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梁太子病亡
话说高欢荡平尔朱兆后,上书告捷。魏主当然优奖,高欢反而上表,要辞掉天柱大将军的名号。魏主元修看完高欢的奏表,见他言词非常诚恳,心意坚决,心想他大概是看到尔朱氏灭亡,所以不愿意用这个称呼,因此立即下诏允许。只是魏主元恭还幽禁在崇训寺,元朗从河阳进入洛阳,受封为安定王。魏主元修和他们势不相容,所以决定先除掉元恭,再来解决元朗。正巧元恭在寺中作了一首诗:“朱门久可患,紫极非情翫,颠覆立可待,一年一易换,时运正如此,唯有修真观!”这首诗一经传出,立即触怒了魏主元修。魏主元修派遣心腹将元恭带到门下外省,逼令他服毒自尽。元恭死时年仅三十五岁,魏主命人将其厚葬。过了十几天,安定王元朗也被他毒死,年仅二十岁。后来魏主元修又将东海王元晔、汝南王元悦一并杀害,他满心以为将祸患都除掉了,从此就能高枕无忧了。其实,当时的祸患并不在宗室,而是渐渐崛起的藩镇势力!元修这样无缘无故地残害自己的同宗,对他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削弱了王室的实力。史家称元恭为前废帝,元朗为后废帝,只有元晔是尔朱氏所立,称帝不到三个月,所以不列入帝纪。后来西魏时,由于时人厌恶痛恨高欢,所以将元朗也从帝王行列中削去,只追谥元恭为节闵帝,所以后代人作北魏世系图时,只列了一个前废帝元恭,没有提到后废帝元朗。
话说魏主元修已经即位,所有的宗室诸王也逐渐回到朝廷,到宫门前参拜。淮阳王元欣、赵郡王元谌都是献文帝拓跋弘的孙子,是魏主元修的堂叔。南阳王元宝炬、清河王元亶全都是孝文帝拓跋宏的孙子,是魏主元修的堂兄弟。魏主元修授封元欣为太师,元谌为太保,元宝炬为太尉,元亶为骠骑大将军,兼任司徒,晋封侍中长孙稚为太傅。元修追谥魏主元子攸为孝庄帝,厚葬宣武皇后胡氏,也就是之前两次临朝听政的胡太后。胡太后被尔朱荣投到河中淹死后,她的遗尸一直收殡在双灵寺中,直到现在才得以安葬,仍然用皇后的礼仪殡葬,加封谥号为曰灵。魏主元修又追尊皇考广平王元怀为武穆帝,皇太妃冯氏为武穆后,皇妣李氏为皇太妃。同时,迎娶丞相高欢的女儿高氏为皇后,派遣使节去高家交纳聘礼。
这时,高欢已经迁居到了晋阳,特地建造了大丞相府,坐镇西北。朝使到了晋阳后,高欢亲自前来迎接,因他们是故交,所以见面之后两人握手言欢,非常亲昵。各位知道这位使节是谁吗?原来他就是李元忠。李元忠曾跟随高欢入洛,留在都中担任太常卿,这次充当纳聘使臣正是魏主元修多番考虑后,觉得他最为合适。高欢从容地与他宴饮,谈到以往的旧事,两人都很感慨,李元忠连饮几大碗,笑着说道:“从前跟随您起义,的确是轰轰烈烈,非常有趣,可是现在却寂寞得很,无人问津,倒变得郁郁寡欢了!”高欢也大笑不止,指着李元忠对身边的人说道:“就是这个人逼我起的兵。”李元忠开玩笑道:“如果你不任命我做侍中,那我就去另找起义的地方。”高欢也开玩笑道:“起义是没有止境的,但是像我这样的老翁,恐怕再也遇不到第二个了!”李元忠说道:“正是因您这样的老翁不可多得,所以我才留在朝中不去起义。”说着,起座摸着高欢的胡须,大笑不已。高欢也知道他对自己很忠诚,更加殷勤款待。