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预算会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预算会计的概念及特点

一、预算会计的概念

(一)预算会计的形成

会计按其适用范围和核算对象可分为两大类:企业会计体系和预算会计体系。

企业会计反映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属于生产、流通领域中的各类企业经营资金的活动。这类企业的主要特征是以营利为目的。它们基本上属于物质生产部门,通过从事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各种必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由此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企业会计体系主要包括工业、商业、交通、农业、金融、旅游、邮电、房地产等企业会计。

预算会计反映和监督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资金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资金活动。预算会计体系主要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国有事业单位会计等。政府、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都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它们不直接提供物质产品,而是通过各种专业业务活动,向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政府财政机关是各级政府负责组织国家财政收支、办理政府预算决算的工作部门,它执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并以各级政府为会计主体,对各级政府的各项财政收支进行管理和核算。

行政单位是指管理国家事务、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国家机关及其派出机构,包括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各党派和社会各团体不属于行政单位,但在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上比照行政单位处理。行政单位会计以单位为会计主体,对本单位的各项财务收支进行管理和核算。

事业单位也称公立非营利组织,是指不具有物质产品生产和国家事务管理职能,主要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生产性或生活性服务的单位。国有事业单位包括科学、教育、文艺、广播电视、信息服务、卫生、体育等科学文化事业单位;气象、水利、地震、环保等公益事业单位;儿童福利院、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救济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会计也是以单位为会计主体,对事业单位的各项财务收支进行管理和核算。对于事业单位所属的经济实体,则适用于企业会计。

上述非物质生产部门虽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对于整个社会再生产起着基础、先行的作用,是整个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预算会计的核算,可以反映和监督政府预算资金的集中、分配、使用和结果的全过程,反映和监督政府预算执行的实际效果,为政府预算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

(二)政府预算及其构成

什么是政府预算?政府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公共财政收支计划。预算指的是“事先、预先的计划或打算”,特别是指资金收支方面,政府预算则是指政府的资金筹集、使用计划及相关的一系列制度,具有法制性的根本特性。我国政府预算体系由中央政府预算和地方政府预算组成,并分别由中央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按法定程序审批。

我国各级政府为了执行其职能,按照国家法规将国民收入有计划地集中起来,形成政府预算收入。这一收入反映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积累水平和国家财力。各级政府根据其施政方针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集中起来的预算资金统筹兼顾进行有计划的再分配,形成政府预算支出。这一支出则体现了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建设及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通过政府预算的编制,就可以有计划地组织收入和合理地安排支出,贯彻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保证各项工作的完成。

政府预算的编制只是政府预算管理的起点。政府预算收支项目和数字,只反映了政府筹集和分配预算资金的客观可能性。要真正实现这一可能性,就必须加强预算执行和管理工作。为了反映和监督政府预算收入的实现和预算支出的使用,需借助于会计这一有效工具,因而形成了预算会计。

综上所述,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一种专业会计。预算会计与其他会计一样都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采用专门的会计方法,进行连续、系统、完整的反映和监督。

二、预算会计的特点

预算会计的特点主要是与企业会计相比较而言的。政府、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等的性质、任务和资金运动方式与企业不同,不仅核算的对象、任务不同,而且核算的内容、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别。

企业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流通领域企业经营资金的运动及其结果。企业会计的主要特点是核算费用成本,计算经营盈亏,会计核算以经营盈亏核算为中心。

预算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则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分配领域里的政府预算资金运作及其结果。政府、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等预算单位主要完成行政事业的业务工作,其业务目标在于谋求最广泛的社会效益。其资金来源除事业单位有程度不同的市场业务收入以外,大部分是直接或间接来自纳税人及其他出资者,并在此条件下力求做到收支相抵。因此,预算会计的主要特点是核算业务收支,计算收支余超,会计核算以收支结余核算为中心。

具体来说,预算会计的特点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公共性、非营利性和财政性

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以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为目的,适用于各级政府和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因此,公共性、非营利性和财政性是预算会计的典型特征。所谓公共性,是指预算会计主体(政府和行政、事业单位)属于公共部门,以实现公共职能为目的,以公共资金为核算对象,以公共义务为核算依据,以公共业务成果为主要考核指标。这些特征是一般企业会计所不具有的。所谓非营利性,就是预算会计主体不以营利为目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性,决定财政部门必须在经费上予以保证,而财政的拨款或补助收入,是不要求回报也不可能有回报的。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经济业务活动,使用财政资金,主要讲求社会效益,而不是追求经济效益。因此,不论事业单位以何种方式进入市场,其经济活动的非营利性并没有改变。这也是企业会计主体所不具有的。所谓财政性,是指预算会计与国家财政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第一,预算会计是政府预算管理的基础,它本身就是政府预算管理工作的一部分。第二,各单位会计虽然都是独立的会计主体,但都必须遵守财政政策和财政纪律,既有自主性的一面,又有统一性的一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第三,预算会计所管理和核算的主要是财政拨付的预算资金和政府凭借权力收取的各种财政性资金。第四,预算会计的指标体系要与《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相一致,以反映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预算会计的收支必须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设置明细科目核算。所有这些,更是一般企业会计所不具有的。

(二)不进行盈亏核算,但资金的使用具有限制性

企业会计必须按照经济核算的原则,进行成本核算,确定企业盈亏。预算会计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且在预算年度发生的收入和支出一般并无直接的配比关系,其收支差额不反映经营成果,只反映资金使用的余缺,因此不核算成本、不计算盈亏。在某些事业单位中,为了考核经济效益、促进增收节支、改善事业管理,也可以进行成本核算,如科研课题成本核算、医疗成本核算、出版成本核算等。但是,财政资金的使用具有严格的用途,不得挪作他用。

(三)政府会计由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构成

财务会计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实行权责发生制的特定事项应当符合相关规定。事业单位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

在预算会计中,从预算的角度出发,为了如实反映当期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的货币金额,平衡当期的货币收支,政府预算会计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基础。对于某些应收、应付业务,可设置暂收、暂付、应缴等科目,行政单位会计还可以设置计提折旧科目。由于事业单位的种类繁多、资金来源多渠道,可根据情况进行选择。对于需要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为了对收入、支出进行配比核算,考核业务成果,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对于一般事业单位则可主要选择收付实现制,个别业务选择权责发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