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篇 航煤、船燃与海上加油
一、航空煤油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一)航空煤油发展现状及分析
航煤受国家管制影响,多用于军工及机场,部分用于调和柴油,还用于生产D系列溶剂油等。据隆众资讯,航煤的硫含量高于0.2%为高硫,低于0.2%为低硫。其中,高硫航煤可调和国Ⅱ柴油(即船柴),低硫航煤可调和国Ⅳ、国Ⅴ柴油。北方地区冬天气温低,低硫航煤使用较多,低硫航煤一方面可降冷凝点,另一方面是降低调和柴油的冷滤点,以防蜡质析出而堵塞柴油管道。南方地区高硫航煤和低硫航煤均有使用,但港口城市高硫航煤使用量较多,部分航煤还能供工地使用。
1. 原油价格低位反弹,航煤价格走高
2018年,国际原油价格整体呈现出震荡上行后急剧下跌的走势,受沙特阿拉伯产量增长和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若不考虑OPEC减产协议情况下,原油价格将持续下跌。相反,OPEC的减产预计将会使全球原油库存进入消化期,全球原油的供需面将由松转紧,给予国际油价有力的支撑。
由于航空煤油受原油价格走势影响明显,若国际原油价格出现大幅下跌,新加坡航空煤油FOB到岸完税价也会跟随大幅下滑,并且航空公司的航煤采购成本能占到航空公司综合采购成本的25%~30%。由此,国际原油价格下跌,航空公式航煤采购成本会相应下滑。2018年国际原油价格先涨后跌,新加坡航煤价格走势相同。2018年4月中旬至11月底,新加坡航煤FOB到岸完税均价在5000元/吨以上,11月下旬至12月,新加坡航煤FOB到岸完税价为4783元/吨,较上期下跌927元/吨,跌幅为16.23%。
2015年初国际油价跌破5000元的起征线,3年多没有征收燃油附加费,航空公司净利润增长。燃油附加费是为对冲燃油价格上涨带来的增量成本而征收的额外费用,2009年我国建立了燃油附加费与国内航空煤油综合采购成本之间的联动机制,此后附加费定价公式数次调整。航煤价格走高,国内航油综合采购成本上涨,2018年6月国内航油采购价涨到5389元/吨,每位成人800千米(含)以下航线收取10元燃油附加费,800千米以上航线收取20元。10月、11月航油价格涨至5859元/吨和6218元/吨,国内航线两次上调燃油附加费。2018年12月国内航空煤油出厂价下降至5711元/吨,燃油附加费下调(成人旅客,800千米以上收取30/人,800千米(含)以下收取10元/人)。据民航局规定,航空公司承担航油价格上涨成本的20%,燃油附加费的征收无法完全抵消航油价格增加引起的上升成本,航油价格的上涨给航空公司的利润带来了冲击。

图6-1 中国进口航空煤油税后价格
2. 航空煤油价格回落,航空公司利润压力得到缓解
2018年第一季度各航空公司成本均有所上行,航空煤油出厂均价为4934元/吨,同比增长15.5%;2018年油价不断上涨,对航空公司业绩冲击很大,4月开始,油价持续上涨,到11月份环比回落10%。12月,航煤价格的回落对民航运输是一大利好,同比增幅从11月份的40%下降到了12月份的20%左右,有利于缓解航空公司的利润压力。
与此同时,航空公司也有多种手段节油增效,例如航距的拉长、经停的减少、燃油智能化系统的实施等。长期来看,油价对于利润的影响取决于供需,当供需向好时,航空公司将能更大程度将成本压力转移至消费者。而燃油附加费(国内线)的征收,则将帮助航空公司覆盖油价上涨增值的80%,各航空公司对油价上涨的敏感性降低。
3. 生物航煤技术不断发展,示范项目逐渐投产运行
生物航煤是以生物燃料(椰子油、棕榈油、麻风子油、亚麻油、海藻油、餐饮废油、动物脂肪等)为原料生产航空煤油,相对传统石油基航煤,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运营欧洲航线的航班使用生物航煤可在欧洲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ETS)中减免碳排放费用。因此,生物航煤产业受到各国政府及石油公司、航空公司的关注。目前,全球已建成10余套生物航煤生产装置或示范装置,各大航空公司、飞机制造商、石油公司积极参与生物航煤的研发、生产或试用。航空生物燃料以油脂或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为原料,采用加氢法(油脂)或气化费托合成技术(生物质)生产航空燃料。
表6-1 生物航煤原料成分及其用途