李元忠又坐下来畅饮,直至夜深人静,方才散席。李元忠一住就是几天,大宴小宴,不计其数,几番招待之后,李元忠才护送高欢的女儿赶往洛阳,并选定吉日,举行册封皇后的典礼。当时仪式非常隆重,龙凤呈祥,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因为北魏的战乱频发,梁尚太平无事,所以接连讲述了北魏发生的事,几乎把梁朝给搁置到一旁了。现在笔者不得不将梁廷发生的大事,简要地描述一下了。
自梁主萧衍篡夺齐室江山建立梁国以来,已经过了三十年,年号也变更了好几次。天监十九年,改为普通元年,普通八年,改为大通元年,大通二年,又改为中大通元年。中大通元年以前发生的事,在上面的章节我们已经提到,就是图洛纳颢,功败垂成。陈庆之狼狈地逃奔回梁,也是中大通元年发生的事。陈庆之是南朝的骁将,战败逃回后没有被治罪,仍然被任命为右卫将军。他平时对散骑常侍朱异说道:“我以前以为大江以北的地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哪知到了洛阳后,看到那里人穿着打扮,风俗人情以及物产等方面,都是我们江东地区无法比拟的,直到今日我才知道北朝不是轻易能夺占的呢!”朱异因善施法术被梁主宠信,让他参与机密要事,所以他听说陈庆之这番言论后,便立即转告梁主,梁主这才将自己的雄心壮志暂时放下,不打算进攻北朝了。
这一年冬季,妖贼僧强在北徐州一带叛乱,还自称天子。土豪蔡伯龙纠集众人响应,竟然率众夺占了北徐州城。幸亏陈庆之领兵镇守在北兗州,可以就近讨伐叛贼,擒杀了僧强、蔡伯龙,整个叛乱很快就被肃清。先前陈庆之在洛阳曾和萧赞通书信劝其回国。萧赞是梁主的次子豫章王萧综,萧综投降北魏后得到司徒一职,并且娶了魏主元子攸的姐姐寿阳公主。当时他领兵镇守在齐州,所以陈庆之才写信劝说他,萧赞答复陈庆之,称他很愿意回到梁。后来因陈庆之战败逃回了梁,所以没能和他同行。等到尔朱氏起兵发难,齐州被尔朱兆攻占,萧赞在逃往阳平的途中被杀。梁人偷盗了萧赞的灵柩回到南朝,梁主萧衍用儿子的礼节厚葬了萧赞。梁主萧衍没想到假儿子去世后,自己的真儿子也跟着死去,而且这个儿子还是一位贤明仁孝的储君。梁主萧衍晚年丧子,悲痛万分,垂泪不止,眼睛都快哭瞎了。
梁主的长子名萧统,梁主刚即位的时,就将他立为了太子。萧统从小就很聪明可爱,三岁就学会了《孝经》《论语》,五岁就能熟读“五经”,十几岁就通晓了所有的经义。他又擅长评论诗文,每次外出游宴,他都当场作诗,一开口就是几十韵的长诗,不假思索,张口就来。
天监十四年,萧统才刚满二十岁,梁主让他管理部分朝政,他对一些朝臣的劣迹可以说是明察秋毫。但他也只是让他们慢慢改正,并没有处罚任何人,平时审案量刑,也大多都是宽宥于人,兵卒百姓全都说他仁慈友善,宽和大度,而且喜怒从来不挂在脸上。萧统喜欢结交有才华之人,不喜欢歌舞宴饮。每次遇到大的雨雪天气,萧统一定会派遣随从巡行闾巷,赈济贫寒的百姓。萧统平时居住在东宫,早上起来面朝西边,不敢乱了长幼尊别。萧统入朝时必定在五鼓敲响以前,就已守候在殿外丝毫没有倦容。到了普通七年,萧统的生母丁贵嫔生病了,他急忙入宫侍奉,衣不解带。丁贵嫔薨逝后,他一口水都不喝,腰围瘦了一半。梁主多次派人前去劝他进食,萧统这才喝了点粥,但是每天只吃一点,别的什么都不吃,直到母亲安葬后才开始喝了点麦粥。只是丁贵嫔入葬后,有一个道士施行法术,说丁贵嫔的墓穴将来会不利于长子,应该预先禳治,太子为人有个毛病,就是特别迷信,他对道士的话深信不疑,于是就把蜡鹅和一些其他东西,埋藏在丁贵嫔的墓侧,说能镇住邪气。
