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难忘」一刻的年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拜年,曾經很簡單
13.02 2013

在記憶之中,農曆新年有熱鬧的一面,也有寧靜的一面。先談寧靜的一面:以前很多店舖在農曆新年期間都會休息一段頗長的時間(對勞苦大眾而言,那是全年最主要的休假),以食肆為例,好些一早便歲晚收爐,然後到初七才啟市。至於年終無休的,則在新春大吉之日,以加二、加三收費。那個時代大家都不會期望服務業於新年期間照常營業,不似得現在的情況,不單只要求全年不停服務,最好更是年三十至年初一廿四小時通宵營業,為消費者提供方便。雖然有些理髮店會在年三十晚營業至清晨(事關不少女士會在新年前最後一刻趕做恤髮、電髮),但大部分食肆、商舖、公司均清楚表明新年休假。以往新年是大節,休息是理所當然;今天,我們則似乎更多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沒有怎樣想過服務員、售貨員也有家庭,他們也應該放假回家準備與家人渡過新年。

至於熱鬧的一面,小時候要跟爸媽外出拜年,而場面總是熱熱鬧鬧。在我眼中,拜年是一項頗為悶蛋的活動。那些一年才見一次的「大人」(泛指爸媽的朋友和一些很少往來的親戚),總是每年都重複提問相同的問題。明顯地,他們從來沒有認真將我們的答案記下(當然,我相信那都不是他們關心的問題,無心裝載,不難理解),而當他們再次發問的時候,也不見得真的想知道答案或衷心了解我們的近況。那些一問一答其實只是整個拜年程序的一環,只要大家通力合作、有問有答,順利完成這項社交活動,下次再見面之時已是明年的事情了。到時大家又再重複整套動作,相同的問題、類似的答案,一年又過一年。

在六七十年代,我沒有見過在拜年活動中有兒童即場表現那樣的項目;當年的團拜,基本上是成年人一堆,兒童少年另一堆,各有不同的世界(例如前者開檯打麻雀,而後者在走廊玩燒爆仗、跳飛機)。那兩個不同的世界,和平共存。可是,到了八十年代,時會見到一些家長吩咐自己的孩子唱歌、彈琴娛賓;不懂樂器、唱歌的,可能會改為朗誦、背詩。總之,孩子的角色開始有所變化。而孩子們在眾成年人面前作才華表演,成為了某些圈子的拜年活動的其中一個項目。現在事後看來,那可能是學童參與各種興趣班日趨普及的時期,於是家長會期望孩子在一眾世叔伯、嬸嬸阿姨面前好好地露一手。

可幸自己還是中、小學生的年代,並不流行這一套(當年有條件學彈鋼琴的是極少數,家裏有鋼琴者就更是少數中的少數)。當時跟着爸媽外出拜年,或者是相當沉悶,但好處是沒有甚麼壓力;況且有利是可,總算有點收穫,不會只得捱悶一整天,空手而回。拜年,曾經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