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化解中国寿险公司流动性风险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多年的内部审计工作经历,让我们能够了解和接触组织的各个层面,从对风险的认识开始,逐步探索和形成了对整个组织风险管理的广泛视野。数十年来,我们历经了保险业的发展、改革和变化,非常欣慰的是能在这一新兴行业中不断成长和自我发展,使我们在职业生涯中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此同时,出于职业敏锐度我们也看到了行业发展中的一些现象和组织面临的风险。从中短存续期产品的上市,到后期的热销,再到系列监管政策出台,个别寿险公司出现流动性风险隐患,我们持续地进行着关注,先后撰写并发表了《寿险公司流动性风险审计探索》《寿险公司流动性风险审计探索》发表于《保险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1期。《信心对寿险市场流动性影响探析》《信心对寿险市场流动性影响探析》发表于《保险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6期。《我国寿险业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探索》《我国寿险业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探索》发表于《保险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7期。《寿险公司流动性风险的行为经济分析》《寿险公司流动性风险的行为经济分析》发表于《保险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12期。等系列文章,参与了2017年度中国保监会部级研究课题“防范化解我国保险机构流动性风险研究”。在此过程中,不仅扩展了我们对风险的视角,更进一步深入了对我国寿险业发展的认知。我们期望能从中分享得到的经验和启示,因而对近些年的研究内容和感悟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形成了本专著。

正所谓“流动是金”,为什么还会不断有流动性风险事件发生呢?无论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流动性问题。那么,对于寿险行业来说流动性风险又是如何发生的?本专著将从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两个角度进行探讨,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专著研究的背景和基本思路。第二部分,基于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对寿险业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探讨分析。第三部分,基于内部审计的视角,从流动性风险审计的角度,对寿险公司的流动性风险内部管控进行了探索。

本专著的第一部分(第一章导论):研究的背景和基本思路。首先概述了流动性风险研究的背景,对我国寿险公司流动性风险的一些基本认知进行了阐述,包括人寿保险经营原理隐藏着潜在的流动性风险、现行宏观经济加大了流动性风险以及发展中的寿险市场流动性风险抵御能力较弱三个层面。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评述,基于风险管理基本理念框架的寿险公司流动性风险研究相对较少,从而提出了本专题思考的逻辑和立足点:基于我国寿险公司当前流动性风险特征以及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以行为经济学为切入点,以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为视角,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对寿险公司的流动性风险进行了梳理;从保险市场、监督机构、保险公司三个角度出发,从顶层设计、管理监督、内部管控三个维度搭建我国寿险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框架。

本专著的第二部分(第二至五章):基于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对寿险业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探讨分析。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第二章,基于行为经济学理论,从主观方面对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列举了流动性管理不善的一些典型案例,通过分析发现这些案例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经济动机、社会动机、道德动机。基于此,以上述三个要素为出发点,对我国寿险公司流动性风险进行了识别和分析。一是寿险业生产周期倒置的经营模式,使得经济动机下产生的短期行为给投资和经营活动带来巨大的影响,从而也脱离了保险经营的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职能,经济动机下带来流动性风险隐患。二是由于行业对商业保险在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三个职能方面的认知有所不同,凸显了社会动机下隐藏的流动性风险危机。三是在过于关注短期行为的利益驱使下,道德动机加剧了流动性风险的爆发。

第三章,基于流动性的根源——信心,从客观方面对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包括保单持有人信心与流动性、银行及投资者信心与流动性以及影响公众信心的一些其他因素。通过建立以风险保障类产品信心指数、投资类产品信心指数为基础的保险产品信心分析指标体系,识别和判断保单持有人信心的变动。而交易对手方违约资产业务出现巨大的信用风险、突发的声誉事件带来的信任危机、缺乏健全的应急计划来处理灾难情况为影响银行及投资者信心下降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还需要关注保险业发展中的风险管控以及对历史问题的梳理,防范其对信心的影响。

第四章,在对寿险业流动性风险的深入研究基础上,从顶层设计方面对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探索,分别为流动性风险管理第一道防线——微观流动性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第二道防线——流动性紧急救助、流动性风险管理第三道防线——宏观审慎性流动性风险管理。在微观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通过假设分析得出在各种变化下现金流压力测试的缺口规模总量非常关键,提出了通过资产负债的多样性缓释流动性风险的规模效应,通过现金流缺口管理的响应速度降低各风险间的交叉影响,通过系统管理的有效性防范流动性风险管理技术缺陷,来强化现金流缺口管理降低流动性风险规模效应。在流动性紧急救助方面,通过建立流动性风险紧急救助的实施机制、建立流动性风险紧急救助的惩罚机制以及完善的保险保障基金管理机制,来促进流动性风险紧急救助作用的有效发挥。在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性管理方面,对影响流动性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如科技创新、保费增长、监管政策对流动性的影响,提出了通过逆周期监管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降低风险发生的危害程度、通过分类监管提升监管的针对性、制定宏观审慎性监管的补充性措施等建议。