宫监鲍邈之最初深得太子的信任,后来太子忽然就疏远了他。这时他暗中将这件事告诉了梁主。梁主派人前去挖掘,果然得到蜡鹅等物,免不了又惊又疑,便准备将此事交给有司严加查办。幸亏经右光禄大夫徐勉一再劝谏,梁主才诛杀了道士,没有问责太子。太子虽然得以幸免,但他为此惭愧悔恨,闷闷不乐。到了中大通三年,太子竟然得了一种绝症,卧床不起,始终没有好转的迹象。这时,他为了不增加父亲的烦恼,接到慰问诏书时,还尽力亲自写信回报病情。后来病情加重,随从想去禀报梁主,他还摇手阻止说道:“不要让父亲知道我病成这样。”不久,太子就病逝了,年仅三十一岁。梁主亲自来到东宫,痛哭尽哀,用衮冕盛殓了太子,赐谥号为昭明。司徒左长史王筠奉诏为太子作悼文,言词十分凄婉。
自从昭明太子薨逝后,朝野上下无不为之惋惜,京师的百姓文士奔到宫门前大声哭泣。就连四方的百姓听说他去世的消息后,也都十分悲伤。梁朝好不容易出了一位贤明储君,却偏偏英年早逝,这也许真的是梁朝气数已尽。太子遗留下二十卷《文集》,十卷古今典诰文言《正序》,二十卷《英华集》,三十卷《文选》,传诵后世,被推为词宗。太子有几个儿子,长子名萧欢,已经封为华容公,梁主打算立他为皇太孙,可一直没有决定下来。后来,梁主竟然立了第三子晋王萧纲为太子,当时人们都认为不妥。侍郎周宏正曾担任萧纲的主簿,他写信劝阻萧纲,希望他能做宋目夷、曹子臧,可萧纲不肯听从。随后,梁主因人们对太子之位的言论没有停息,特地进封萧欢为豫章王,萧欢的弟弟萧誉为河东王,萧誉的弟弟萧詧为岳阳王,这事以后再说。
话说魏主元修册立了高欢的女儿为皇后,高欢的权势更大了,就像当年的尔朱荣。斛斯椿在京都辅佐朝政,担任侍中一职,他本来有意对付高欢,这时便和南阳王元宝炬,将军元毗、王思政等人多次向魏主进谗言,劝魏主预先防备高欢。中书舍人元士弼又弹劾高欢接受诏书时对魏主不敬,魏主担心重蹈尔朱氏的覆辙,也有些动疑,于是听了斛斯椿的建议,添置了一个閤内都督的部曲,大约有几百人,全都是从四方精挑细选的骁勇之士。魏主又秘密地与关西大行台贺拔岳联络,让他作为外援。魏主又封贺拔胜为荆州刺史,表面上是疏远猜忌之人,实际上是建立自己的藩镇势力。
这时,高乾已经升任侍中,兼任司空,因父亲去世解去官职,不干预朝政。魏主元修想让他为自己效力,曾召高乾到华林园,特地赏赐酒宴和他共饮。宴席结束后,魏主对高乾说道:“司空几代都是忠良,现在又建立了大功,虽然和我名义是君臣,但情义却如同兄弟,我愿意和你申立盟约,永结同好!”高乾有些莫名其妙,但是答道:“臣以身许国,不敢有二心!”魏主元修一定要和他盟誓,高乾也不好推辞,于是共立了盟约,当时也没有将这事告诉高欢。
后来高乾听说元士弼、王思政等人经常往来关西,觉得他们行迹很可疑,于是写信到晋阳,秘密告知高欢。高欢接到书信后,立即召高乾到并州,要和他面谈。高乾劝说高欢逼魏主禅位,高欢用袖子遮着高乾的嘴说道:“你不要胡说!现在只要皇上恢复你侍中的职位就行了!”高乾辞别高欢回到洛阳,随后高欢上表朝廷,请求恢复高乾侍中一职,可是魏主没有同意。
