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商主义和现时代
重商主义作为经济理论的一个流派在18世纪末从舞台上消失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原理更符合产业革命的条件,这些原理的优势地位在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表现得最为充分。这一点反映在经济政策上就表现为削弱国家对经济以及对外贸的直接干预。
然而,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较晚的国家中,古典学派的思想未能完全深入人心,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不想承认在经济中应当完全允许自由竞争的力量。他们这样想不是没有理由的,他们知道,在这场竞争中制胜和成功的良机掌握在英国人手中。因此重商主义的某些具体的思想从来也没有消失过,而他们的一大堆政策——国家支配经济、保护关税、保障国内货币丰裕——在许多情况下还被一些国家的政府积极地加以推行。
到了20世纪,在工业化的资产阶级国家中,发展起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这些条件相适应并反映了国家干预经济这一任务的经济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理论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著作中表述得最为充分。资产阶级经济思想此后几十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凯恩斯思想为标志的。
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在自动调节的基础上不可能再生存下去,国家应当肩负起调节经济的任务;这个任务可以归结为:维持和鼓励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这种需求具有经常落后于生产的趋势),这便是同失业和开工不足做斗争的方法。对私人资本家必须不断地予以督促,使其从事资本投资,即建立新企业、扩大生产。
在凯恩斯看来,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流行了150多年的国家对经济的不干预主义,已经成了错误的和危险的思想。首先,国家应当保障国内货币充裕而且“便宜”,即借贷利率低。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才愿意利用银行信贷从事投资,从而雇佣工人和支付工资。自由贸易更是一种偏见。为了充分就业,有必要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和倾销(即为了占领市场以低价出口商品),有必要调整货币行情。这些建议同重商主义者的思想有惊人相像之处——如果考虑到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同西欧两三百年前的经济有着巨大差异的话。瑞典学者埃尔·海克西尔(公认的重商主义方面的专家)指出:“凯恩斯对经济现象的看法同重商主义者的看法非常相似,尽管他们的社会哲学完全不同。”当然不同!凯恩斯是现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思想家,而重商主义所代表的则是早期资本主义时代正在成长的商业和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然而凯恩斯把重商主义看作自己的先驱者。真的,评论家们(特别是海克西尔教授)后来指出,凯恩斯往往把自己的思想直接说成是17和18世纪作者的思想,并以自己的意思去解释他们的思想。
凯恩斯列举四点,说明他同重商主义之间的密切联系。
第一,重商主义,按他的说法,是同下述倾向相联系的,即增加国内货币数额以降低借贷利率和鼓励投资。正如上面刚指出的,这正是凯恩斯的关键思想之一。第二,重商主义者不怕提高价格,他们认为价格高可以扩大贸易和促进生产。凯恩斯则是现代“适度通货膨胀”(作为维护经济活动的手段)论的奠基人之一。第三,“重商主义者是把货币不足视为失业的原因这一观点的创始者”。凯恩斯则提出,增加货币数量(通过扩大银行信贷和国家预算支出)是同失业作斗争的最重要工具。第四,“重商主义者很明白他们的政策具有国家主义色彩,而且会引起战争”。凯恩斯认为保护主义有助于一个国家解决就业问题,而且赞成经济民族主义。也许还应该增加第五点,即凯恩斯显然强调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
前面曾经指出,在19世纪末,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完全排斥劳动价值论和古典学派的其他理论原理。现在他们则拒绝了从古典学派学说中引申出的经济政策。发生这种情形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强化国家干预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作缓和这些矛盾的办法,而关于国家在经济中无所不能的观念,以往的重商主义学说表述得最为充分,于是在这里找到了相似点。
并不是所有的现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都遵循凯恩斯的道路,有一些学派否认有必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他们赞成“自由私人企业制度”,反对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政策。这些作者经常把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干预生产和就业的企图称为“新重商主义”——是在反意上使用这个词的。在他们看来,任何国家干预都将导致损害个人自由,与“西方的理想”不相符合。这种批判并未看出现代资产阶级国家经济作用的加强是客观必然的,否则资本主义就不可能战胜从它本身产生出来的力量。
另外,“新重商主义”的绰号很快又加到了年轻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政策的身上。国家经济部门、国民经济计划和纲领被叫作新重商主义。用关税和其他措施来保护民族工业也被叫作新重商主义。双边贸易协定,国家借用工业化的资金、价格调节和限制垄断利润,都被看作新重商主义。
这些国家该如何发展呢?以自由贸易为基础,即以外国垄断资本自由经营、国家不加干预为基础吗?这显然不再是新重商主义了,可是独立的经济发展也不存在了,剩下的只是落后和对外国资本的依附!
年轻独立国家经济中的国营经济成分是工业化的核心力量,它在农业改造和现代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发展中国家把保护主义作为一种贸易经济政策,这同发达工业国家在争夺销售市场的激烈斗争中所实施的保护主义有着原则性的区别。在发展中国家,保护关税政策的目的在于创建民族工业,因而它通常具有进步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