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长江经济带城市信用状况监测与评价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生态地位重要、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为贯彻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区域信用合作路径,2016年10月,长江经济带城市中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为主的长三角地区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创建全国首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2018年6月《长三角地区深化推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2018—2020年)》正式发布,以点带面的区域信用建设步入加速期。在此背景下,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信用监测状况取得了六大成效:
一是优良信用事件公开量大幅提升。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信用事件公开量突破10万条,其中优良信用事件数量同比增长164.4%,不良信用事件数量同比下降36.9%。二是信用基础建设扎实稳固。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信用制度公开量6190项,同比增长68.8%;87个城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网站均已开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重错码率较上年同期下降1.16%。三是联合奖惩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截至2018年底,长江经济带城市地方“红黑名单”企业认定总数突破100万家;联合奖惩案例总数超过15万个。四是失信专项治理成效显著。截至2018年底,长江经济带城市已完成379条政务失信治理,55个城市未有企业列入电子商务领域“黑名单”。五是诚信文化建设进程较快。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中109个城市已部署开展诚信文化宣传活动,79个城市主动公开了市场主体信用承诺。六是信用服务和创新广泛推进。截至2018年底,长江经济带城市中已有71个城市设立信用服务机构,65个城市开展了信用创新。
长江经济带城市在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同时需重视以下两方面:一是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在环保、金融、生产、公共安全、工程建设等领域失信事件高发,表明现行治理措施对失信主体震慑力度不足,违法失信成本较低,这为各城市敲响了警钟,亟待探索更有效的惩戒措施来应对现存问题和潜在风险。二是建立健全信用制度体系是推进诚信建设规范化、长效化、制度化的有力抓手,长江经济带城市需提高重视程度,加快各领域信用制度建设。
(一)长江经济带城市信用状况排名
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长江经济带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在前十名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市、南京市、重庆市、杭州市、苏州市、成都市、合肥市、咸宁市、武汉市、芜湖市(见表3-3-5)。
表3-3-5 长江经济带城市综合信用指数TOP10(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续表
(二)长江经济带城市信用建设推进较好方面
1. 持续加大各领域监管,信用事件发生状况显著改善
(1)信用事件公开量大幅增加
“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平台”监测显示,2018年长江经济带信用事件公开量较2017年同比增长154.1%。其中,优良信用事件107176条,同比增长164.4%;不良信用事件1372条,同比下降36.9%(见图3-3-76)。
图3-3-76 2018年和2017年长江经济带城市信用事件公开量对比
从信用事件月度走势来看,2019年长江经济带城市优良信用事件总体呈增长态势,其中在9月和11月出现两个峰值,优良信用事件公开量均突破1.5万条;不良信用事件总体相对稳定,年底略有下降(见图3-3-77)。
图3-3-77 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信用事件公开量月度走势
(2)各领域优良信用事件占比均有所提高
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长江经济带城市优良信用事件占信用事件总量的98.7%,较2017年上升3.8个百分点,涉及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4个方面21个领域。从各领域优良信用事件占比来看,21个领域优良信用事件占比均有所提高,其中中介会展广告统计、金融、流通3个领域提升幅度较大,分别为7.2个百分点、5.4个百分点、4.3个百分点(见图3-3-78)。
图3-3-78 2018年和2017年长江经济带优良信用事件占比及各领域优良信用事件占比分布情况
分析这3个领域优良信用事件特点如下:
①整治中介服务机构,提升统计数据质量
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中介会展广告统计领域,长江经济带城市优良信用事件主要表现在:一是强化中介服务机构监管,严把市场准入关,坚决杜绝“黑中介”、机构挂靠、资质借用等乱象。二是加大户外广告整治力度,严惩虚假宣传、散发小广告行为,及时清除违法违规和涉危广告牌匾,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三是加强统计从业人员培训教育,提升业务服务水平,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保障数据准确、完整、合理、及时。从城市分布来看,重庆市、上海市、合肥市等城市中介会展广告统计领域优良信用事件公开数量较多(见图3-3-79)。