高乾知道将有祸事发生,自愿调离京都,于是写信给高欢,希望他能代自己向魏主谋求徐州刺史一职。高欢再三奏请,魏主才授命高乾为骠骑将军,出任徐州刺史。高乾尚未出发,魏主已经得知高乾漏泄了机密,立即传诏与高欢说道:“高乾和朕私下立有盟约,现在却出尔反尔,真让人不能理解!”高欢没有听高乾说过盟约的事,也怀疑高乾在暗中挑拨,离间君臣,于是就把高乾之前写给他的密信,派人交给了魏主。魏主便召高乾前来对质,高乾勃然大怒说道:“陛下自己有异图,却说臣出尔反尔,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臣死就死吧,幸好没有辜负庄帝!”魏主竟下令将他赐死,又传诏书给东徐州刺史潘绍业,让他前去杀死高乾的弟弟高敖曹。此时,高敖曹正在冀州镇守,听闻高乾的死讯,急忙派遣壮士埋伏在要道,才得以将潘绍业抓住,搜出了诏令,于是率领十几个骑兵奔往晋阳。高欢抱着高敖曹的头大哭道:“天子枉杀了司空,真是可悲可叹!”于是留下高敖曹在军中,像往常一样优待他。高敖曹的次兄高仲密,这时正出任光州刺史,听到这个消息后,也从小道急奔到晋阳。
高仲密名慎,字仲密,高氏兄弟三人之中,只有高仲密对文史非常通晓。高乾和高敖曹向来勇猛好胜,高敖曹尤为粗暴凶悍,从小就不遵从师傅的教诲,专门喜欢骑马驰骋。他曾说:“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己取得富贵;如果只端坐那读书,做一个老博士,又有什么用!”他的父亲高次同说:“这个儿子如果没有毁灭我的家族,那肯定就会光宗耀祖。”后来他和兄长高乾四处掠夺,骚扰乡间。高乾曾求纳博陵崔圣念的女儿为妻,崔氏因高乾残暴无道,当然不肯。高敖曹就带着高乾前去劫掠,硬将崔圣念的女儿抢了回来,安置在村外,且催促高乾说:“怎么还不行礼?”高乾便胁迫崔女和他交拜,一番野合后,才返回家中。随后高乾的行为有所收敛,加上他是前中书令高允的族侄,因此得以入仕为官。
高欢自从高乾被杀后,才知道被魏主出卖了,悔恨交加,于是和魏主产生嫌隙。魏主元修非常信任贺拔岳,多次派遣心腹入关,嘱令他谋取高欢的性命。贺拔岳曾派行台郎冯景前去晋阳,高欢和冯景订立盟约,说要和贺拔岳结为兄弟。冯景回去后告知贺拔岳,说高欢奸诈有余,不能轻易相信。府司马宇文泰自请前去晋阳侦察高欢。高欢看到宇文泰相貌不凡,想留为己用。宇文泰再三请求回去,高欢才肯放他回去。宇文泰料定高欢一定会后悔,日夜兼程往西赶,刚到达关前,果然看到后面有快马追来,他急忙纵马入关,关内的守卒密布如林,那追来的晋阳急骑,只好转身回去。
