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蛮族与先秦的夷狄观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古代人群对自我与他者的认识是近年来古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古代希腊人较早形成了自我认同,并与地中海世界的其他人群有着长期而密切的联系。在此过程中,希腊人产生了异族意识,并逐渐以“蛮族”(βάρβαρος)一词称呼自身之外的所有人群。本书将此意识称为“蛮族观念”。“希腊人—蛮族”问题在古希腊,特别是古典时代长期占据重要地位。古希腊的重要史著,如希罗多德的《历史》等,都以其为记述对象,即便是主要描述希腊人内部事务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希腊史》等,也不可避免地论及希腊人对蛮族的认识,而在希腊人与异族交往密切且文化融合深刻的希腊化时代,希腊人的蛮族观念也未彻底消失。蛮族观念不仅在希腊历史上影响深远,也对当时及后世的周边其他人群之民族观念产生了影响,如罗马人在希腊人的影响下,也产生了“蛮族”的意识。与希腊类似,在中国先秦时期,华夏共同体也处于形成与发展之中,特别是在西周政权建立后,华夏认同感逐渐加深。而先秦时期的华夏与异族关系错综复杂,在春秋时期,双方的对立尤其尖锐,这在《左传》等文献中多有反映,在自我与他者的对立中,华夏赋予自身之外的人群以“夷狄”等称号,认为他们与自身不同,并予以歧视;不过,冲突与对立并非华夏与夷狄关系的全部内容,双方的界限也并非始终泾渭分明,相反存在相互转化的可能。对华夷之间复杂关系的认识,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华夷之辨”,它不仅在先秦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中国的民族关系、民族观念乃至政治版图有深刻影响。

由于古代希腊的蛮族观念和先秦的夷狄观念在历史上受到重视,且有重要影响,学术界对两个问题均较为关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二者的分别研究已有相当丰硕的成果。同时,我们注意到,古代希腊人和华夏在区别自身与异族,以及建构他者形象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类似之处,如他们均将自身之外的所有人群视为某种共同体,并赋予其一定的负面特征。此外,在二者区分自我与异族时,血缘、文化及政治等因素均发挥着影响。不过,希腊人和华夏在识别自我与异族,以及塑造异族形象之时,又表现出各自不同的阶段性扬弃特征。二者之间的同与异,使得两种异族观念具备了比较的可能性。而此比较有助于深入认识古代希腊与中国的民族关系、民族观念及民族政策之异同,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中西文明发展的特点,特别是古代中国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