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当今工作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个人正面临诸多挑战:就业机会减少,工作安全感降低,技术快速变化,个人责任增加。这要求个人不断更新专业领域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技能,保持不断学习的态度,才能获得就业支持(Coetzee, 2012)。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问题。从1999年起,中国高校开始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日趋增多,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增大。面临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中心工作之一,各级政府为此出台了各种政策和措施来帮助和支持大学生就业,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程度。
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高校招生人数不断扩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从而出现高校毕业生相对过剩和结构性错层的局面。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状况有着很大的关联,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开展研究很有必要。
1.我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需要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时期新阶段的新任务,要实现国家兴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人才为本,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人才工作。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江泽民同志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对人才培养的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要实现各方面人才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提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国要从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大国,从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课题组,2008)。习近平同志提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要改革就需要人才,呼唤人才、造就人才……更加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
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言,人力资源是最重要也是最有优势的资源,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来开发和利用是确保我国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就是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最关键、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我国人才战略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提升的研究。
2.人口结构转变、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
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重,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预测数据表明,2010年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速,预计2010—2030年,在我国的总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群体的比例将从7%增加到16.2%,到2050年我国总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群体占比将增加到24.7%(王云多,2014)。
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低生育率,从2015年起开始放开“二孩”政策,但是据专家估计由于人口政策效应的滞后性,在我国劳动力人口供给不足时,“二孩”生育政策的放开在短期内难以解决劳动力人口短缺的问题。
王云多(2014)的研究认为,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年轻人受教育机会增多,知识和技能提升,从而能提高劳动效率、提升工作质量和社会生产能力,最终能显著降低人口老龄化的经济成本。童玉芬(2014)在研究老龄化过程中的劳动力供给变化特点时指出,未来青壮年劳动力的快速较少和短缺问题值得重视,因此,需要重视对青少年人口的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口素质的提升,提高青少年人口的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从而应对年轻劳动力人口可能出现短缺和急剧减少的局面。
有学者研究了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人口红利”的减弱对中国的影响和应对。原新和刘厚莲(2014)的研究认为第一次人口红利正由集聚转向减少,中国将步入收获结构性“人口红利”阶段,因而收获难度将加大,更多需要依靠资本投资,尤其是需要力度空前的人力资本投资、人口素质提升和健全的社会经济制度。李勇辉和罗理恒(2016)认为在人口红利减弱的情况下,要保证中国经济增长,需要提升人口素质,扩大公共教育投入规模,从而提高人力资本,以高质量、高效率来解决我国劳动力在数量上的不足问题。张学敏和冯太学(2012)认为,需要通过教育投入的手段来摆脱人口红利逐渐减少所带来的困境,提高人力资本投资。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和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人口红利”的减弱将会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关键制约禀赋。因此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是我国跨越这些重要阶段的关键措施,我们应有的放矢地投入教育资源开展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开发与培养,提升教育的经济效用,发挥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和跨越关键时期的根本性作用,缓解和消除由人口结构的转变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3.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需要
“中等收入陷阱”(Middle-Income Trap)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世界银行(World Bank)提出的,Gill和Kharas(2007)在世界银行的报告中指出,发展中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有可能失去发展动力,陷入长期经济停滞。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2008)的研究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赶超过程中,可能会进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一般表现为经济未能及时转型和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稳定一般是由经济未能及时转型而激化的。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为资本拉动型,如不能成功实现经济转型,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将化为泡影(张勇等,20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在2010年达到4240美元,从而迈进了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迈进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也开始下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越来越大。
我国在2012年时人均国民收入为5740美元,假设年均增长7%,到2024年时,人均国民收入将达到12928美元,从而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但从当前形势看我国经济增长要保持较高速度难度很大。因此,“中国是否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张勇等(2013)的研究发现,亚洲部分国家如印度尼西亚、泰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未能发展起与新兴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储备。因此加大高等教育投入、着力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意味着我国人口素质和国民素质的进一步提高,这将会加大人才培养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从而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和规避“中等收入陷阱”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4.大学生就业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能力提升的需求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国际劳工组织(2012)的研究表明,自2010年以来,全球经济发展前景已显著恶化,青年所面临的就业状况尤其严重,有40%的国家可能面临社会动荡加剧的局面。在国际劳工组织调查的全球所有地区,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满意高质量工作的可获取性,中欧、东欧、独联体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不满意度最高,分别超过70%和80%,在东亚、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不满意度最高的国家包括中国,超过50%。