宇文泰回来对贺拔岳说道:“高欢已经打算篡夺魏室,他只害怕你们兄弟俩,侯莫陈悦等人他根本不放在眼里。您只要提前秘密筹备,对付高欢也不难,现在费乜头也有不止一万兵马,夏州刺史斛拔弥俄突有三千多强兵,灵州刺史曹泥、河西流民纥豆陵伊利各自拥有很多部众,他们还没有归属,您如果调兵近陇,恩威并施,就可以收服各部,作为爪牙。您再安抚西部氐羌,控制北边的沙塞,班师回到长安,匡辅魏室,一个高欢就没什么好怕的了!”贺拔岳听后非常高兴,于是派遣宇文泰前往洛阳,秘密向魏主陈报自己的谋划。魏主当面加封宇文泰为武卫将军,让他回去告诉贺拔岳,依约行事。随后又授封贺拔岳为都督,掌管雍、华等二十州的军事,兼任雍州刺史,并割心前血赐给贺拔岳。因此,贺拔岳西出平凉,借牧马为名,招抚各路兵部。斛拔弥俄突、纥豆陵伊利以及费乜头、万俟受洛干、铁勒斛律沙门等人相继归附贺拔岳,只有曹泥不服。众人推举宇文泰出兵镇守夏州。贺拔岳沉思半天说:“宇文左丞是我的左右手,怎么能派他前往呢?”后来想到除了宇文泰也没别的人可以胜任,贺拔岳上表奏请任命宇文泰为夏州刺史。魏廷自然同意。于是宇文泰就奉诏前往夏州。
这个消息传到晋阳,高欢立即派遣长史侯景去劝说纥豆陵伊利归附自己,伊利不肯听从。高欢得到侯景的报告后,立即领兵袭击纥豆陵伊利,把他抓了回来。魏主听到消息下诏责备高欢:“伊利不侵不叛,是魏忠臣,高王无端前去袭击,而且没有预先报知朝廷,究竟是什么意思?”高欢含糊地答复一下,想一心对付贺拔岳。他又担心秦州刺史侯莫陈悦和贺拔岳连合,这样就不妙了。右丞翟嵩献计说:“大王何不用反间计?翟嵩愿意为高王效力,保证能让他们自相屠灭呢。”高欢转忧为喜,立刻派遣翟嵩赶去秦州。翟嵩凭着一张三寸利舌,将此事办妥。翟嵩返回晋阳,把情况报知高欢,让他静观事变。
贺拔岳因曹泥不肯归顺,正打算前去征讨,特地派都督赵贵到夏州,和宇文泰商量对策。宇文泰说道:“曹泥孤城远阻,不必害怕;侯莫陈悦贪婪奸诈没有信用,不能不防!”哪知贺拔岳误会了宇文泰的话,反而邀请侯莫陈悦会师在高平,一同讨伐曹泥。侯莫陈悦欣然前来,和贺拔岳欢饮畅谈,两个人聊得很投机,其实是一真一假,各怀心事。侯莫陈悦说愿意作为前驱,先到河曲立营扎寨,等到贺拔岳领兵从后方赶来便邀请他入帐坐议军事。事情还没说完,侯莫陈悦就假装腹痛,要去上厕所,贺拔岳丝毫没有觉察。忽然有一个人悄悄走到贺拔岳的背后,拔刀一砍,贺拔岳瞬间身首分离,倒毙座下。你们知道是谁下的手吗?这个人就是侯莫陈悦的女婿元洪景。
元洪景将贺拔岳杀死后,就出来告诉贺拔岳的部众,说是奉旨诛杀贺拔岳,罪不殃及其他人。贺拔岳的部众没有反抗,侯莫陈悦却不敢招纳他们,而是自己率领部众回到了水洛城。贺拔岳的尸身被侯莫陈悦带走了,经过都督赵贵再三索求,才将他收葬。贺拔岳的部众散走在平凉,没有统帅,部众都不知所措,赵贵站出来说道:“宇文夏州,英略盖世,远近归心,如果迎他为主帅,一定能成就大事!”都督杜朔周应声赞成,于是杜朔周等人赶到夏州,请求宇文泰回来统领贺拔岳的军队。宇文泰和将佐们共同商仪此事,大中大夫韩褒倡议道:“这是上天授予你的大任,何必多疑!”宇文泰点头说道:“我也正有此意。侯莫陈悦既然敢杀害我的元帅,但又不乘势占据平凉,反而退守到水洛,由此可知他才能平庸。天下事难得易失,我应当火速前往!”当下就和各将佐商量讨悦之事。不久,宇文泰察觉到都督元进心怀异谋,便下令将其斩首。随后他率领帐下轻骑驰赴平凉,收集贺拔岳的部众,为贺拔岳举哀发丧。将士们见到宇文泰来主持大局后,悲喜交集,全都听命于他。正是:
一波未了一波生,大陆龙蛇竞战争。
优胜无非由劣败,枭雄多向乱邦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