].长沙:中南大学,2007.
[24]谭红军.大数据时代与企业领导力提升[C]//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中国领导科学研究年度报告2015.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5:9.
[25]唐文剑.区块链将如何重新定义世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26]王文茂.让企业文化建设登上互联网快车[J].企业管理,2018(01):74-75.
[27]魏宝兰.浅析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45-46.
[28]熊晓华.企业研发项目绩效评价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9.
[29]许广.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与绩效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
[30]闫德利.云计算十周年,迎来市场收获期[J].中国信息化,2017(03):84-86.
[31]杨彬.高新技术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青岛:山东科技大学,2005.
[32]杨玲.技术能力、创新战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
[33]云鹏,彭剑锋,杨晨.魅力型领导与创新型组织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以苹果公司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10):68-73+104.
[34]张晶.论管理创新[J].现代情报,2004(12):194-195+198.
[35]张怡.企业管理创新机制问题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3.
[36]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报告(2014)[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
[37]周赵丹,刘景江,许庆瑞.合作创新形式的研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05):61-64+111.
[38]朱亚雄.物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与安全问题研究[J].农家参谋,2017(12):212.
三是增强内容的原创性和价值。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不断显现,正在重塑传统产业结构和形态,催生众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大学、政府围绕创新创业,正在跨界融合,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围绕这些内容,全书由六章组成,紧紧围绕数字经济发展的特点,以跨界融合的视角,聚焦到企业(或大学与企业的合作)的知识管理战略、商业模式创新、品牌创新发展、营销策略创新、跨界融合发展战略、数字化管理等重要内容。
总之,本书的修订版旨在完善《数字经济与创新管理实务》的不足,深化对这一主题的研究,但限于水平,本书难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恳请同行和专家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二〇一九年七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