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扩招,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然而,高校的扩招政策在给更多的人带来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升整体的人口素质、促进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相互交融的同时,也给大学毕业生带来日益严峻的就业竞争压力。2003年起,高校毕业生人数迅猛增加,2015年时毕业生数量升至749万人(见表1.1)。
表1.1 2003年以来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数据
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学体制与社会经济发展及雇主需求错位,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一直在持续,全球经济不景气,社会经济发展难以提供相应规模的岗位,从而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而这种压力和严峻形势在今后一段时期还将持续下去。而目前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关键时期的阵痛、经济增速放缓、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总体就业需求下降等因素将加剧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严重性与复杂性。
邱伟芬(2009)的研究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的跨国公司和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中国企业逐渐壮大后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些变化对精通国际规则、知晓国际惯例、外语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急速增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外语水平和综合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和雇主的需要相比尚有差距。
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逄锦聚(2005)在研究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时指出:教学内容联系中国实际不够;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口径过窄过细。这些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张俊瑞和刘东霖(2005)对我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150多家雇主开展了调查研究,实证数据表明大学生实际应用与综合实践、团队合作、组织领导、创新精神、全球化视野等能力匮乏。国际化人才匮乏是我国与国际跨国企业相互竞争的最大劣势所在。调查还表明,高校毕业生在知识结构、职业道德以及敬业精神等方面也存在问题。
西南财经大学(2012)赴京沪地区用人单位调研报告指出:高校毕业生的自信心不足,在自我突破和冒险精神上有待提升;缺乏国际视野和独立思考的深度;缺乏创新精神;毕业生比较看重短期回报,缺乏耐心,不愿从基层发展,不愿从事操作性的岗位;承受压力和抗挫折、在逆境中成长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5.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教育质量改革的需求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进入了“内涵发展时代”。1998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主持下,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巴黎召开,将“质量”列为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三大主题之一,与此同时,全球各个国家都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置于重要位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同样将“提高质量”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伴随“内涵式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成为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的迫切需要。从1999年的高校招生扩招开始,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及保障体系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全球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从数据来看,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8%,但到2004年,该数据达到15%,全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1600万人,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在学人数为3647万人(教育部,2016)。
面向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挑战与机遇并存,需要进一步解决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发展问题,改革高校人才培养制度,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口素质的提升。
6.国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需要继续拓展
国外学者于20世纪初开始对就业能力开展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扩展到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研究范围较广泛。国内学者对就业能力的研究,涉及特殊人口群体如农民工和少数民族人口群体的就业能力的研究,但大多是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从研究现状看,我国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还需要继续拓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有不少研究,但是至今未有定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维度的研究不够。有分别从高校视角、学生个体或雇主视角来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和影响因素的,但是却鲜有从高校、学生个体和雇主三个综合视角来研究就业能力的构成和影响因素的。同时,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历史性、动态性、时代性较强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之前未进入研究视野的内涵维度和影响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如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国际视野等是否应纳入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来研究,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家庭背景、生源的城乡结构等是否应纳入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来研究就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二,现有的研究中,在原来大量定性研究、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已经有部分定量分析和研究,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并在其中加入高校实践案例的分析、雇主调研访谈、雇主招聘启事的文本分析等,用综合的方法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展研究。
第三,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方面,现有的研究更多是分别从高校人才培养、雇主需求和大学生自身成长的视角来开展研究。但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获得工作、维持工作和职业生涯得到发展的综合能力,政府、高校、雇主和大学生个体都会因此而获益,因此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从政府、高校和大学生个体的视角来综合开展研究,而现在大多是单一视角的研究。
因此,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议题需要各学科的学者从各自的领域甚至是跨学科领域去拓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