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本研究基于上市公司频发的财务欺诈等违规事件多以高管参与为特征,且高管掌握着企业实质控制权,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起主导性作用的现实,以高管权力为切入点,遵循行为金融理论中管理者“权力→动机→条件”的研究逻辑,结合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制度背景,考虑异质性内部控制缺陷及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以多层次视角,剖析微观行为人(企业高管)与宏观制度环境(市场化改革)的共同作用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机理及其经济后果,系统研究上市公司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机制,具体包括:第一,上市公司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机理;第二,市场化改革调节下上市公司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第三,上市公司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的非效率投资效应。图1-1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
图1-1 本研究的理论模型
本研究在分析上市公司高管权力形成及其监督约束机制的基础上,鉴于企业高管在内部控制制度设立及其运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和寻租理论的成果,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进行了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又基于博弈论深入剖析了企业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的深层原因,接下来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的作用路径,及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的非效率投资效应,最后是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一,本研究回顾了相关理论基础,接下来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和分类、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内部控制缺陷经济后果、高管权力相关研究、市场化改革相关研究、非效率投资影响因素进行了文献综述。
第二,结合我国转轨经济时期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发展的历程,对高管权力的形成及其监督约束机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制度背景,分析了市场化改革的深化与区域市场化进程的差异。然后,对市场化改革背景下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基于董事会和审计监督是高管权力的重要监督约束力量,高管权力膨胀,在内部治理机构治理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如果内部控制对国有企业高管的制约不够健全,则高管可以减弱董事会和审计监督的治理能力,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对内部控制缺陷产生影响。同时,在市场化改革深化的制度背景下,制度环境改善增强了对高管权力的制约力度,对高管权力形成塑造效应,会调节高管权力的作用效果。
第三,基于博弈论分析信息不对称下企业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的深层原因。一则是高管与董事会之间的博弈分析,二则是企业高管与外部会计师事务所及证监会之间的多阶段动态博弈。
第四,实证检验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的作用路径。即企业高管对董事会和审计监督在内部控制中治理效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深入研究高管权力是否及怎样影响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此外,基于市场化改革引致制度环境改善的背景,研究市场化改革对高管权力与内部控制缺陷间关系的调节效应。进一步地,检验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的非效率投资效应。
第五,总结了本研究的研究结论,提出上市公司如何合理制约高管权力,增强高管对内部控制规范执行的积极性,遏制高管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机会主义行为,以降低内部控制缺陷发生率,缓解非效率投资效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的方向。希望实现以下目标:
(1)明晰管理者与董事会、外部会计师事务所及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均衡,剖析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的深层原因及作用路径,揭示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机理;
(2)结合市场化改革的宏观制度背景,考虑市场化改革对高管权力机会主义行为的塑造效应,研究市场化改革调节下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并考察这种调节作用对异质性内部控制缺陷及不同产权性质、不同行业属性上市公司影响的差异;
(3)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的非效率投资效应,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的非效率投资效应,挖掘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的经济后果。
希冀通过本研究,拓展内部控制缺陷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便进一步认识内部控制缺陷存在性这一“黑箱”,明确防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频发、非效率投资尤其是过度投资现象严重的着力点;并在实践层面上为外部利益相关者从识别表征高管权力的相关信息入手,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运行优劣进行评判,为监管部门促进我国内部控制规范的贯彻落实提供监管启示,为促进监管政策的技术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1.3.2 研究内容
本研究基于企业高管在内部控制建立及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且高管掌握企业实质控制权,出于自利等机会主义动机,高管权力增大可能会削弱权力监督机制的治理效力,影响内部控制实施效果;同时,外部治理环境改善增强了对高管权力的监督作用,对高管权力在内部控制运行中机会主义行为的作用效果产生塑造效应。进一步地,分析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的非效率投资效应。以多层次视角分析企业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机制。全书共分九章,具体每章研究内容为:
第一章是绪论。深入分析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并提出研究问题,概括了研究意义。并对研究中的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对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勾勒了本研究的研究框架,最后是可能创新点的总结。
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本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与本书相关的理论和现有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述评,简述了本研究涉及的4个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及寻租理论;回顾和评述了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和分类、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内部控制缺陷经济后果、非效率投资影响因素、高管权力与市场化改革相关的文献。