生物航煤在我国的发展相对较晚,技术还不够成熟。2008年中国石油采用霍尼韦尔UOP公司技术,以小桐子为原料采用加氢工艺在四川南充建设一套6万吨/年生物航煤装置,该装置生产的生物航煤产品已于2011年在国航客机上试飞成功。中国石化于2009年启动生物航煤研发工作,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航煤生产技术。2011年12月,首次生产出以棕榈油为原料的生物航煤。2012年10月,又成功将餐饮废油转化为生物航煤产品。2014年2月1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向中国石化颁发了1号生物航煤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CTSOA),国产1号生物航煤正式获得适航批准可以投入商业使用。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芬兰之后第四个拥有自主研发航空生物燃料生产技术的国家。2014年10月22日,中国商飞有限责任公司和波音公司合作的中美航空生物燃料示范项目在杭州竣工并投入运营,以地沟油为原料,每天可生产生物航煤0.5吨。不仅可以回收“废油”,降低环境污染,还可以多样化航空燃料来源。
4. 民航周转量增加,航煤表观消费量增长
受到国民消费水平上升及航空出行增多等因素影响,2018年民航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206.4亿吨千米,旅客运输量6.1亿人次、货邮运输量738.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1.4%、10.9%、4.6%;全行业完成营业收入约8750亿元,同比增长17%;在航班总量同比增长5.65%的情况下,全国航班正常率达80.13%,同比提高8.46个百分点。

图6-2 2013—2017年民航运输总转量
来源:2017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民航周转量大幅增加,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航煤消费量的增长。2018年航煤进出口方面,我国航煤进口量406.19万吨,同比增长9.35%;我国航煤出口量1466.94万吨,同比增长11.22%。近年来,我国航空煤油进口量变动不大,随着国产航煤质量不断提升,2015年开始进口量适度下降后小幅波动,2018年进口量有所增长并突破400万吨;而航煤出口量则呈现逐步增长的态势,一方面我国航煤逐步打开国外市场销路,另外也受到近年来国内炼厂调整产品结构致使航煤产量不断增长的影响,2018年航煤出口量超过1400万吨。2019年我国炼厂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航煤产量快速增长,此外,国内航煤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国际市场份额逐渐扩大,均使得航煤出口量快速提升。
尽管我国经济增长减速,但中国成品油市场需求侧有所改善,成品油消费延续中低速增长态势,煤油消费量快速增长。2018年,国内航空煤油表观消费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总量3741.90万吨,同比增长14.06%,较2017年增速增加5.55个百分点。
(二)航空煤油发展前景展望
1. 航煤需求和产量将持续增加
从2017年、2018年数据来看,低燃油价格及持续增长的需求令全球航空企业利润较为可观。未来五年,国际原油价格将会整体保持震荡上涨走势,整体均价或在45~80美元/桶区间内波动,低油价仍是国内航空业面临的重大利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航空出行越来越受民众青睐,我国航空总里程未来将继续增长,受此影响,预计未来五年内国内航空煤油产量也将会随着需求上涨而继续快速增长。
2. 生物航煤处于初步阶段,短期竞争力较低
生物航煤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参与的航空公司、企业或组织众多,但尚未形成产业规模,成本仍居高不下。生物柴油仍不能直接用作航空燃油,要将生物柴油转化为可靠的航空燃油,需要进一步的炼制,即在几百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下,对生物柴油进行加氢、裂化处理,得到不含氧的、以碳氢成分为主的航空生物燃料。以国际标准测算,生物航煤的生产成本是石油基航空煤油的2至3倍。在国家层面,尚未有明确的专门针对航空生物燃料的产业政策及目标等,一些行业协会、航空公司或燃油生产商对生物航煤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受原料来源不稳定、生产和应用规模较小的影响,生物航煤成本相对传统航空燃料要高很多,短期内难以具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