图3-3-79 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中介会展广告统计领域优良信用事件公开量TOP10
②遏制金融犯罪,保障经济安全
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金融领域,为遏制以非法集资为代表的涉众型经济犯罪蔓延扩张,长江经济带城市积极开展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通过张贴标语、讲解非法集资概念、分析现实案例等方式,提高百姓自觉识别、防范和抵制非法集资的意识和能力,切实维护自身财产安全。从城市分布来看,重庆市、芜湖市、南京市等城市金融领域优良信用事件公开数量较多(见图3-3-80)。
图3-3-80 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金融领域优良信用事件公开量TOP10
③强化市场监管,净化消费环境
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流通领域,长江经济带城市积极开展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强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农村集市等场所清查,重点抽检烟酒、食品、儿童用品、服装鞋帽、家用电器、烟花爆竹等投诉集中商品,严厉查处假冒仿冒、傍名牌、虚假宣传、虚假标识等欺骗性销售行为,对危及人体健康、存在安全隐患商品加重处罚,切实为维护消费者和守法经营者合法权益。从城市分布来看,合肥市、重庆市、苏州市等城市流通领域优良信用事件公开数量较多(见图3-3-81)。
图3-3-81 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流通领域优良信用事件公开量TOP10
2. 扎实推进信息化基础建设,信用信息融合更紧密
(1)信用制度公开程度大幅提升
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长江经济带城市在互联网上公开的信用制度平均覆盖19个领域,其中,22个城市的信用制度已全部覆盖21个领域。从各领域信用制度所涉及的城市数量来看,诚信体系建设、生产、依法行政、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领域信用制度已涉及长江经济带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相关制度建设较为完善(见图3-3-82、图3-3-83)。
图3-3-82 截至2018年底长江经济带信用制度对标领域城市数量分布情况
图3-3-83 截至2018年底长江经济带21个领域信用制度涉及城市数量情况
从信用制度公开情况来看,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围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4个方面共发布6190项信用制度,较2017年同比增长68.8%。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城市加快完善信用制度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基础建设日渐牢固(见图3-3-84)。
图3-3-84 2018年和2017年长江经济带城市信用制度公开量及2018年信用制度分布情况
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除税务和依法行政领域外,其他19个领域信用制度公开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生产、诚信体系建设、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3个领域信用制度公开量均超过700项;中介会展广告、流通、工程建设、公共安全公信等领域信用制度公开量同比增幅较高(见图3-3-85)。
图3-3-85 2018年和2017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各领域信用制度公开量及同比增长情况
可见,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一方面不断完善生产、诚信体系建设、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3个领域信用制度建设;另一方面高度重视中介会展广告统计、流通、工程建设、公共安全公信等领域信用监管,相关制度规范逐步形成体系。
在中介会展广告统计领域,长江经济带城市着重加强中介、广告、统计三个领域制度建设,具体表现为:一是出台中介服务机构信用管理办法,将违法违规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推进户外广告管理办法实施,加强城市“牛皮癣”治理;三是强化统计领域从业人员联合惩戒,促进统计信息真实、可靠。
在流通领域,长江经济带城市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根据食品流通行业特点和食品流通安全监管实际要求,积极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推行食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制度,完善行业禁入和退出机制,促进经营主体全面履行质量安全责任。
在工程建设领域,相关信用制度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保障农民工工资,大部分城市积极出台拖欠农民工工资管理办法,加强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全面维护农民工薪酬权益;二是降低工程安全风险,大部分城市深入研究安全隐患排查方案,推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严格管控建筑施工领域安全。
在公共安全公信领域,长江经济带城市针对消防安全问题,纷纷制定消防安全监管细则、安全隐患整治方案等制度,全面部署工作措施,推进火灾隐患综合治理,及时化解安全风险,杜绝重特大火灾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发生。
