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模型的现实反应
从图3-1可以看出,企业创新选择组合根据市场规模的讨论范围存在于三个区间中:(0,g+c2)、[g+c2,g+c1)和[g+c1,+∞)。曼斯菲尔德对美国和日本企业的调查显示,模仿创新成本约为率先创新成本的50%~65%,而在中国,模仿创新的人均研究开发投入仅为率先创新的28%(袁红林、陈小锋,2002),即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的成本存在较大差异,故g=必然为一个固定的值而不会趋于+∞。因此,(0,g+c2)和[g+c2,g+c1)区间是有限区间,而[g+c1,+∞)区间则趋于+∞。由于大部分的产业规模都可能落于[g+c1,+∞)中,而一部分规模在[g+c2,g+c1)区间的产业也存在模仿创新行为,就不难解释为何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会发现大量的企业模仿创新行为,而这实际上也说明除自身因素外企业创新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市场的影响。
本章的模型分析既可用于解释静态背景下不同产业中企业的创新选择和创新资源配置情况,也能够说明动态背景下同一产业在不同市场规模阶段中企业创新选择的变动。从静态背景来看,在同一时间点,不同产业的市场规模存在显著的差异。(0,g+c2)区间就类似于现实经济中的新兴产业,少量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实现技术突破从而开创新的市场需求,此时,新兴产业的产品需求是有限的且高度专业化的,自主创新构成该类市场的主流技术选择(6)。[g+c1,+∞)区间类似于现实经济中的类完全竞争市场,充分竞争市场结构中的小厂商更易采取技术追随中的“拿来主义”战略,它们往往不可能为研发支付大量费用(安同良,2003),因而会形成普遍的模仿创新行为。[g+c2,g+c1)区间与现实经济中的垄断竞争行业规模相吻合,企业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并存,产业处于相对的竞争中。但有时,由于行业特性、政府行为等原因造成的市场垄断会阻止行业中新企业的进入。高度垄断性产业的企业缺乏技术能力高度化的动力,只凭其市场势力即可获取超额利润(安同良,2003),这时即使市场规模出现大幅增加,由于缺乏竞争,在市场中将以普遍的模仿创新替代普遍的自主创新,使产业技术进步陷入“困境”。从动态背景来看,模型分析基本符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描述:在新产品出现的初始时期,产品需求有限,企业能够从垄断高价中获取较高的利润。随着产品需求扩大、模仿行为出现,产品生产出现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并存的现象。当模仿技术成熟、成本降低后,产品需求规模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原始创新企业可能会转入其他产品的自主创新过程,原产品市场中充斥着模仿创新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