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农村金融与农业发展
1.5.1 概念界定
(1)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是金融范畴的重要分支,是指农村一切与货币资金流通和信用活动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是集中和再分配农村货币资金的中心。农村金融融合了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涵盖了农村经济发展理论,其结构复杂、运行环境和状况多变。农村金融是货币、信用、金融和农村经济组成的融合体,其对促进农村地区资金的融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探讨农业发展,必须了解农村金融的情况。
长期以来,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是农村金融存在的两种金融形式。正规金融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村镇银行等正式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主要通过家庭、朋友以及企业之间进行借贷。非正规金融的覆盖面比正规金融广,其借贷手续简单、方式灵活,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存在,对农村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2)农业发展
金融支持是指金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助力和推力。金融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农业生产又推动金融发展,两者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1.5.2 农村金融的功能
(1)资源优化配置
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高效的投资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在金融市场中,单个投资者或机构无法有效获取农村地区的信息。由于过高的信息收集成本,单个投资者或机构会选择减少农村地区的投资,导致投资收益率的降低,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金融中介利用市场中的规模和政策等优势,进行分散投资,风险共担,减少盲目投资,从最大程度上优化社会资源配置;金融中介还会运用各种金融工具,不仅有利于投资资金的流动,也提高了投资收益率,实现了资产的优化配置。
(2)农村经济的调控者
国家重视“三农”问题,通过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控来实现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国家会根据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通过农村金融体系实施相应政策,实现对农村经济主体资金的有效控制。
(3)交易支付功能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资金的要求越来越高,金融的出现使使资金的交易和支付更加容易。金融技术的进步,交易活动的运作效率提高,推动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增长。
(4)可促进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对农村资金的控制,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分配,从而使农村金融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村金融对农村的资金支持,促进了农业科技的创新,从而促进农业科技的进步,这又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5)促进储蓄的转化
金融发展可提高储蓄投资的转化率,有利于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将资金进行高效的投资。农村金融市场的完善,可使金融机构在资金的借贷过程中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金运作效力,从而提高储蓄投资的转化率。
1.5.3 农村金融的特点
(1)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单一,支持面狭窄
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功能比较单一,农村银行间的竞争力不够,不能满足农村的资金需求,导致市场结构失衡。随着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农村金融机构职能逐渐转变,但金融体制改革难以真正突破,农村金融功能受到削弱。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较少,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导致其支持面狭窄。
(2)农村金融市场实行低息贷款,资金回收率低
随着银行商业化改革的进行,导致银行偏向于投资大型企业,农村金融机构较为集中,对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金融机构对农村地区的贷款实行低息贷款,而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民收入有限,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增加,以至于降低了资金回收率。
(3)农村金融涉及的范围较广
农村金融机构不仅涉及有农村业务往来的各个地区,还涉及农村的各个领域。
(4)农村金融风险较大
农业具有弱质性的特点,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农业产出不稳定,农产品质量也无法确保。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业务风险大,加上农村的资金周转较慢,农民收入无法得到保证,并且农民缺少信贷担保人和抵押物,导致农村金融机构借贷不积极。
(5)农村金融管理难度大
我国农村地区因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不同,生产项目以及生产效率不同,资金借贷风险不同,使得农村对金融的需求也不相同,从而加大了对农村金融管理的难度。同时,农村金融体系中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共存,使得监管难度又进一步加大。
(6)农村金融有着较强的政策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一直强调“三农”问题。现在农村的经济状态不够好,农业又属于弱质产业,农户抗风险能力较低,因此应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规划农业的发展。
1.5.4 农村金融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系
(1)农业产业化的含义
农业产业化有着不同的定义,但农业产业化本质上都是市场化。农业产业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定义:
一般来说,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市场需求为调整农业产量和产业结构的标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农业现代化。
农业产业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兴产业组织形式为载体,实现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社会化、规模化、集约化。
农业产业化即农业的工厂化生产。
农业产业化是指连接了市场、农户、龙头企业等主体,包括种植、养殖、加工、流通在内的完整的产业系列。
农业产业化是指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2)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含义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是金融支持的一部分,是指利用金融机构的资金为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运作来源,金融资源有了特定的流向,形成特有的产业链。利用宏观政策和政府监管,制定符合农业产业化的相应政策,发挥金融资金的作用,完善农业产业化组织体系,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业产业化的特征
①市场化
市场化是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它是农产品的商品化经营,通过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②区域化
区域化是指农副产品的生产在一定区域范围相对集中连片。
③专业化
专业化是指农业的专业化生产、生产服务等流程的专业化。通过专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产业化。
④规模化
规模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可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增加农业产出。
⑤企业化
企业化能大大提升抗风险能力,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⑥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社会化服务,可促进各要素的紧密联合和高效运行。
(4)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农业产业化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农业产业化有助于建立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促进农业结构的升级;农业产业化还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居民的充分就业。