(2)大部分城市信用网站和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均已开通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长江经济带共有87个城市已开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网站,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工作推进较好。具体来看,长江经济带城市中,80.0%的城市已开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97.3%的城市已开通信用网站(见图3-3-86)。
图3-3-86 截至2018年底长江经济带城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网站开通情况
(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重错码率大幅下降
根据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截至2018年12月31日,长江经济带城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重错码率平均水平为0.11%,较上年同期(1.27%)下降1.16个百分点(见图3-3-87)。从具体城市来看,安顺市和上海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转换工作推进较好,重错码率均不足万分之一(见图3-3-88)。
图3-3-87 2018年和2017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重错码率平均水平对比情况
图3-3-88 截至2018年底长江经济带城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重错码率分布TOP10
3. 大力推进联合奖惩归集共享,信用约束格局逐渐形成
(1)大部分城市“黑名单”和重点关注名单企业占比低于平均水平
①半数以上的城市“黑名单”企业占比低于平均水平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根据国家统一标准认定,长江经济带城市“黑名单”数量占工商企业数量比重(以下简称“‘黑名单’企业占比”)平均水平为1.47%,其中55.5%的城市“黑名单”企业占比低于平均水平,张家界市、丽江市、益阳市等城市的“黑名单”企业占比较低(见图3-3-89)。
图3-3-89 截至2018年底长江经济带城市“黑名单”企业占比较低TOP10
分析“黑名单”来源,主要涉及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海关失信认证企业名单、安全生产“黑名单”、统计上严重失信名单、出入境严重失信企业名单等六类。其中,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占98.9%,其他来源的“黑名单”占比均不足1%(见图3-3-90)。
图3-3-90 截至2018年底长江经济带城市“黑名单”来源分布情况
②56.4%的城市重点关注名单企业占比低于平均水平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长江经济带城市重点关注名单企业占比平均水平为13.48%,其中56.4%的城市重点关注名单企业占比均低于平均水平,广元市、内江市、雅安市等城市的重点关注名单企业占比较低(见图3-3-91)。
图3-3-91 截至2018年底长江经济带城市重点关注名单企业占比较低TOP10
(2)地方“红黑名单”认定数量突破100万家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长江经济带城市地方“红黑名单”认定数量1067776家,其中,地方“黑名单”占30.7%,地方“红名单”占69.3%。从具体城市来看,92个城市认定了地方“黑名单”,其中芜湖市、毕节市、成都市等城市认定的地方“黑名单”数量较多;90个城市认定了地方“红名单”,其中南京市、成都市、上海市等城市认定的地方“红名单”数量较多(见图3-3-92)。
图3-3-92 截至2018年底长江经济带城市“红黑名单”认定数量TOP10及“红黑名单”数量占比情况
(3)开展联合奖惩的案例数量突破15万个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长江经济带城市中,95个城市归集共享共计177549个联合奖惩案例,其中杭州市、武汉市、宁波市等城市归集共享的联合奖惩案例较多(见图3-3-93)。
图3-3-93 截至2018年底长江经济带城市联合奖惩案例数量TOP10
七类联合奖惩案例长江经济带城市均有涉及,其中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对失信主体实施失信惩戒措施的案例,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城市应用黑名单产生成效的案例,失信主体在限期内主动修正失信行为退出黑名单的案例,失信主体以注销、吊销等形式退出黑名单的案例等四类案例较多;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对守信主体实施守信激励措施的案例、失信主体主动参加信用修复培训的案例和失信主体在“信用中国”或其他信用网站主动开展信用承诺的案例等三类案例相对较少(见图3-3-94)。
图3-3-94 截至2018年底长江经济带城市联合奖惩案例类型分布
分析长江经济带主要联合奖惩案例类型如下:
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对失信主体实施失信惩戒措施的案例涉及65个长江经济带城市,惩戒对象多为失信被执行人,惩戒措施主要表现为:各地法院、财政局、税务局、交通运输局、发改局、公安局、行政审批局等部门通过限制失信企业参加政府采购、限制法人代表高消费等方式,加快失信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捍卫法律权威性,提高司法公信力。
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城市应用黑名单产生成效的案例涉及27个长江经济带城市,应用范围涉及投资权益、智慧交通、税务稽查、民生建设、工商登记等方面。
失信主体在限期内主动修正失信行为退出黑名单的案例涉及33个长江经济带城市,失信主体多为失信被执行人,处罚部门主要涉及各地法院、发改局、信用办等部门。
失信主体以注销或吊销等形式退出黑名单的案例涉及25个长江经济带城市,失信主体多为失信被执行人、海关失信企业、僵尸企业等,其中,86.6%的失信主体以吊销形式退出了黑名单,13.4%的失信主体以注销形式退出了黑名单。
