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拐点,两种策略
关于非理性繁荣期和泡沫破裂期,其实有一个小问题需要回答一下:这两个阶段的竞争策略有什么不同?如果你判断,现在的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究竟是不是一个非理性繁荣期,这时需要用什么策略?
跑步入场!越是这个时候,就越不能旁观。即使你知道前有很多参与者,后有泡沫会破裂,你仍然要跑步入场。
我们以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例。自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至今,已经整整25年。25年,呱呱坠地的婴儿已芳华正茂,种下的一棵小树也已绿荫如盖。在互联网发展的这棵大树上,有一条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分枝——电子商务,可以说枝繁叶茂。
1999年之前,中国人还不知道电商为何物。那一年,中国第一家电商平台8848成立,C2C模式(Customer to Customer)在中国诞生。三个月后,易趣成立。再过一个月,后来如日中天的阿里巴巴诞生了,但它旗下的淘宝网到2003年才成立。一切都还在萌芽。
从1999年到2002年,中国的网民数量还少得可怜。根据2000年年中公布的统计数据,当时中国网民仅1000万人,使用网络的主要方式还停留于电子邮件收发和新闻浏览。用户尚未成熟,市场尚未成熟,萌芽期没能养活几家电商平台,只是稍微培育了一批初级网民。
并且随着21世纪初互联网第一次泡沫危机的来临,似乎没过多久,两大领头羊就倍感生不逢时,8848开始没落,易趣也被美国的eBay收购,成了eBay易趣。2003年成立的淘宝,因背靠资本大树又有初生牛犊之勇,继续对eBay的地位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短短3年的时间里,免费的淘宝打败了收费的eBay。2006年,eBay易趣宣布将部分股份卖给TOM,这被公众视为eBay退出中国的象征(11年后又重返),淘宝在C2 C领域开始称王。
那么,是不是其他人就对电商技术望而却步了呢?并不是。2003—2006年,中国电子商务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淘宝之外,当当、卓越、慧聪、全球采购等名字成为互联网江湖中的热门。它们和大批扩容中的网民互相成就,推高了网络购物持续见长的热情。传统销售,尤其是众多中小型企业涉水“网商”,B2B带来的销售机会深入供求两端。
从2007年开始,电子商务进一步从生于网络、长于网络的互联网企业蔓延开去,无数传统企业和资金流入这一领域,各路门派纷纷涌入B2C。2008年起,更名后的京东商城开始发力;另一座高峰以淘宝商城,也就是后来的天猫为蓝本,每年“双十一”的狂欢,被刷新的破亿销售速度纪录,构成了令人难以相信的狂奔剪影。
再进一步,从2013年起,又一种新的电商模式O2O(Online To Offline)以纯粹的互联网技术升级为背景,以移动支付为依托,占据了又一轮商业主动权,比如大众点评、饿了么。近年来最新的玩法则是P2C电商模式(Production To Customer),力图能够把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信息,如房产、餐饮、交友、家政服务、票务、健康、医疗、保健等聚合在平台上,实现服务业的电子商务化。这就是所谓的“电子新零售”时代。
理性或非理性还有待岁月定论,但繁荣确实是真实的繁荣,残酷确实也是真正的残酷。在巨头进场出击、新人奋力“占坑”的同时,也有很多曾经风光无两的电商渐渐泯然众人,甚至轰然倒下。
人们可能不会忘记“凡客”“当当”和“聚美优品”等明星企业市值大幅缩水的“伤仲永”;2010—2017年,童装品牌“绿盒子”,二手车交易平台“车来车往”,服装电商“有范”,购物返现的“优库速购”等多家获得融资的平台倒闭;还包括外企,2019年4月,亚马逊中国宣布当年7月会停止为第三方商家提供服务,全球电商传奇入华15年后,在本地电商业务领域最终遇挫。
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看到各个领域都继续有人不停地跑步入场,在未完的故事里,谁不想留下自己写就的辉煌?
那么,如果你判断现在市场处于泡沫破裂期,又应该用什么策略?这时候的策略正好完全相反,一个字:熬。这时的市场上开始逐渐充满了阵亡者的“尸体”,你要在下落的过程中收集一些相对有价值的“尸体”作为未来的储备。
一个是快战略,一个是慢战略。但是这里又有一个困境产生了:你如何判断拐点是否已经到来?这个问题从理论角度来看,非常难以回答。比如,有什么指标可以验证,现在是否马上要进入非理性繁荣?我们有一个小指标,可能没有任何理论意义,但很有现实参考价值,在中国市场上非常有效,我们把它叫作“媒体指标”。
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如果各种类型的媒体都在铺天盖地地鼓吹某某产业大有可为,这时候基本可以判断,该产业就要在国内进入非理性繁荣期了。当然,这个指标只是一个表象,表象背后代表着整个市场以及媒体已经形成了共识——这个产业充满了希望。而希望盈满之时,往往也意味着危险的拐点即将到来。
所以,无论是看好还是看坏,当人们形成某种集体性共识的时候,就是到了一个非常危险或者非常有希望的拐点,这种拐点就是一个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