(5)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
①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支持,两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农业产业化的投资主体可分为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大中型企业。个人和企业投资农业主要是为了追求利益,而农业的收益较小,具有典型的外部性特征,往往是政府性财政投入。但政府对农业的投资比重较低,真正用于农业的投入比重较小;集体经济组织和大中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进行理性投资,往往将资金投资于回报率较高的第二、第三产业。农村集体经济和大中型企业对我国的农业投资比重小;农户对农业的投入受收入水平的严重制约,农户的经营规模较小。由于农户的收入限制,除去开支后,用于农业再投资的资金就非常有限,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户对农业投资的比重在逐渐下降。因此,基于上述原因,我国其他主体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严重不足,决定了金融支持在农业产业化推进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农业产业化离不开金融支持。
②农业产业化的生产要素投入需要金融支持
资金是获得劳动、土地、技术等生产资料坚实的后盾,农业产业化的投入需要金融支持,生产要素的投入离不开金融信贷资金的支持。所有有关农业物资的购买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农业产业化所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劳动力,对劳动力的培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高素质的劳动力更有利于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可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升,从而促进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因此,金融支持是农业产业化所必需的。
③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支持
主导产业是联系农户和市场之间的纽带,是协调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农业主导产业有利于农业的整体发展、形成农村的利益共同体。在发展农业主导产业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技术、劳动等的投入,而这些投入需要金融资金的大力支持。
④传统农业的改造过程需要金融支持
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使相关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而传统农业的改造需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这些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创新。因此,利用农业产业化改造传统农业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
⑤农业产业化的风险防范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
为减少农业损失,尽量避免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农业保险制度和金融风险管理工具等就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保险制度是保护农业的重要手段,农业保险作为保护农业的有效措施,少不了需要农业保险资金的投入;适合农业的金融风险管理工具的开发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所以,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农业保险的推广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
⑥农户的扩大再生产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
农业产业化的推进需要农户的积极配合,农户的再生产对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农户对农业的扩大再生产需要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科技的创新,基础设施的建立以及对新科技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金融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6)金融支持对农业产业化的作用
①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大量资金支持,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由粗放式的投入向集约化转变,这一转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金融机构运用自身的资金集聚功能为这一转变过程提供资金支持。能以较低的成本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高效率的集聚起来,为农业发展提供支持,促进农业向集约型农业产业化转变。
②促进金融体系和服务功能的完善
我国已初步建立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性金融的农村金融体系,不同性质的金融形式通过不同的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的进步。金融支持通过金融体系的完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③金融支持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在金融资金的支持下,金融机构运用其信贷杠杆原理,农业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发展特色产业,从而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通过对特色产业的投入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因此,金融支持可促进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④金融支持增强了农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农业是弱质性产业,易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面对的风险比其他行业更大、更不好控制和防范。要增强农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建立风险防范机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金融机构自身具有信息优势,可及时了解国家经济运行情况,并有专业人士进行分析,可引导农民合理地进行农业安排,降低农业的市场风险。同时,金融部分提供农业保险和许多分散与转移风险的金融工具,保障了农民的农业收入,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⑤金融机构运用其信息平台,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发展农业产业化,不仅需要资金的支持,也需要大量有价值的信息。金融机构有着重要的信息来源,有一定的信息数据,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在农业产业化的稳定走势上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⑥金融支持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借助金融的力量,将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打通,通过市场化手段指导农户行为,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农业的发展。
1.5.5 金融支持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
(1)农业科技创新的含义
农业科技的覆盖面很广,是指与农产品产出的有关科学技术的总称。创新的概念首先由熊彼特提出,农业科技创新就是指将新知识、新科学和新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不断创造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推广农业科技新成果。
科技创新是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动力。以现代科学为基础,通过农业技术研发、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科研成果的推广等农业创新过程,促进农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确保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
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最好方式,是推动农业和农村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所以农业科技的创新势在必行,以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
(2)农业科技金融的含义