4. 全力治理重点领域失信问题,部分城市成绩斐然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长江经济带城市中亳州市、玉溪市、毕节市、丽江市、怀化市、普洱市、临沧市、昭通市8个城市不仅没有政府失信被执行人记录,也没有涉金融和电子商务领域“黑名单”记录。对各类失信记录的分析显示,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已完成379条政府失信被执行人记录治理,其中38个城市相关失信记录已全部清零;涉金融方面,19个城市未有企业列入涉金融领域“黑名单”;电子商务方面,55个城市未有企业列入电子商务领域“黑名单”。
5. 多形式培育诚信文化,诚信价值观深入民心
(1)109个城市已开展诚信文化宣传与教育活动
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长江经济带城市中109个城市开展了诚信文化宣传与教育活动,相关信用事件平均公开量为14条,南京市、合肥市、宣城市等城市相关事件公开量较多(见图3-3-95)。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创建诚信示范街道和社区,引导市场主体诚信经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改善市场信用环境;二是开展“诚信兴商”“3·15诚信经营”“6·14信用记录关爱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加强信用政策、知识宣传教育,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图3-3-95 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诚信文化宣传与教育活动相关信用事件量TOP10
(2)79个城市主动公开市场主体信用承诺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长江经济带城市中79个城市已通过互联网公布了市场主体信用承诺书,其中芜湖市、合肥市、赣州市等城市的市场主体信用承诺数量占工商企业数的比值较高(见图3-3-96)。
图3-3-96 截至2018年底长江经济带城市市场主体信用承诺数量占比情况TOP10
6. 积极发展信用服务机构,深入探索信用建设新举措
(1)71个城市已有信用服务机构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长江经济带城市中71个城市已有信用服务机构。其中南京市、合肥市、常州市等城市的信用服务机构数量较多(见图3-3-97)。信用服务机构主要从事企业(个人)信用评估、信用管理咨询、征信服务等。
图3-3-97 截至2018年底长江经济带城市信用服务机构分布情况TOP10
(2)39个城市政府应用了第三方信用产品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长江经济带城市中39个城市政府应用了第三方信用机构提供的信用产品。其中,成都市、昆明市、宁波市等城市使用的信用产品数量较多(见图3-3-98)。信用产品类型主要涉及信用报告、信用记录、信用可视化建设等。信用产品应用领域涉及招标投标、专项资金申请、行政管理、诚信企业评选等。
图3-3-98 截至2018年底长江经济带城市使用信用产品情况分布TOP10
(3)65个城市已开展信用创新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长江经济带城市中65个城市开展了信用创新。其中,重庆市在海关通关方面,推行“信易通”模式,使高信用跨境电商企业享受更高的通关效率和更低的查验率;南京市已建立网上“农家乐诚信建设评价系统”,消费者可根据“价格水平”“明码标价”“诚信经营”三项内容,对农家乐进行打分,获得分值高的商家将得到银行的金融支持和优惠;芜湖市推出居民个人信用积分——“乐惠分”,依据居民留存的社会信用行为数据进行打分,采取“积分奖励、政策优惠、绿色通道”等方式,实施各类守信激励等。
(三)长江经济带城市信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1. 非法集资、骗贷等重大失信事件高发
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长江经济带部分城市发生多起重大失信事件,主要涉及生产、医药卫生、金融、公共安全等领域。生产领域重大失信事件为发生安全事故,致多人伤亡,主要涉及宜宾市、六盘水市;医药卫生领域重大失信事件为劣质疫苗案,对人体安全造成威胁,主要发生在武汉市;金融领域重大失信事件为非法集资和骗贷,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主要发生在杭州市、娄底市、昆明市;公共安全领域重大失信事件为掩埋工业危险废料,危害公共安全,主要发生在泰州市(见表3-3-6)。
表3-3-6 长江经济带重大失信事件(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2. 环保、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失信问题较多
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不良信用事件涉及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4个方面。其中,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两方面不良信用事件较多,分别占50.5%、34.6%。从各领域来看,21个领域均有不良信用事件发生,其中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领域不良信用事件较多,占比为20.0%;生产领域次之,占比为10.6%;交通运输领域第三,占比为9.1%(见图3-3-99)。
图3-3-99 2018年长江经济带21个领域不良信用事件分布情况
在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领域,不良信用事件主要涉及污水偷(直)排、空气污染、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污染整改不到位、垃圾随处倾倒、噪声扰民、环保设备缺失、监督管控不力、餐饮油烟污染、环评手续不全、篡改监测数据、非法捕捞等。其中污水偷(直)排和空气污染问题较为严重,不良信用事件分别占22.2%、19.6%(见图3-3-100)。因此,长江经济带城市应进一步加强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坚决打赢环保攻坚战。
图3-3-100 2018年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领域不良信用事件分布情况