第五章,综合第二、三、四章的研究分析,从管理监督具体举措方面提出了关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一些建议。一是在理念方面,树立正确的保险经营认知观;二是在文化方面,持续推进保险业诚信道德体系建设,如建立诚信道德体系基本框架、严格监管及促进重塑行业行为规范、推动营销人员体系改革;三是在体制方面,完善保险市场的机制体制建设,如政策上推动和引导寿险产品回归保险保障、逐步推进保险产品的市场化进程、建立应急方案防止信任危机爆发;四是在监管方面,强化保险机构流动性风险监管,如尝试开展对寿险公司企业文化的评估、加大对寿险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的评估、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控。

本专著的第三部分(第六至八章):基于内部审计的视角,从流动性风险审计的角度,对寿险公司的流动性风险内部管控进行了探索。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第六章,运用风险和风险管理的思考逻辑框架,基于内部审计管理的视角,对内部审计体系框架的建设进行了探讨《“偿二代”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探讨》发表于《保险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9期,本专著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本章立足于促进内部审计价值的提升,结合“偿二代”监管理念和思路,以风险导向为核心,对内部审计战略规划、风险源采集识别系统、组织机构设置以及业务流程四个方面的构建思路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体系框架,以促进内部审计实现价值转型,为第七章寿险公司流动性风险模型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以风险为导向的业务流程框架的探索,也为行业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探索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第七章,从内部审计的视角,对寿险公司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内在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寿险公司流动性风险内部审计模型进行了探索。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帮助企业实现目标,创造价值,关注的是企业现在和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由于风险是随着内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因而对于寿险公司流动性风险内部审计模型的探索是基于当时的寿险市场环境而建立的。通过分析,流动性风险的主要根源在于资产负债严重不匹配,其进一步分析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管理上缺乏资产负债协调管理意识,资产负债严重不匹配;(2)在负债端的管理上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设计时定价利率与投资组合收益之间相关度较低;(3)在资产端的管理上个别保险公司投资过于激进,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4)在风险管理上公司战略(业务)规划未将风险管理前置,缺乏对未来可能风险因素造成的结果分析,以及未对风险进行持续跟踪并实行闭环式管理;(5)在业务推动上规模导向,使得销售误导现象仍较为普遍,普遍性的“长险短卖”加大了期限错配。除此之外,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下行的经济环境、累积的信用风险、消息舆论(挤兑)、集团公司间的风险传递等也会对流动性造成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内部审计模型,重点关注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的系列管理缺陷:一是重点关注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性及执行的有效性;二是流动性风险识别,基于经验角度并结合我国保险业环境现状,从监管环境、保险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等维度出发,构建了风险点模型;三是通过建立流动性风险监测体系,从内部审计客观的角度定期对相应流动性风险指标进行验证和预测;四是加强流动性风险后续审计,提升整改效果。

第八章,运用风险和风险管理的思考逻辑框架,以案例的形式探讨了有效审计开展的核心要素。众所周知,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保险准备金的提取。保险准备金是为了承担未到期责任或者未决赔款等将来发生的责任而从保险费收入中提存的资金准备基金,主要有非寿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等。准备金的计量对于保险公司的利润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同样也会影响着公司流动性的计量。其中未决赔款准备金舞弊空间较大,相对于长期险种来说,短期险种引发准备金调整因素多,诱发风险大。本章将以短期寿险中的意外险和健康险未决赔款准备金管理与审计《非寿险公司未决赔款准备金管理与审计》发表于《保险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3期,本专著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为切入点,试图提供更为广泛的风险分析视角:基于对未决赔款准备金及其控制的理解——未决赔款准备金的重要意义和管理概述以及未决赔款准备金风险的理解——未决赔款准备金偏差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未决赔款准备金审计模型的探索。

在寿险公司流动性风险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如何理解和认识风险和风险管理,对于整体框架的搭建和思维逻辑的形成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这些是来自于多年的内部审计管理和内部审计项目工作中日积月累的经验。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企业面临的风险可能千差万别,而风险管理实践的内涵和逻辑却是相似的。以上是职业实践中的一些探索和经验总结,希望这些观点和思考能给大家带来些启示和参考。本专著中所阐述的观点为作者个人的认知,不代表所在公司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