支持农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可称之为农业科技金融。其汇集了政府和市场的力量,构建服务平台,创新金融产品,从而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实现。
农业科技金融也是一种创新活动,是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结合。农业科技创新要求通过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的创新,来满足农业和农户的需求,分散农业风险,以促进农业融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业科技创新的特点
①有一定阶段性,创新主体呈多元化特点
农业科技创新主要经历了农业科技的研发阶段、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阶段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阶段共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财政资金为主导的,研究主体主要是农业科研机构。通过财政资金和科研人员知识的支持,形成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的新技术。第二阶段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大量的资金,金融机构作为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目前主要由科研机构、推广机构和教学机构对农业科研成果进行转化,三者相互包容、相互学习促进,有利于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推行。第三阶段主体主要是金融机构和农户。金融机构不断创新融资方式,在实际中不断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农户积极采用农业科技新成果,将不断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扩散。农业科技创新的不同阶段,其主体和任务有所区别,所以说创新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②具有生物性和周期性
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才是农业生产的对象,农业技术的研发要顺应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其具有生物性。生物因素和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着内在联系,动植物的生长具有自然周期性,这就决定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周期性。
③具有高风险性
农业科技创新要经历三个阶段,这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受人们能力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农业科技创新不仅受经济规律的影响,还受自然规律和生物规律的支配,加上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农民素质偏低,导致农业科技创新研究的不确定性。此外,农业创新市场还存在着不确定性,双重不确定性导致了农业科技创新的高风险性。
④具有公共品属性
公共品可被多数人拥有,其成本不会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而增加,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农业科技成果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其成本不会因农业科技新成果的推广随使用人数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农业科技创新需要政府大量的资金支持,不能完全市场化,农业科技成果适应性很强,对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不利于农业科技新成果的推广和扩散,其是极易被模仿的,因此农业科技创新具备公共品的特点。
(4)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式
①信贷模式
信贷是最基本的金融手段,银行以农业科研项目为中介对农业科技创新进行贷款。由于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高风险性,银行对农业科研项目的投资较为谨慎,随着金融产品的金融服务的创新,银行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信贷越来越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成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②证券市场融资模式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企业也如上市公司一样通过证券市场筹集资金,并作为科技才能创新的重要来源之一。农业科技企业通过上市,利用证券市场的优势不断提升自我的竞争力,快速筹集所需资金,提升农业科技企业的规模效益,从而扩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规模和运用。证券市场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有效的金融保障。
③风险投资模式
风险投资是指将资金投入高风险、不确定性的科技创新项目和产品研发项目中,以促进创新成果的实现,从而获取高额利润。1990年风险投资开始运用到农业科技创新中,由于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高风险、不确定性,银行往往不愿意承担风险进行投资,可能导致创新成果的流失、农业科技企业错失发展良机。风险投资在此时便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农业科技企业得到风险投资者投资的资金后,研发出创新成果,自身价值不断上升,在农业科技企业得到发展的同时,风险投资者也得到了高额回报。同时,由于国家对风险投资市场的支持,风险投资市场逐渐完善,从而更有利于农业风险资金的募集,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
④民间借贷模式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作为借款方或贷款方,其利率在人民银行的允许范围得到法律承认。民间借贷作为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的协议,只需双方承认,意思表示真实,具有灵活性的特点。民间借贷的流程简单,双方签订协议即可,不需层层审批,借款十分方便迅速,具有简便快捷的特征。民间借贷往往具有较高的利息,只有真正需要贷款的人或企业才会选择民间借贷,并且会在第一时间还款以减少高利息的支付,因此民间借贷还具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作用。所以,民间借贷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5.金融支持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①保障农业科技创新的收益
农业科技研发具有潜在价值,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金融机构创新和完善金融工具,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研发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从而提高农业科技企业的创新效益,加快农业科技方面的创新发展,促进创新成果的推广和使用。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企业进行估价,帮助其上市。上市的农业科技企业不仅能发行股票筹集资金,还能在交易市场获取所需资金,从而促进了企业的科技新成果的研发,为企业提供了资金保障。
②防范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风险
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高风险和不确定性,其创新失败的概率较其他行业大,许多投资主体因其较高的风险和较高的失败率而不愿对其进行投资。而在金融体系中,风险投资解决了这一问题。风险投资人属于风险偏好者,具有承受风险的能力,在面临高风险的同时得到的是高回报,从而既满足了自身的投资需求,又为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分担了一部分风险。
③激励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并引导其发展方向
金融机构具有逐利性,当其为农业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时,为了自身利益的实现,会在协议中签订相关激励措施,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和保证研发产品的质量,提升创新效率。市场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点,金融机构能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掌握市场信息,通过自身优势所了解到的信息同资金需求方进行交流,促进双方的了解,清楚各自的借贷需求。金融机构为获得利益,会尽量使资金需求方按符合市场发展趋势和需求的方向发展,从而引导创新企业的发展方向,为创新主体指明发展道路。
④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公共品和外部经济的特征,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并且难以收回研发成本,因此需要政府支持。但其也具有一般产业发展的性质,需要市场的推动,金融机构对其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其进行融资支持,以促进其发展。
⑤金融支持推动一般企业高技术化
