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2019年中国新能源发展趋势
(一)乙醇汽油将逐步全面覆盖
以生物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能源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中国玉米正处于消化库存状态,而环保是重中之重,当前全球大部分国家都在发展燃料乙醇,美国、巴西走在前列,这两个国家也是燃料乙醇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发展燃料乙醇既是时代需要,也是顺应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流趋势。2018年中国汽油表观消费量约1.26亿吨,近几年中国燃料乙醇产量基本在270万~280万吨波动,未来几年内预计乙醇产量波动变化不大。因此,若全国推行乙醇汽油,如果按照10%的乙醇添加比例来计算,理论上还存在近1000万吨缺口。虽然未来燃料乙醇缺口较大,但是当前国内乙醇汽油推广并不理想。我国现有食用及工业乙醇产能为1215.6万吨,而乙醇行业现有开机率仅为47.69%,处于供应过剩状态,乙醇的下游消费提升不足,是抑制行业开机率提升的关键因素。
乙醇汽油推广政策的颁布,将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现有产能的利用率提升,也将带动新增产能的释放,2018年累计有超过290万吨/年的增量。对乙醇行业而言,应借助《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发布的良机,立足国内供应,科学有序推进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车用乙醇汽油推广使用,着力处理超期超标粮食,增强粮食市场调控能力和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借助政策红利,可以预计未来若全国推行乙醇汽油,将大大促进我国乙醇产业的发展。
由于中国政府上调了改性乙醇的进口关税,由之前的5%提升至30%,导致进口燃料乙醇成本大增,故而预计未来中国乙醇进口量将会继续出现下滑。中国改性乙醇进口急剧萎缩后,燃料乙醇对国内无水乙醇采购量明显增加。据数据统计,目前中国无水乙醇产能在229.3万吨,其中长期停机产能在42.5万吨。故而即使算上我国目前的无水乙醇产能,2019年我国燃料乙醇汽油供应缺口仍达700万吨左右。
(二)新能源汽车迎来消费升级
新能源汽车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市场需求螺旋式上升,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将持续快速增长,预计2020年达到200万辆;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年销量将突破1300万辆;新能源大中型客车将成为客车销售主力。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将快速增加新能源汽车需求量,新能源汽车正迎来“消费升级”时代。消费升级从三方面体现:第一,从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产品升级,通过科技的进步推动产品的智能化、车联网;第二,用户趋于年轻化,年轻人对产品消费的需求,体现出来个性化、网联化以及对豪华车型的追求,促进豪华车市场的增长;第三,政策和环境的变化带来消费的升级,中国的新能源更多是政策端推动的市场。
新能源汽车作为技术型产业,天生具有“高端化”发展的基因,目前市场上的豪华新能源汽车产品比较少,市场的需求还有待被满足,从造型设计、续航里程以及操控性上,新能源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高端化发展将是趋势。私人消费的高端化是中国汽车消费的一大趋势,在当前国内乘用车市场,豪华车的销量情况表现得比较好。对于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商来说,由于外资、合资和本土竞争激烈,加之补贴下滑,要实现弯道超车,抢占先机赢得市场,必须要在研发和生产等方面加大资金的投入,研发更先进的技术、打造实力强的产品。
(三)氢能源核心技术研发力度将加大
中国目前氢能源发展水平与国外领先国家相比差距明显,《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和《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对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的规划和技术路线图不够全面、具体,需要进一步完善。2019年的氢能源发展,将聚焦氢燃料电池的膜电极、双极板、高压储氢瓶、增压机、制氢、储氢等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提高自足研发和配套能力且需要企业要主动参与,推动氢能源的商业化进程,构建符合中国氢能技术发展趋势的氢能技术标准体系,同时加大氢能技术开发的政府和社会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