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补充
本节知识结构图:
本节内容提要:
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实证检验工作,绝大部分都集中于验证H-O定理,强调的重点也一直是检验贸易的要素比例。在众多的实证研究中,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对要素禀赋理论适用性进行的检验,既是第一次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次。他的研究工作,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后续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节关键术语:
里昂惕夫之谜 要素密集度逆转 需求逆转
H-O模型自提出后,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学者开始利用经验数字对该模型予以检验,以考察它是否能够反映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由于有若干检验的结果不支持H-O模型,甚至出现了与该模型相悖的结论,里昂惕夫之谜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
一、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
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美国《经济学与统计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在该论文中,他试图证明H—O模型的正确性。要素禀赋论认为一国出口的是需密集使用其较丰裕的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而进口的则是需密集使用其较稀缺的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根据人们的一般直觉,美国是资本比较丰裕而劳动力比较稀缺的国家,根据H—O模型,他推断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然而里昂惕夫利用1947年美国的投入—产出表,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了美国出口品和本国与进口相竞争的产品(代替进口品本身)的要素含量,进而对进出口产品的要素含量进行比较。他发现,美国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比其出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高30%,美国实际是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结果与H—O理论恰恰相反,故称之为里昂惕夫之谜(The Leontief Paradox)。
专栏2-3 人物简介:瓦西里·里昂惕夫
瓦西里·里昂惕夫(Wassily W. Leontief,1906—1999),俄裔美国经济学家,1928年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德国基尔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助理、中国国民党政府铁道部顾问。1931年由德国移居美国,先后任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研究助理、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和经济分析研究所所长。1973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里昂惕夫最重要的贡献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投入产出分析法,即在编制反映各部门间产品量交流情况的投入产出表基础上,用数学方法研究各部门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关系。这种方法在世界各国迅速传播并广泛运用,并被联合国规定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在70年代领导一个小组,从事世界经济模式的研究,对2000年的世界经济情景进行了预测。著有《美国经济结构,1919—1929》(1941年)、《美国经济结构研究:投入产出分析中理论和经验的探索》(1953年)、《投入产出经济学》(1966年)、《经济学论文集:理论与推理》(1966年)、《经济学论文集:理论、事实与政策》(1966年)、《世界经济未来》(1977年)等。此外,还发表了许多论文。里昂惕夫最主要的贡献是创立了有名的投入——产出分析法,由于这一贡献,他受到了全世界学术界的尊敬。197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向他颁发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在经济学领域做出的巨大成就。1974年,联合国委托里昂惕夫建立全球性投入产出模型,以研究20世纪最后的20多年中世界经济可能发生的变化与国际社会能够采取的方案。
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大致有两类:一是对里昂惕夫实证结果的分析方法的讨论;二是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检讨。在后一类讨论中,有的学者侧重于对要素禀赋理论的补充,即在原有要素禀赋理论的基础上加入其他一些里昂惕夫未考虑的因素;有的学者则另辟蹊径,从其他途径去解释国际贸易,有些甚至提出了新的国际贸易基础。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有以下五种。
(一)人力资本
受里昂惕夫有效劳动解释的启发,后来一些经济学家在要素禀赋理论框架下引入了人力资本这一因素。由于质量上的差异,一般劳动可以区分为非熟练劳动和熟练劳动两类。其中熟练劳动是指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这种技能不是先天具备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培训等手段积累起来。由于这种后天的努力类似于物质资本的投资行为,所以,我们称后一类劳动为人力资本。它既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本,又包括无形的人力资本。
在加入了人力资本之后,里昂惕夫之谜就可以解释了。美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后来发现,美国的出口以物质资本加人力资本密集型商品为主。
(二)里昂惕夫的解释
里昂惕夫认为对有效劳动应做如下解释:由于各国的劳动素质不同,在同样的资本配合下,美国的劳动生产率约为其他国家的3倍,因此,如果以其他国家作为衡量标准,则美国的有效劳动数量应是现存劳动量的3倍。从有效劳动数量看,美国应为(有效)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而资本在美国则成为相对稀缺的要素,这样,上述矛盾现象,即里昂惕夫之谜也就不存在了。
(三)要素密度逆转
在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里曾假设,无论在什么情况下,X与Y的要素密度之间的关系是不会改变的,即对任何一组要素价格,X永远都是资本密集型的,而Y永远都是劳动密集的。如果在某些要素价格下,X是资本密集型的,Y是劳动密集型的,但在另外一些要素价格下,X变成劳动密集型,Y变为资本密集型,那么这种现象称为要素密度逆转(Factor Intensity Reversal)。
当存在要素密度逆转时,同样一种产品,虽然两国生产函数形式相同,但在两国不同的要素价格下,可能属于不同类型,如封闭条件下X在A国是资本密集型的,但在B国却可能是劳动密集型的。这样一来有可能发生这样一种情形:资本丰富的国家可比较廉价地生产某种资本密集型商品,而在劳动丰富的国家,也可以比较廉价地生产同样一种产品,因为该产品在劳动丰富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而不是资本密集型的。
但在现实中,由于不同地方,生产技术间的替代弹性可能互不相同,因此,要素密度逆转可能常出现,而且现实中商品的种类远不止两种,因此即使存在某些要素密度逆转现象,贸易仍可以存在。如果考虑到要素密度逆转现象,则里昂惕夫之谜也不难解释。因为里昂惕夫是根据美国的技术条件来测算进口商品在他国生产时的要素密度,但在要素密度逆转存在的情况下,这可能会造成误会。
例如,美国的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很高,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但在其他一些落后国家,农业生产则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因此以美国自身的情形来衡量其进口产品在生产中的要素密度,可能不能真实地反映国际贸易中蕴含在商品中的要素比例。
(四)自然资源
有人指出,自然资源与资本在生产中往往是互补的,因此,一些自然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如能源)往往也是资本密集型的。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美国的某些自然资源是相对稀缺的(自然的或人为造成的),如石油。美国的大宗进口商品很多是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因此,里昂惕夫之谜在考虑自然资源这一因素后,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单从资本和劳动角度无法解释美国为什么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但从自然资源角度看,实际上美国进口的是其稀缺的自然资源,而不是资本。
(五)需求逆转
在要素禀赋理论中,两国消费者偏好假设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国际贸易形态只取决于要素禀赋差异,与需求无关。但在现实中,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既可能来自供给方面,也可能来自需求方面。影响国际贸易的需求因素可能有很多表现。这里仅列举一种可能的影响形式:当某一国对于某一商品享有生产上的比较优势,但因其国民在消费上又特别地偏好该商品时,将会使得依据原来根据H-O定理所决定的进口方向发生改变,即发生了需求逆转(Demand reversal)。
如图2-10所示,在生产上,A国由于资本相对丰富,所以在资本密集型产品X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Y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在消费上,假设A国特别偏好X产品,B国特别偏好Y商品。若仅依据H-O定理,A国将出口X、B国出口Y;但事实上因需求逆转的原因,A国在封闭条件下的X商品的相对价格(Pa)反而高于B国的水平(Pa),所以,开放后,A国反而进口X商品,B国反而出口X商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比较优势与比较成本优势不再是一致的,需求方面的影响超过了生产(成本)方面的影响。
图2-10 需求逆转
基于需求逆转,里昂惕夫之谜可以这样解释:虽然美国的资本比较充裕,但如果在美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中,资本密集型商品(以制成品为主)占据绝大部分比重,那么美国则有可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