第三章是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本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高管权力的形成,接着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市场机制两个层面分析了高管权力的监督约束机制。并基于“渐进式”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与区域市场化发展不平衡的制度背景,分析了外部宏观层面市场化改革作用下,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以高管权力的视角,一是分析了高管权力影响董事会和审计监督机制在内部控制中的治理效力,进而影响内部控制缺陷的机理;二是分析了外部制度环境改善对高管权力形成的直接约束与间接约束增强,从而对高管权力与内部控制缺陷之间的关系产生的调节作用。最后,分析了我国企业存在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现实。
第四章是基于博弈论的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的深层原因分析。根据信息经济学,信息不对称会引致道德风险,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高管与内部董事会、外部会计师事务所及监管部门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从趋利避害和成本效益的角度分析,高管有最大化自身利益的动机。在当前公司股东大会形同虚设、监事会治理边缘化的情形下,对高管的行为决策履行监督职能的董事会、外部会计师事务所及监管部门,亦会根据自己所拥有的信息,做出最大化自我利益的策略选择。由此,存在基于“动机选择”的博弈,本研究进行企业高管与董事会之间的博弈分析,企业高管与会计师事务所、证监会之间的多阶段动态博弈分析,剖析上市公司高管权力影响内部控制缺陷存在的深层原因,为下文揭示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的作用路径做理论铺垫。如图1-2所示。
图1-2 企业高管与董事会的博弈、企业高管与证监会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博弈
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实证检验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的作用路径。造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的根源,主要是高管合谋、越权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等,其根本是忽视了治理层面的内部控制,对高管权力的监督机制失效导致的(Denis等,2000)。本研究按照“权力→动机→条件”的逻辑,基于股东大会形同虚设,监事会治理边缘化的现实,主要考虑董事会和审计监督二者的监督作用。董事会特征变量,选取董事会特征的4方面——董事会独立性、董事会稳定性、董事会异质性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存续时间,审计监督特征变量,主要从内部审计、审计委员会和外部审计3方面进行选取,研究高管权力影响董事会和审计监督的治理效力,进而影响内部控制缺陷发生率的作用路径,如图1-3所示。
图1-3 企业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的作用路径
具体地,第五章是高管权力、董事会特征与内部控制缺陷。本章选取董事会特征的4个方面——董事会独立性、董事会稳定性、董事会异质性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存续时间,理论分析了董事会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其次,剖析了高管权力影响董事会履职,削弱董事会治理效力的作用路径;最后,以2009—2013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董事会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高管权力对董事会特征与内部控制缺陷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第六章是高管权力、审计监督特征与内部控制缺陷。本章首先从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两个方面界定审计监督机制,分别选取审计监督的4个特征变量——内部审计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规模、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和是否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理论分析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提出相应研究假设,其次,实证检验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高管权力作用下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
第七章是高管权力、市场化改革与内部控制缺陷。本章首先理论分析了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存在可能性的影响,市场化改革对高管权力的影响力度增强,对高管权力形成塑造效应,进而影响内部控制中高管权力作用效果的机理,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接着构建logistic模型,就高管权力构成各维度及高管权力综合指标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结合市场化改革的制度背景,实证检验了市场化改革对高管权力与内部控制缺陷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地,检验了高管权力对不同性质内部控制缺陷影响的差异,市场化改革对不同行业属性(保护性行业和竞争性行业)、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央国企、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高管权力塑造效应的差异。
第八章是高管权力、内部控制缺陷与非效率投资。本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从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合法合规、信息披露真实可靠等层面,分析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难以降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阻碍信息在组织中相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传递,影响信息和沟通的效率、影响项目评估、执行和预算质量,影响有效选择和执行公司的投资项目等方面,分析内部控制缺陷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针对上市公司存在严重预算软约束的特殊情况,着重从客观方面的投资活动所需的资金,主管方面的企业高管的社会地位、升迁机会及各种收益所得等方面,剖析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尤其注重对过度投资的分析。进一步地,高管权力膨胀,通过影响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引致非效率投资效应,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
第九章是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章首先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微观层面。不仅要增强董事会、监事会、审计监督等的治理能力,继续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且要合理配置高管权力构成,制约高管权力,并引导企业管理层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二是宏观层面。要深化市场化改革,提高区域市场化进程,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媒体监督力量等,以合理制约高管权力,防范高管凌驾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之上,降低内部控制缺陷发生率,进而遏制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最后,剖析了本研究的局限及不足,对内部控制缺陷方面相关的未来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