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感受之受
石涛所推崇之受,若笼统地说,就是感受。但若细致地看,石涛的受是他一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受包括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感觉,一是直觉。
作为领纳性的受,在佛学中就有感觉的意思,佛经中受或译为觉,表示六根在触及外在境相时的感受作用。《中阿含经》卷五:“尊者舍梨子白曰:‘世尊,若诸梵行来问我言:尊者舍梨子,云何为爱?’世尊:‘我闻此已,当如是答:诸贤,谓有三觉,乐觉、苦觉、不苦不乐觉。于中乐欲著者,是谓为爱。’”这里的觉就是受。
石涛论画突出直接感受的地位,将其作为创作起点。这和外师造化的传统画学是一致的。在他看来,绘画创作应该直接面对境相,当下参取,而不应该在暗室里独自扪摸,更不应该只在古人卷轴里徜徉难返。绘画是心灵的艺术,必须由心生出,不应停留在技巧的追求上。心灵需要外在对象的直接刺激,在直接刺激中产生创作的灵感,方是创作正途。同时,绘画艺术思维应该重视眼、耳、身等器官与对象的直接接触,而不能诉诸理性推求。所以他说,“搜尽奇峰打草稿”,“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山山水水,就是他的粉本,创作的意念是在目与万物绸缪、身与山水盘桓中产生的。
同时,石涛提倡直接感受,还在于突出心物之间的相互感发作用。在佛学中,受是领纳,它是一种结果,它为何会领纳,那是因为人的感觉器性在与外在境相的直接接触中会引起心理反应,产生某种情绪倾向,从而被主体的心王所领纳。石涛推崇感受,也表明他重视心物之间的感应关系,感受是心物契合的前提。如他说:“我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在直接的照面中,一切俗念、欲望、理性控制的努力都退出,心为眼前的物所感发,物为心意所晕染,心灵随外物的起伏潆洄而运动,这就是一种深沉的应和关系。我应和物,也可以说物应和我。
石涛认为,对外在对象的感受不仅有感觉态度的问题,而且还有如何把握外在对象特征的问题。于此,他提出真受和妄受的概念。他在《海涛章》中指出,对山海的认识,要注意把握它的内脉,而不是其表象。也就是他所说的,要把握对象的“质”(内在精神),而不能停留在外在的饰(具象形态)上。他以为,从饰上说,山是山,海是海,但从内在的“质”上说,山中有海,海中有山,山的委蛇如海的波涛,海的排天巨浪如群山峻立,所以他说:“若得之于海,失之于山,得之于山,失之于海,是人妄受之也。我之受也,山即海也,海即山也。山海而知我受也。皆在人一笔一墨之风流也。”(《海涛章》)真受是对对象内在精神的把握,妄受是错受,以此创作便形成不同的品级。
因此,他提出感受对象,不能以眼、耳、身等的简单接触代替心的接触,而应以心统领感官,去于外物,以心灵的眼去打量外物,以心灵的耳去谛听外物的声音。如他特别重视对山水中一种无所不在的音乐节奏的感受。他在一则题兰竹的诗中写道:“是兰是竹皆是道,乱涂大叶君莫笑。香风满纸忽然来,清湘倾出《西厢》调。”清泉落叶皆音乐,抱得琴来不用弹。一幅画就是一部《西厢记》,其中繁弦急管,燕舞花飞,惟有解人方有所感,也方有其受。这就像南朝宋宗炳所说的“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他以心拨动了山水,在他充满音乐节奏的心灵中,世界原本就是一部完美的乐章。对于石涛来说,这才是真受。
这里涉及情感的问题,在佛学中,受就包括情感。情感是由感觉引起的,感觉又是在情感的推动下完成的,没有无情感的感觉。佛学认为,感觉是一种经验中的现实,它是虚妄的,而由此产生的情感也是不真实的。石涛引入受的思想,并没有接受其情感虚妄论,倒是对绘画创作中的情感问题有所涉略。
在石涛看来,绘画创作不能没有情感,但这一情感不是一种先入的形式,因为先入的形式则会干扰创作者的意象创作方式,将其导入一种情感决定论中。石涛把这叫作“劳心”,他在《远尘章》中说:“人为物蔽,则与尘交;人为物使,则心受劳。劳心于刻画而自毁,蔽尘于笔墨而自拘,此局隘人也。但损无益,终不快其心也。我则物随物蔽,尘随尘交,则心不劳,心不劳则有画矣。”“劳心”则不能“快其心”,他要“物随物蔽,尘与尘交”,就是心中不存一念,物来与物游,尘来与尘交,自在优游,没有先入的情感形式羼入(包括尘染之情感与排除情欲干扰的意念),因为一有先入的情感因素羼入,这些情感因素就会裹挟着占有的欲望、理性的辨分和自我的选择,将受变成自我情感渲染的过程,这样就不能有真受。
作为感觉的意义,受包括三个主要层次:感觉—被感觉推动的情感—由情感和感觉共同作用所形成的领纳。石涛论画不是简单地主情,而是尊受,就是看重这个概念中所包括的情感、感觉和意象构成的复杂肌理。石涛强调受而不是强调情,意在表达这样的思想:绘画创造不是主体所独有的,心必有所受,受标示的就是一个由感觉、情感组成的关系性存在。感觉是在对象的作用下引起的,情感是在受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外在对象刺激中产生的情感,他所受纳的成果——意象,是在情感和感觉共同推动下产生的。这是石涛画学思想微妙之所在。
唐人诗意图册之四 纸本设色 16.5cm×23.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