在生产领域,不良信用事件主要涉及安全生产事故、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商品质量不合格、黑作坊、非法采砂采石、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等。其中,安全生产事故高发,不良信用事件占48.8%(见图3-3-101)。因此,长江经济带城市亟须加强安全事故演练,提升员工自我保护水平。
图3-3-101 2018年长江经济带生产领域不良信用事件分布情况
在交通运输领域,不良信用事件主要涉及交通事故、超限超载、非法营运、车辆违停、路面存在隐患、出租车拒载、驾考作弊、黑车揽客、百姓出行难、抗拒执法等。其中交通事故高发,不良信用事件占38.8%(见图3-3-102)。因此,长江经济带城市亟须加大安全出行、文明交通宣传,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
图3-3-102 2018年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领域不良信用事件分布情况
3. 少数城市信用基础建设较为薄弱
(1)个别领域信用制度公开水平有所降低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长江经济带城市中43个城市通过互联网公布的信用制度覆盖领域数量低于平均水平(19个),信用制度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从各领域信用制度公开情况来看,2018年税务和依法行政领域信用制度公开量较2017年有所减少,下降幅度分别为7.1个百分点、20.1个百分点。
(2)个别城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网站均未开通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长江经济带城市中部分城市信用信息化建设缓慢。其中,22个城市尚未开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3个城市尚未开通城市信用网站。此外,仍有2个城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网站均未开通,亟须加快信用信息化基础建设。
(3)部分城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重错码率较高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长江经济带城市中有38个城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重错码率高于平均水平(0.11%),应深入研究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转换工作,切实提高代码转换准确性。
4. 部分城市联合奖惩各项工作推进缓慢
(1)49个城市“黑名单”占比较高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在国家“黑名单”方面,长江经济带城市中49个城市的“黑名单”企业占比高于平均水平(1.47%),亟须加大治理力度。在重点关注名单方面,长江经济带城市中48个城市重点关注名单数量占工商企业数量比重高于平均水平(13.48%),亟待严惩失信企业。
(2)12个城市地方“红黑名单”认定机制不健全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长江经济带城市中有12个城市不仅未共享地方认定的“黑名单”也未共享地名认定的“红名单”。从“黑名单”和“红名单”分项来看,4个城市仅共享了地方认定的“红名单”;8个城市仅共享了地方认定的“黑名单”。因此,相关城市亟须建立健全地方“红黑名单”认定机制,为广泛开展联合奖惩工作提供有力依据。
(3)15个城市未进行联合奖惩案例归集共享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长江经济带城市中有15个城市未归集共享联合奖惩案例,占长江经济带城市的13.6%,亟待加大归集共享力度。
5. 部分城市失信专项治理工作不容懈怠
(1)47个城市仍需治理政务失信问题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政务失信涉及47个长江经济带城市,相关失信记录共323条,其中涉及事业单位、村居委会和党群机关的失信记录分别占57.6%、38.7%、3.7%(见图3-3-103)。
图3-3-103 截至2018年底长江经济带城市政府失信机构类型分布
(2)大部分城市仍需加强涉金融领域治理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涉金融领域涉及长江经济带91个城市的662条“黑名单”记录,主要失信行为表现为严重失信债务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失信被执行人,保险诈骗,贷款诈骗及其他。其中严重失信债务人相关“黑名单”记录数量较多,占53.8%(见图3-3-104)。苏州市、徐州市、金华市等城市未完成治理的涉金融领域“黑名单”记录数量较多(见图3-3-105)。
图3-3-104 截至2018年底长江经济带城市涉金融领域失信行为分布
图3-3-105 截至2018年底长江经济带城市涉金融“黑名单”记录数量TOP10
(3)半数城市仍需加强电子商务领域治理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电子商务领域涉及长江经济带55个城市的360条“黑名单”记录。金华市、成都市、杭州市等城市未完成治理的电子商务领域“黑名单”记录数量较多(见图3-3-106)。
图3-3-106 截至2018年底长江经济带城市电商领域“黑名单”记录数量TOP10
6. 少数城市有待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在诚信文化宣传教育方面,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长江经济带城市中极少数城市未公开诚信文化宣传与教育活动相关信用事件。在市场主体信用承诺方面,截至2018年12月31日,长江经济带城市中有31个城市未通过互联网主动公开市场主体信用承诺情况。因此,相关城市应提高诚信文化建设重视程度,扩大诚信典型案例传播,引领社会风尚。
7. 部分城市信用服务和应用提升空间较大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长江经济带城市中有39个城市未共享信用服务机构相关信息;71个城市未共享政府使用信用产品情况。因此,相关城市应充分发挥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作用,积极培育和引导其参与信用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