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思科传奇
20世纪90年代末期,思科凭借出色的战略、对顾客的高度关注以及娴熟的收购技巧实现了业绩快速增长。当业绩泡沫破裂时,人们却说思科的战略不佳、忽略顾客、收购时鲁莽而不计后果。由于业绩下跌,历史被改写了。
那些篡改历史的人或许真的有些相信他们是在重现历史真相……他们觉得自己的叙述才是上帝眼中真实的历史,将这些记载重新整理归类合情合理。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
《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Notes on Nationalism),1945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谈论的乐高、WH Smith和诺基亚的例子都出自相关的商业文章。记者们面临紧迫的截稿日期,仅仅依据公司发布的材料数据写出这些评论。难怪这些文章都是些陈词滥调。但如果对一个公司进行持续多年的研究,其结果又会如何呢?也许这样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公司业绩。
公司业绩的一个基本衡量标准就是股票价值。按照这个标准,思科(Cisco)的业绩一直以来都处于顶尖水平。它的股票价值很快达到了1000亿美元,速度无人能及。2000年3月,在短短两周内,思科表现出色,以令人瞠目结舌的5550亿美元市值赶超微软,成为世界上最值钱的公司。在思科CEO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就任的前5年,思科的股票价值增长了4500亿美元,相当于每年增长超过900亿美元,每4天增长10亿美元,也就是在整整5年时间内每天增长2.5亿美元。这样的业绩的确惊人。
这些增长只是泡沫吗?没错,思科的股票价格在2000年末大幅下跌,2001年继续下滑,其后两年萎靡不振,远低于原先的峰值。但随着经济开始复苏,思科的市场资本总额开始上涨,在2005年达到1160亿美元,成为全美第七大公司,排名高于可口可乐、雪佛龙德士古(ChevronTexaco)和迪士尼(Disney)等老牌公司,价值高于3M(明尼苏达矿务及制造业公司)和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总价值之和。思科的业绩并非镜花水月。
衡量公司业绩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忽略华尔街的评论,只看公司持续创收的能力。如果用这种方式来看,思科的表现依然出色,销售额持续不断增长,2005年达到240亿美元,还拓宽了利润空间。无论怎么衡量,思科的业绩都颇为优异。如果要解释公司业绩,最好是选择一家顶尖公司进行分析。因为如果我们连思科成功的原因都无法解释的话,就更别提其他不那么成功的公司了。幸运的是,研究思科的报纸杂志和案例分析不在少数。就让我们来看看记者教授们是如何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