对产业实施政策性和市场性融资相结合的金融支持能有效促进产业的高技术化。企业向高技术化转变,需要技术创新支持,金融机构对技术创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有效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研发。因此,科学的金融支持能有效地推动企业向高技术化转变。
1.5.6 金融支持对现代农业的作用
(1)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含义
现代农业是指以保证农产品的供给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广泛地运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装备引领农业前进,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方法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社会化农业。
要实现现代农业目标,首先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我国在19世纪50年代才引进农业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农业现代化是包含了实体性要素、生产力要素的结合体。20世纪,学者普遍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在农业机械、农业化学、农业水利和农业电气方面实现现代化。到了后来,理论界对农业现代化的含义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拓展,形成了多种观点。第一,从生产角度而言,农业现代化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包含了技术、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系统工程,将分散的传统农业方式转化为市场化运作的现代化农业;第二,从农业产出效率的角度而言,农业现代化是以科学的先进技术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传统农业的全面改造的过程,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第三,农业现代化的转变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目标;第四,随着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变得更为重要,社会更加关注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农业现代化的追求目标;第五,从环境角度而言,现代农业是生态平衡。
综上所述,农业现代化不是一种推动力可实现的,是运用高新技术、现代管理方式,使用新型能源和现代化机械,以促进落后的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农业。
(2)现代农业的特征
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农业呈现出区别于其他农业发展的特征。
①较高的综合生产率,改变了落后的传统农业的现象
土地集中形成大规模农场,脑力劳动不断增加,对科学技术的运用让现代农业摆脱了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情况,是科技进步主导型的农业。
②经营集约化,分工专业化
农业生产不断细化、生产组织不断实现专业化,使产品结构优化。提高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效率,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整合。
③发展可持续性
现代农业在实现农业产出增长的同时,农业生产环境也得到改善,使人类和自然资源和谐共处,形成良性的生态圈,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
④管理科学化
科学管理理论不断成熟完善,农业由原来的粗放式经营逐渐转变为集约型经营,离不开现代科学管理理论。现代农业已往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
⑤运作市场化,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现代农业不再是自给自足的农业,农产品的生产离不开要素市场,农产品的销售离不开消费市场。更多的农产品通过金融工具如期货、远期等走向世界。实现资源使用的低成本性和高效益性,高度的商品市场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⑥服务社会化
随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细化,现代农业的社会服务不断增加。通过社会化服务不断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⑦农民的基本素质不断提高
农业向现代化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农村农业技术知识的不断普及,促使农民的农业技能和素质不断提高。
(3)农业现代化的特征
①工业化程度提高
农业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农业现代化必须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减少资源损耗、提高生产效率。
②生产组织社会化
生产组织的社会化带动农业的现代化,决定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农业的现代化是开放的农业,农业生产和其他社会部门结合起来,进行优势结合,从而提升劳动生产率。
③经营管理市场化
农业的现代化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需求引导着农业生产,农业的现代化要求推进农业的市场化。农业现代化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核心,用价值规律来调节市场,进而实现农业的市场化。
④劳动者智能化
科技智能是农业现代化最重要的驱动力,先进技术的使用需要具有现代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人,科学技术的使用和劳动者的智能化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还能不断增加农业生产产值。因此,农业现代化要求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
⑤生产技术科学化
技术创新是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科学地使用先进生产技术,促进高产量、高质量和高效率农业的发展,为实现“两高一优”即高产量、高效率和优质的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必然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⑥增长方式集约化
传统农业以粗放式生产为主,农业的现代化过程不断朝着集约式生产方式转变。农业生产集约化是指着力控制农业生产成本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最终实现农民的收入增长。
⑦周期性
农产品具有生产周期,当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时,这一周期会随产业链的延伸而变长。现代化过程所使用的资金也会随周期变化而变化,形成资金流动的周期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周期循环。
⑧高风险性
农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农产品的质量也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而不同,还面临市场的销售风险,所以,农业的现代化过程伴随着高风险。
(4)金融发展对现代农业的作用
以往农业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而现在的金融机构作为重要的投资主体,发挥其优势,在获得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金融支持对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①提供资金支持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所需的资金越来越多,除了金融机构外,其他的机构很难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所以,金融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资金支持,对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金融体系不断完善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金融体制也不断在改革和深化,逐渐形成了一个完备的金融体系。金融体系的完善促进对农村需求资金的供给,让农户得到更多的融资机会,让农村地区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金融的杠杆作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金融部门运用自身的杠杆作用引导农村经济的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提高农民收入,最终促进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④金融机构的信息平台支撑着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需要足够的市场信息,如金融机构需要遍布全国的信息网络为农业提供信息支持。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农业的市场风险。
⑤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国际化进程
农业不仅要实现现代化,更要实现国际化。农业的国际化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需要金融部门的大量资金和信息支持,以加快农业的国际化建设,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