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
3.3.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总体思路基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1993年提出利率市场化的构想之后,首要任务是形成全国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率协调机制。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是1996年银行业间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形成。
第二阶段是贷款利率的市场化阶段。1999年,我国实现了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在这段时期,央行多次调整贷款利率,最终以2004年10月进一步放宽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首次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取消城乡信用社之外贷款利率上限等一系列标志性事件作为该阶段的终结。
第三阶段是存款利率逐步市场化阶段,同时贷款利率完全放开。2007年1月4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正式运行,使得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0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一直在稳步加快,2013年央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不到两年时间,2015年10月24日,央行又宣布不再设置存款利率上限。改革进程的加快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不少机遇与挑战,尽管多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从银行风险防范的角度来看,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3.3.2 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速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笔者认为,从理论角度出发,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速对商业银行的一些风险承担行为可能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利率市场化提速导致银行承担更多利率风险。
Dan Armeanu等(2008)认为,利率风险是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市场利率的非预期波动给商业银行带来亏损的可能性。在存贷款利差逐步缩小背景下,长期依赖高利差盈利模式的商业银行无法维持以往的利润水平。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业务主要包括手续费、佣金业务和其他非利息业务,这些业务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比例长期低于存贷款利差收入。可以说,只要实行了全面的市场化利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将无法回避利率风险,其主要源自市场化以后的利率变动具有不确定性、长期性和非系统性。
第二,利率市场化提速导致银行主动承担更多信用风险。
根据其他国家经验,利率市场化后短期内存贷利差会缩小,由此会对银行管理不良资产造成负面影响,银行面临来自客户的信用风险。前文提到,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由于借款者不能或不愿按照合同要求偿还债务造成违约而使商业银行遭受的损失。虽然近年来大部分商业银行年度财务报表显示其不良资产比例有所下降,但不良资产比例的下降也可能与国家财政注入资本金和被大量剥离直接相关,不一定是银行本身抵抗风险能力提升的结果。利率市场化提速后,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甚至可能会进一步加剧银行主动承担信用风险的行为与动机。原因在于随着利率水平变化,一方面高风险借款人会更愿意向银行借款,贷款合约违约可能性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巴曙松、严敏、王月香(2013)指出,部分商业银行为了弥补利差收入的大幅缩水,有可能违背安全性经营原则,将贷款重点转移到高利率高风险贷款上,银行经理可能会利用贷款风险与贷款利率之间的不对称性牟利,导致银行承担更多信用风险,且高层对此会采取忽视态度。
第三,短期内,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利差的缩小势必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状况发生变化,从国外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会大幅降低银行盈利水平。比如,美国曾发生储蓄贷款协会危机,该协会以前主要吸收短期储蓄存款,发放长期住房抵押贷款,能够获得稳定的高利差,然而利率市场化开始以后,利差大幅缩小,导致25%的储蓄贷款机构在美国开展利率市场化改革期间破产。
3.3.3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类型
上文理论分析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后面临了更强的同行竞争局面,因此呈现的主要特点在于会承担利率风险与信用风险。由于大部分商业银行收入来源为利差收入,这里用其“非利差收入(主要是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来衡量银行的利率风险。黄金老(2001)研究发现,该比例越高,利率风险越低。用“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总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衡量信用风险,用“资本回报率(ROA)”代表银行的盈利水平,用“(当期)贷款总量”表明银行资产规模大小。
为了论证理论是否合理,下文选取我国不同类型的上市商业银行,将其划分为三类,具体分类为:5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分别为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与交通银行);12家中小型股份制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平安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和渤海银行);11家城市商业银行(重庆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成都银行、徽商银行、宁波银行、盛京银行、杭州银行、江苏银行与广州银行)。选取利率市场化改革全面提速的2011年至2014年,将利率风险、信用风险、ROA和贷款总量四个指标的变化率在不同类型银行中的表现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见图3.1至图3.3。
图3.1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组各变量平均变化率(2011—2014年)
图3.1表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变化率在2013年以前均为负数,说明信用风险逐步降低,但之后又急速上升;非利息收入占比在2011年至2012年和2013年至2014年两个期间上升,说明利率风险有所降低;整个期间银行盈利水平有所下滑。出现此类情况可能的原因在于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速出现下滑,实体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进行了信贷缩减和流动性管理,贷款企业还款积极性降低,导致了资产与经营绩效的下滑以及信用风险的提升。
图3.2表明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变化率在2012年至2013年间激增250%以上,却在2013年到2014年的过程中出现大幅度的回落,这说明银行在面临巨大信用风险后增强了相应措施和管理力度,但信用风险仍具有快速变化的可能性;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变化率一直为负,说明银行非利息业务与利息业务相比逐年减少,因此利率风险逐年上升。可能原因在于,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对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而言,更加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因此不愿轻易降低息差收入占比,导致其蒙受较大的利率风险;盈利水平几乎维持不变。
图3.2 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组各变量变化率(2011—2014年)
图3.3 城市商业银行组各变量变化率(2011—2014年)
由图3.3可知,与图3.2所示的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类似,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与资产规模变化率一直趋于平稳,但不同之处在于其不良贷款率的变化率在2011年至2012年期间从-250%逐步上升为0以上,说明信用风险激增,且呈现出逐年递增态势;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变化率一直为负,说明与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一样,城市商业银行所承担的利率风险也是逐年递增的。
综上所述,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速期间,三类银行都额外承担了一定程度的利率风险与信用风险。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银行,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其他类型银行则难以遏制信用风险上升势头;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得到了较好控制,其他类型银行则面临持续上涨的利率风险,说明其对利率的市场化变动更加敏感。各类银行盈利能力均没有明显上升,其中以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盈利水平下降最为明显。由图3.1至图3.3可见,各类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提速阶段,利率风险与信用风险不降反升,同时伴随着盈利水平下滑的压力,因此图示结果符合前文的理论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